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站在广义土地利用的角度,从用地情况、区位布局、运营现状、产业发展等方面介绍了武汉市7个市级都市工业园区的发展状况,通过深入分析和横向比较揭示了武汉都市工业园区发展新阶段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园区更好发展,并为国内其他地区都市工业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当代社会,都市经济的发展、商务成本的提高使得设计产业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经济增长点。本文在概述了设计产业的相关特点与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武汉市青山区设计产业的发展为例,通过对青山区设计产业进行SWOT分析,提出了加强政策扶持和实施重点行业突破战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3,(24):142-143
产业集群是一种能够实现企业间的有效协作的组织,也是推动工业园区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产业集群的组织形式以及机制能够严重影响工业园区的发展,因此,产业集群作为实现企业间有效协作的组织形式,引起了一些园区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本文在对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的综述研究基础上,深入剖析了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的关联机理。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的发展是柳州市工业园区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文章分析了柳州市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产业集群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各项生产建设越来越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是顺应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条件,在这种背景下工业园区规划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工业园区的发展是带动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做好工业园区规划能够有效节约园区资源,减少园区污染。本文主要对循环经济发展背景下工业园区发展和规划进行了分析,从而表现了工业园区规划和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产城融合不仅是促进新兴工业化和城镇化融合发展的有效着力点,也是实现工业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江西工业园区经过近几年快速发展,产业规模和效益得到快速发展,但各级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度参差不齐,国家级园区优于省级,城市周边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好于远离城区的工业园区。基于各级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认为江西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切入方式和重点应针对不同级别园区、产业类型、空间规模而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百色市工业园区建设与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现阶段百色市工业园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按差异化产业发展策略重新规划和布局全市园区,组建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企业经济》2015,(7):159-162
工业园区是我国地方政府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着力打造的"增长极"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工业园区这种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为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增添了新的动力。江西省工业园区的发展正逐渐暴露出不少弊病,尤其是全省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并没有对工业园区的发展形成明显的支撑作用,集群效应有待提升,新形势、新环境下促进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任务艰巨。文章在全面分析园区发展与产业集群关联机理的基础上,对江西省工业园区转型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高建斌  姜志诚  邹鹏 《企业经济》2005,(11):150-151
本文针对江西工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工业园区有效整合的基本思路,认为工业园区建设应明确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分工,形成产业集聚,创新管理体制,拓展服务功能,制定统一政策,并按照这一基本思路提出了若干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纪尽善 《经济界》2010,(5):18-23
本文在分析加快西部地区工业园区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的客观原因和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充分认识工业园区对推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龙头地位和作用,加大产业布局统筹安排等加快西部地区工业园区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的5项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工业园区是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文章分析了百色市工业园区产业集聚的现状及特点,以及影响园区产业集聚的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利用园区平台推动产业集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工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良好的工业园区发展环境能够提升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了解工业园区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效应,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产业调整方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因此,本文首先探讨工业园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调研工业园区如何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其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所带来巨大收益。同时指出,加快对工业园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才能提高产业园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3.
所谓“都市型产业”,是指依托大城市独特的信息流、人才流、现代物流、资金流等社会资源,以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和加工制造为主,以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为载体,能够在市中心区域生存和发展、与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有利于就业、税收、环保和都市形象的现代绿色产业。“都市型产业”有时可以与“都市型工业”的概念相置换。  相似文献   

14.
《企业经济》2017,(5):58-63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江西省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与新要求,在此情况下江西省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实现转型升级。研究表明:江西省工业园区发展表现出显著的小而全的特征,产业集群的数量较多但是规模不大,能够发挥引领作用的大企业较少;江西省工业经济发展还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特征,已形成了中北部、赣东北、赣西和中南部四大区域增长极,成为推动江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江西省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要实现转型升级,这就要求江西省必须集中优势资源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绿色工业、深化两化融合以及加快园区体制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张有闻 《企业经济》2007,(12):101-103
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园区建设,发展产业集群是较好的选择。当前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着较大难题,解决这些难题要求政府必须紧紧抓住发展产业集群主要环节,采取强化园区产业集群引导、增强园区产业集群功能、构建园区产业集群支撑等方面的政策举措。  相似文献   

16.
武汉南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发展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何兰明 《物流技术》2004,(11):15-19
1在武汉南建立物流园区的可行性分析 1.1园区区位优势和园区主要发起人优势分析 2000年武汉市“十五”及2015年发展规划出台,明确提出了武汉市作为一个现代化物流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成为依托综合运输基础设施及物流信息两大平台,面向国际、立足中部、辐射沿海,以区域物流为重点,以配送物流支撑的大型区域性物流中心。同时重点规划建设与包括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内的三大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包括白沙洲工业园区在内的四大工业园区相配套的物流园区。  相似文献   

17.
杨晶晶  赖明勇 《物流科技》2007,30(10):131-133
以望域县工业园区物流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望域所属的产业集群类型,讨论了望城工业园区物流产业发展模式,并提出仓储、配送、信息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具体模式,给出对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积极稳妥推进产业转移,重点在工业园区。衡阳现有工业园区15个,其中国家级工业园区1个,省级工业园区7个,市级工业园区7个。最近,人行衡阳市中心支行深入各园区管委会、园区企业、银行机构、融资平台及园区办等部门,开展了金融支持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专题调研,结果显示:推进产业转移,园区是"主战场";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工业园区经过近40年发展,由最初满足单一生产需求的工业园区,发展到现在已初步具备生产、生活、生态等各方面复合功能的综合性工业园区,体现了产业与城镇互为支撑、融合发展的要求。工业园区大多经历了先产业化、后城镇化的发展轨迹。当前产城融合已经成为建立综合性工业园区的重要指标。促进产城融合的关键,在于如何促使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升级同步发展。而政府和企业因其自身的有限理性,在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着动态的演化博弈过程。通过研究政府和企业的策略选择,找出ESS稳定策略的影响因素。为此,提出了规划产业新城和多规合一、政企协同共建城镇公共服务体系、拓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推进城镇化多维度协调发展、优化绿色生态环境的约束机制等促进产城深度融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城镇工业园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城镇工业园区发展较快,在吸纳外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推进城市化和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针对江西省城镇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工业园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正确处理城镇化与工业园区建设的关系、打造园区特色、注重产业集群效应、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完善园区服务体系、加强园区基础建设、重视园区环境保护等措施,以促进城镇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