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琳 《中国经贸》2014,(10):108-110
经营城市在今天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汇,理论上来说就是,地方政府利用市场机制来筹集城市建设资金,通过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债券,采用BOT方式融资,将获得的资金投入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然后出让土地获得财政收入,进而再投入再建设再收益形成良性循环。但通过仔细研究现在的城市,尤其是县级城市,不难发现利用土地财政经营城市也带来了一些现实问题:城市住宅用地价格与住房价格被推高,城市居民居住、生活成本上升,城市发展不均衡,公共产品提供不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大,土地增值带来的收益并未流入政府口袋。本文就现阶段我国发展现状,以江苏省邳州市为案例,从怎样合理融资、土地应该如何经营、如何实现政府收益最大化、收益再投入如何分配等方面探讨县级城市应如何更好的经营城市,促进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最终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林朝晖 《宁波经济》2001,(12):35-36
经营城市土地就是把城市土地作为国有资产,用市场经济的思路去经营,从中获取收益,并把收益重新投入到城市建设中,走以城养城、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城市建设市场化发展之路,实现城市的自我积累、自我增值、自我发展的新模式。这一思路,对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桂玲 《发展》2006,(8):122-12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们对拓展城市骨架,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发展建设所需资金越来越巨大,单纯依靠政府投入显然独木难支,如何通过经营城市,变一方投资为多方聚资,变政府包建为全民共建,实现城市建设投融资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时下,城市经营作为一种新理念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城市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所谓城市经营,就是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如土地)与人力作用资本(路桥等城市基础设施)及其相关延伸资本(如路桥冠名权)等进行重组,营造,最大限度地盘活存置,吸引增量,走出一条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的城建市场化之路。为此,经营城市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只投入,不收益,只建设,不经营的城市建设管理模式不论是在经营理念上,还是在实际运作中,都有着本质的区别,伴随着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转变,政府职能如何重新调整,合理定位,是城市经营的重要课题,对此结合县内外城市建设管理实际,谈一下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5.
李良森 《发展》2004,(1):14-15
城市是一个非常宝贵而巨大的国有资产,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必须以市场经济的思维审视城市和构成城市的诸要素,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将城市中可以用来经营的存量资产和生产要素推向市场,进行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从中获得收益,再将这笔收入投入到城市建设的新领域,从而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城市建设是我省及各市“十五”期间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抓好“十五”城市建设,要打破过去那种“重视建设,轻视经营”的传统城市建设模式,确立经营城市的新思路,把城市的资源作为资本,对诸如土地,住房,道路及桥梁等构成的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自然形成及人力作用的资本及相关的命名权,广告权,保洁权等延伸资本进行聚合,重组,营运,从中获得一定的收益,再将所获收益投入到城市城市的新领域,走以城养城,以城建城的市场化新路子,从而使城市建设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相似文献   

7.
城市土地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最基本要素,是城市各种资源配置的载体。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的今天,作为“城市经营”重要组成部分的“土地经营”,已经引起了多数城市政府的重视。政府经营土地主要是指政府在保留城市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通过对城市土地的使用权、经营权等相关权力的市场化运作,可解决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城市建设资金短缺、城市发展无序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 城市经营就是要求政府以业主管理的身份,通过市场机制对城市中的各种经济要素,自然资本——土地、人力作用资本(道路、桥梁)和相关延伸资本(路、桥冠名权),运用市场经营的手段进行营运,达到为城市建设输送资金的目的。过去谈城市建设,人们往往把它表述为三环节说——规划、建设、管理,把城市建设单独理解为政府出资搞建设。这无疑是给政府财政出难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把城市建设扩充为规划、建设、经营和管理四环节。那么如何进行城市经营呢?  相似文献   

9.
新《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不能再承担政府融资职能,意味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最重要功能的缺失;很多学者据此认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完成了其使命,应该退出历史的舞台。基于新《预算法》的相关规定,结合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专长和未来城市建设的需求,指明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未来的生存空间,并据此分析了各类融资平台的发展前景和未来的业务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级地方政府的各项社会投入越来越多,对资金的需求量也逐步加大,而目前各级地方政府大都执行分税制财税体制,地方政府财力有限,这就使得各级地方政府将筹资的目光转向了融资平台。因此,加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拓宽筹资渠道,对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融资平台的搭建对社  相似文献   

11.
再认识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巨额负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指,地方政府组建的不同类型的公司,包括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城建开发公司、城建资产经营公司等。政府通过划拨土地等,组建一个资产和现金流大致可以达到融资标准的公司,必要时辅之以财政补贴等作为还款保证,融入资金后重点投向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项目。  相似文献   

12.
政府与经营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营城市,即运用经营的理念,以城市发展为目标,通过市场机制,对城市中的土地和市政公用设施等资源、资产进行运营和配置。土地是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的载体,土地供应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空间、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由于土地是城市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城市经营首先强调的是搞好城市国有土地资本运营。可以说,城市经营的核心就是通过盘活存量土地资产、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使城市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摆脱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困境,形成“投入-产出-投入”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城市资本经营,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充分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对城市空间和作为城市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人力作用资本及相关的延伸资本等进行重组和营运,通过资本的流动、重组来调整城市资产结构,盘活存量资产,搞活增量资产,从中获取收益,并把收益重新投入到城市建设中,从而实现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作为城市政府,充分认识城市资产  相似文献   

14.
<正> "经营城市"是近代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现代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同的城市经济学理论。"经营城市",就是将城市作为一种资源综合体,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将可以用来经营的存量资产和生产要素推向市场,进行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掘这些资源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集中一部分收益,再投入到城市建设的新领域,从而实现城市资源的流动增值和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内一些城市在探索"经营城市"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形成许多成熟和可行的做法。在提升城市建设水平方面可以值得借鉴:一是强化规划,调整布局,提升土地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级地方政府的各项社会投入越来越多,对资金的需求量也逐步加大,而目前各级地方政府大都执行分税制财税体制,地方政府财力有限,这就使得各级地方政府将筹资的目光转向了融资平台。因此,加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拓宽筹资渠道,对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融资平台的搭建对社会资源的利用和服务也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大的改善,对政府资产、资源的分配也更为合理,经济的发展更为平稳。  相似文献   

16.
《北方经济》2005,(10):78-79
自从城发着手实施集中供热以来,呼市东部的天变蓝了,空气新鲜了,去年空气质量"优"和"良"的总天数达到310天,在北方15个省会、首府城市中排名第三.赵俊生总经理说:四年来城发真正利用政府的资金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基础建设每年仅仅5000万元,但是融资超过了20亿元;这笔资金如果由政府来投,20年才有可能到位,按照经营城市的方式,四年就融到这么多资金,这是经营城市、适应市场经济的带来的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是困扰我国城市发展的紧迫问题,虽然地方政府采取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但效果不十分理想,有限的地方财务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额投资需求形成矛盾,甚至成为制约城市化进程的瓶颈。因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困境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刘守英 《西部大开发》2012,(Z1):100-102
让农民自己成为征地拆迁主体;实现同地同价同权;被征地农民集体保有留用地,纳入城市规划土地在中国经济强劲增长中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在高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利用低价强制征用农民土地、独家出让建设用地的独特土地制度安排,实现土地从资源向资产、资本的转化,获得巨额土地增值收益,以此作为城市建设的资本,为经济高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这种  相似文献   

19.
土地财政在我国城市建设、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功不可没:但土地财政不利于财政收入的可持续增长、恶化了国民收入分配、抑制了民间投资、加剧了产能过剩、成为高房价的推手,要“戒掉”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渴望、推动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相顺应、合理分配土地出让收益、从源头上抑制土地财政的片面增长.化解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20.
报告背景 近20年来,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中国城市建设、地方政府资金、市民生活质量、城市周边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获得了快速发展和极大改善。这其中的直接贡献便是土地财政。土地财政成为地方政府新的和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出于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双重考量和追求,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卖地冲动”,其财政支出过度依赖于土地财政,甚至是将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地方债务偿还的主要渠道,即当前被外界所诟病的“土地财政依赖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