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制定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是振兴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产业政策对旅游城市化进程有着显著的影响,文章以无锡为例,总结了不同时期的无锡城市定位以及无锡旅游产业政策、规划。系统分析了无锡旅游产业政策对无锡旅游城市化的影响及其驱动模式,提出了优化无锡旅游产业政策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论义乌城市化与旅游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着重阐述义乌城市化发展的经济社会条件 ,城市化为发展旅游业创造了条件 ,积极发展旅游业可以大力推动城市化的进程 ,及城市化与旅游互相作用 ,同构互动的关系。旨在倡导发展旅游业可以防范“城市病” ,促进义乌城市化的全面、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区域内旅游地之间产生激烈的市场竞争,但为实现区域旅游的共同发展,旅游地之间也需要加强合作,以提升区域旅游的整体吸引力,实现协同效应.本文以中原城市群旅游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旅游竞争和合作关系进行探讨,提出了在竞合条件下中原城市群旅游发展的对策,以实现中原城市群旅游业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陆瑞玲 《中国商论》2023,(17):68-71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武汉城市圈、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区域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决策,积极将区域旅游经济融入“双循环”,三大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不仅是区域城市群的重大规划,还是国家发展规划的重中之重。但近年来,三大区域间旅游经济的地区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区域总体经济实力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加速提高圈内整体经济发展进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非常重要。本文旨在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三大区域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和经济结构网络的变化情况,并通过AQP分析法分析其影响因素,进而得出区位交通、城市社会常住人口、第三产业占比和城市旅游A级景区是三大区域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旅游业的竞争已由单个企业层面的竞争、单个城市层面的竞争,发展到城市群的联合竞争。因此,一个地区旅游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就必须打破行政壁垒,走城市群发展之路,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市场竞争。山东半岛城市群是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京津塘、辽东半岛等城市群之后,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旅游业发展速度较快,现已跻身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较快的城市群行列之中,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对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优势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半岛城市群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对策,从而为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谈休闲旅游产品及其体验营销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城市化、现代化的今天,休闲旅游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将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合理开发休闲旅游产品是发展旅游业的关键.文章以体验经济时代作为研究背景,提出了休闲旅游产品的体验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7.
我国旅游房地产开发前景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旅游房地产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成为旅游开发中的新热点 ,与传统房地产及旅游业其他项目的开发相比 ,旅游房地产具有优雅的环境资源、专业的物业管理与酒店管理、符合旅游度假的设计方案、消费层次高、消费的可存储性和期权消费以及投资回收率高等优势。同时 ,旅游业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等因素 ,为旅游房地产的开发提供了众多的契机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广西旅游业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促进广西旅游业健康发展,优化旅游业空间布局,促进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总体上看,广西旅游业无论是在收入水平,还是服务设施建设上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其中,南宁市、桂林市、北海市等六个地区属于旅游产业专业化产业地区,专业化程度在空间分布上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地域规律分布,空间异质性强烈。旅游资源的数量并不是决定其旅游业专业化程度的决定性因素,更多的是受资源的独特性、知名度、宣传效果、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必然结果.由于世界各国宏观经济体制环境和农业经济发达程度的不同,乡村旅游在各国的发展模式、发展特征也各不相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分别从医疗旅游、医疗旅游业、融合性特征、空间流向特征、制度化差异性特征详细阐述和解释了全球化背景下医疗旅游产业以及旅游产业发展的特点.从多个需求的因素分析了医疗旅游业形成的动力机制.例如: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大量的旅游消费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医疗产品和服务均有大量的需求,同时作为医疗旅游目的地也可以提供低价格和高品质的服务设施和旅游服务产品.最后从技术领域和层面剖析了医疗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动力,比如交通技术和信息技术,这些科学技术的发展扩大了游客活动的地点和推动了医疗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互联网的出现使苏州旅游市场具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电子商务在旅游业中作用的不断增强,旅游电子商务的进程将对苏州旅游业的未来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本文在分析苏州旅游电子商务现状的基础上,对苏州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我国旅游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旅游者在旅游地购物消费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业进一步发展。旅游纪念品作为旅游购物消费的重要组成,不仅对经济具有推动作用,而且能够反映出该地区旅游发展情况。旅游业总收入中旅游纪念品收入所占比例,可以反映出该地旅游业经济效益的情况。但是旅游纪念品一直以来是我国旅游业的薄弱环节,对我国旅游业的经济效益产生阻碍,还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经过对韶山旅游纪念品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旅游纪念品的设计过程中融入该地区历史文化、伟人事迹、地方特色等因素,才能使当地的旅游纪念品更具独特性,从而吸引更多的旅游者,不单有助于韶山红色精神的继承与发扬,还能够促进湖南省红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承德市旅游客源市场的开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是承德市的支柱产业。旅游客源的多少直接影响承德市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影响承德市经济的发展,甚至影响到整个河北省旅游业的发展和对外开放大局。因此,要加强对承德市旅游客源市场的分析和研究;找出影响开拓承德市旅游客源市场的主要因素;针对国内外游客的不同旅游兴趣、围绕进一步扩大承德市旅游客源市场、合理开发和最佳整合承德市旅游资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珠三角地区旅游资源联合开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源联合开发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内容,是对一定区域内的各种旅游资源,采取的一种互有影响的旅游开发方式,谋求总体开发价值的最大化.旅游资源联合开发可分为空间比邻型和空间隔离型两种.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其开发成功与否涉及较多影响因素.本文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文中简称"珠三角")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联合开发的实施策略,以加快珠三角地区旅游资源空间一体化进程,提高该区域旅游发展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桂林旅游影响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婧  谢涛 《市场论坛》2009,(2):81-83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关于旅游影响的研究逐渐深入.改革开放以来,涉及桂林旅游影响研究的文献也不断出现,包括旅游业对桂林的经济影响、社会文化影响、环境影响和综合影响.其中,涉及经济影响的文献较多,集中在旅游业对宏观经济、区域经济和产业方面的影响;涉及社会文化影响的文献较少,研究还有进一步深入的空间;涉及环境影响的文献,更多的关注了旅游业的负面影响;关于桂林旅游业综合影响的研究还需要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16.
旅游城市化是旅游和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在旅游城市化进程中必然会涉及农民土地权益,目前鲜有我国学者将二者相结合研究。文章梳理了我国学术界研究旅游城市化的相关文献,分别从旅游城市化的概念界定、发展的驱动力、类型等阐述我国旅游城市化的现状和特点;还结合我国众多学者对农民土地权益研究的文献,分析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的现状是产权模糊和农民土地权益容易被侵害,并进一步归纳了农民权益受到侵害背后的原因。简述了旅游城市化对我国农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旅游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一直被认为是劳动力的"吸纳器",通过发展旅游促进就业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旅游行业的工作重点.本文分析了旅游业对社会就业的促进效应.并根据全国就业人口、GDP增长率、就业弹性系数以及旅游经济就业人数与全部就业人数之比值,对旅游经济就业总量进行了预测,指出中国旅游就业空间的开拓应在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分区域、有侧重地进行.  相似文献   

18.
冉燕 《中国市场》2014,(46):163-165
旅游产业是国民第三产业的主要构成部分,发展旅游业是国民经济改革提出的基本思路。回顾我国旅游业经济变革历程,其主要面临着市场供需、旅游资源、国家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旅游产业在国内经济体系里的占有比较小,限制了新型产业经济模式的发展空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大力倡导发展第三产业经济,旅游业在政策改革背景下取得了更多的机遇。新时期我国必须对旅游产业模式深化调整,以更好地推动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本文分析了新型旅游产业具有的基本特色,预测未来旅游产业发展趋势,提出符合我国市场环境的旅游业改革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从产业融合的视角出发,选取能够反映北京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测量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探索其影响因素,本文研究发现,旅游支持因素、文化旅游资源和旅游管理是北京市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最重要的三个影响因素,说明不同产业融合形成的旅游资源替代传统的城市和自然旅游资源成为吸引游客的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中国旅游业兴起并不断壮大,旅游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旅游业市场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旅游“怪象”和“乱象”影响着旅游业的健康发展.2013年10月1号,新《旅游法》正式实施,它对促进我国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旅游市场与市场的磨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新旅游法实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规范旅游市场,引导旅游产业向规范化、规模化、服务化和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