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洛阳地处河南省西部,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也是资源丰富、文化发达、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科技实力强的重要工业城市。 2011年9月,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河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巩固提高洛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要求洛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有更大担当。  相似文献   

2.
2011年,我国中央政府针对河南省在我国区域经济布局中的重要战略地区,正式提出国发3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指导意见》,将中原经济区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  相似文献   

3.
洛阳地处河南省西部,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也是资源丰富、文化发达、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科技实力强的重要工业城市。2011年9月,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河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巩固提高洛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要求洛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有更大担当。实现这一目标,洛阳必须要找准定位、发挥优势、主动融入,  相似文献   

4.
《大陆桥视野》2011,(21):79-79
日前,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意味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人口和农业大省河南将迎来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5.
张艳 《时代经贸》2014,(2):154-155
按照《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的部署,建设中原经济区需要构建十大支撑体系,其中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是其中之一。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体,“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提出,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目标和进程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河南省人力资源更好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机遇。因此,河南省要加快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育,以求将人力资源优势切实落实到河南省经济发展中去,充分实现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大陆桥视野》2013,(5):31-31
【案由要点】 2011年9月,《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把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对河南省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提出了明确要求。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上百位皇帝在此执政,是我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都城。  相似文献   

7.
[案由要点]2011年9月,《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把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对河南省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提出了明确要求。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上百位皇帝在此执政,是我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都城。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最早意义上的"中国"。老庄哲学、汉代经学、魏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将步入大规划、大战略、大效率、大成就的时代。中原经济区是纲,是长期的、全局的。河南省应该围绕中原经济区发展思路和战略规划调整工作部署,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这条主线,开展各项规划和建设。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已将中原经济区纳入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这是国家第一次将中原经济区写入国家文件,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而河南省商丘市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发展中更要致力于打造政策高地、体制高地,形成新的发展优势,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张晓华 《经济视角》2012,(4):6-7,17
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河南省作为中部六省之首,其发展思路和速度直接影响这一战略的实施。由于河南省内各地区的政策、经济、资源、人文、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地区间存在着明显的发展差异。本文通过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将河南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人力资源高地,要求成为与长江中游地区南北呼应、带动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地带之一,引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支撑全国发展的重要区域。只有扎实地推进人才工作,构筑内陆开放型人才高地,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才能实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本文结合河南自身的发展需要和规划方向,提出了构筑内陆开放型人才高地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闫雷 《经济研究导刊》2011,(27):139-140
中原经济区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被国家纳入重点开发区域,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传统农区是中原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受二元经济制约,一直是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短板和薄弱环节。结合河南省省情,从行政管理、土地利用、财税管理、投融资、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的探索,以便为研究制定促进“三化”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原经济区已经从构想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且在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这对于中原经济圈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体,河南经济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构建中原经济区对未来全国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河南省实施打造中原人才高地和人才强省的战略,而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本文通过对河南省高校的现状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力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与高新区产业群进行订单式培养,同时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改进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等改革方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中原崛起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徐诚 《经济研究导刊》2012,(30):16-19,98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明确指出,解决好河南的"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而在实现"三化"协调发展中,扩大农村消费、带动农村发展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基于数据可得性、可比性的基础上,利用河南省1978—2006年(2007年的数据同前期不可比)的财政涉农支出、农村居民消费数据,就财政涉农支出与农村消费之间的相互变动和影响进行分析,并对河南省的财政支农实践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芳 《时代经贸》2012,(6):231-232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河南省实施打造中原人才高地和人才强省的战略,而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本文通过对河南省高校的现状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力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与高新区产业群进行订单式培养,同时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改进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等改革方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中原崛起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明确指出,解决好河南的“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而在实现“三化”协调发展中,扩大农村消费、带动农村发展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基于数据可得性、可比性的基础上,利用河南省1978—2006年(2007年的数据同前期不可比)的财政涉农支出、农村居民消费数据,就财政涉农支出与农村消费之间的相互变动和影响进行分析,并对河南省的财政支农实践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战略指导下,河南省出台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结合河南省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现状,对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进行分析,以河南省传统优势经济为基础,加强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将传统产业的内涵外延做深、做透,加快产业链向高端战略性新兴产业延伸,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建设中原经济区离不开民营企业的支持和积极参与,对广大民营企业而言,这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期。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民营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民营企业要不断改善自身不足之处。因此,应采取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促进技术创新,树立创新意识;寻求新的发展模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原经济区林业产业发展的战略取向——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是中原崛起的重要一极。建设中原经济区,不仅关系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中部地区发展甚至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原经济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被列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明确了十大支撑体系,其中“构筑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居于首位,充分说明了产业发展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经济规模明显增大,人民生活显著改善,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2.29万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2293.37亿元,均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20.
物流业与中原经济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1月26日,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中原经济区”被正式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中原经济区建设将产生巨大的物流服务需求,有利于促进区域物流网络布局的进一步优化,有利于促进商贸流通迅速发展、促进农村消费明显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