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生活医疗条件的改善和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同时出现高龄化和空巢化。为了缓解这些新的人口问题,我国必须逐渐松动计划生育政策,以保证人口自身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应采用"家庭养子、社会养老"等方法来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一是在养子不再是为了养老的条件下,处于家庭养子负担的考虑,会降低多养子的动力,可有效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二是社会养老是人口老龄化趋势下解决养老问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计划生育是我国为了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重要手段.自实行以来,已经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就.计划生育药具的推广和使用,对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市场机制、科学方法、质量、政策推广等方面阐述计划生育药具的管理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3.
今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国家意志和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主要依据政策和地方法规推动计划生育的局面。这是几代计生工作者艰苦奋斗的成果,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紧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今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国家意志和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主要依据政策和地方法规推动计划生育的局面。这是几代计生工作者艰苦奋斗的成果,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紧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计划生育经费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郭民科张居贵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经费是保证计划生育工作顺利开展的资金保证,计划外生育费是一项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计划外生育者征收的补偿性资金,其征收、管理和使用是否合规合法,直接关系到基本国策的贯彻执...  相似文献   

6.
为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开始实施二孩政策。政策的实施,使得人口出生率逐年增长。利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索洛模型,分析出人口增长率与经济增长负相关,但影响性小于储蓄率变动影响;考虑到克莱默人口结论,结合内生增长模型,预测未来中国经济将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7.
刘春阳  马洪范 《财政研究》2021,(6):119-128,封3
人口红利有条件可持续增长是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下的必然结论,对于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面对人口红利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的时代之问,为实现我国人口红利的可持续增长,进而支撑经济在战略机遇期内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应把握好四大关系:人口红利与教育结构的关系,人才供给与产业升级的关系,老龄人口与长寿经济的关系,人力资本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应制定和实施八项政策对策,即人口政策解决总量问题,教育政策解决结构问题,老年政策解决存量问题,消费政策解决增量问题,投入政策解决质量问题,就业政策解决红利问题,科技政策解决动力问题,财政政策解决潜力问题.通过多个方面综合发力,实现我国人口红利有条件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8.
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乡镇计划生育指导站是计划生育基层主管部门,直接面向全国九亿多农村人口,涉及面广,矛盾集中,工作阻力大。在乡镇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乡镇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艰苦细致、耐心热情的工作,我国农村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农村人口素质得到显著提高。然而计划生育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却不如人意,甚至引起农民群众的强烈不满,也影响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领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力推广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作为其配套政策,独生子女补助政策在鼓励人们实行计划生育,促使公众转变生育观念,实现人口宏观控制目标方面起到了巨大而积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这项政策的缺陷和不足日益暴露.  相似文献   

10.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三十多年来,我国的人口数量和结构发生了迅速变化,这些变化带来的"人口红利"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深厚基础.未来二十年,人口结构变化将主要体现为老龄化趋势的加快,人口老龄化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到20世纪末全国人口控制在13亿以内的目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同时,中国成功的"计划生育政策"也意味着,中国在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人均GDP低于1000美元、城镇化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进入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正悄然的发生着变化.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我们将面临另一个挑战--人口老龄化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经过30多年的累积效应,我国正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据有关专家预测,未来几十年间,我国的老龄人口将以年均3%、年增800万人的速度增长,到2014年将达到2亿人,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到20世纪末全国人口控制在13亿以内的目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同时,中国成功的“计划生育政策”也意味着,中国在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人均GDP低于1000美元、城镇化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进入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正悄然的发生着变化。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我们将面临另一个挑战———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是指一定社会中老龄人口比重相对较高的一种人口结构状况。目前国际社…  相似文献   

14.
党在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这包括了农村人口发展目标要求.农村地区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是确保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我国计划生育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的政策和人为因素.因此加强计划生育管理的对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郭凯明  余靖雯 《金融研究》2016,430(4):17-33
本文在城乡二元经济模型中引入了人口增长理论中数量和质量的替代关系,研究了城镇化与人口增长的互动关系。分析表明,农村劳动者转移到城镇,享受人力资本积累的外部性,这一效应形成了生育率的城乡差异,促使城镇化过程推动人口增长趋势发生转变。随着城镇化率提高,城镇化对人口增长趋势转变的贡献逐步下降。政策分析表明,我国应加快放松人口政策,消除劳动力城乡流动壁垒,通过推动城镇化过程促进人口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增长。  相似文献   

16.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总量增速放缓。2020年总和生育率下降至1.3,低生育成为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2021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昭示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进一步全面转型。《决定》明确指出要“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然而我国现有的生育保险制度的制定背景是“一孩”政策的计划生育时期,在当前“三孩”政策下,原有生育保险在制度理念、运行和保障机制上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7.
廖霞 《投资与合作》2014,(5):350-350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最新人口数为136亿。人口过多带来诸如环境过度破坏、资源严重不足、人口素质难以提高等多方面的问题在极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为解决人口问题,我国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自其实施以来对人口问题的解决起到巨大作用,但其一味控制人口数量、忽略世代更替造成国家加快进入老龄社会。我国对人口问题解决的程度将直接影响我国未来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8.
人口问题是关系到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九五”期间,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方针、政策,按照“建首善、创一流”的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时,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条件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新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把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水平放到重要位置,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初步摸索出一条符合我市市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新路子,基本形成了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计划生育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19.
据<中国21世纪人口与发展>白皮书预测分析,经过近30年努力,中国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由1970年的33.4‰和25.83‰下降到1999年的15.23‰和8.77‰,总和生育率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进入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国累计少出生3亿多人,预计未来十几年每年平均净增1000万人以上.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医疗水平也在迅猛的提升。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人们的寿命也在不断的延长,同时伴随着计划生育的政策的实施,我国的人口出生率远远低于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因此人口老龄化现象的问题的严峻性也开始逐步的显现出来,其中人口的养老问题便是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问题之一。开展基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城镇养老金支付能力的分析,完善中国城镇养老金支付机制,是我国进行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的重要发展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