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浙江省农村金融学会秘书处课题组 《农村金融研究》2000,(8):11-13
我国即将加入WTO ,经济金融运行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 ,要使我国的金融业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金融业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 ,逐步融入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发展之中 ,本文就中国金融业走混业经营之路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金融业分业经营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始于 2 0世纪 3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分业经营制度 ,到了 2 0世纪 90年代 ,已很难适应国际金融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混业经营替代分业经营的势态已在世界各地不断蔓延 ,分业经营将受到严重挑战。我国现行的分业经营体制也不例外。(一 )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浪潮不断高涨 ,国… 相似文献
2.
关于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银行走向混业经营是金融发展的必然,我国也已经初步具有转向混业经营的可行性,而通过控股机构进行混业经营是我国商业银行的首选模式。但是,必须冷静地看到,我国全面实行混业经营尚待时日。这并不等于我们就止步不前。相反,我们应积极实施混业经营的过渡性政策,以推进全面实施混业经营新时期的到来。 相似文献
3.
陈小岚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3,(2):71-72
中国入世意味着中国金融业必须逐步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中国承诺在入世后的两年内,允许外资银行办理中国企业的人民币业务,五年内取消一切限制,可以经营所有人民币业务.这一切都给中国金融业带来严峻挑战何谓"混业经营"?金融界至今对其概念界定尚未定论,但在框架性的概念上基本达成共识.狭义的"混业经营"是指商业银行除了经营储蓄、信贷业务外还经营保险、证券等金融业务;广义上的"混业经营",还包括其持有非金融公司的股份等.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银行业与证券业的混业经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狭义的金融混业经营,仅指银行业与证券业的交叉与融合;广义的金融混业经营,不仅包括银行业与证券业的融合,而且也包括银行业与保险业以及信托业的交叉与融合.另外,还有一种认识,即狭义的混业经营,仅指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信托业之间业务的交叉与融合;广义的混业经营不仅包括业务的交叉与融合,而且也包括机构的融合.比如证券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作为子公司隶属于母公司--金融控股公司.这种方式的融合,很显然首先是机构的融合,然后才是业务的融合.还有银行业兼并证券业,或者证券公司兼并商业银行,类似的均属于先是机构的融合,然后才是业务的融合. 相似文献
6.
1999年11月12日,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颁布,结束了美国金融业近70年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格局,为国际金融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开启了新的纪元.面对全球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浪潮和我国加入WTO后对金融业的冲击,研究金融分业、混业经营模式演进历史,对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8.
我国金融业现行的分业经营模式,正面临着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挑战。中国金融界要求重新实行混业经营的呼声日益高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已出现向混业经营转变的端倪,这是我国商业银行为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竞争、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在经济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为了自身发展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经营模式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经营货币和货币资本的特殊行业,经营模式一般有两种: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WTO后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商业银行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转变的步伐.因此,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选择对银行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经营模式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经营货币和货币资本的特殊行业,经营模式一般有两种: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WTO后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商业银行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转变的步伐。因此,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选择对银行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商银行清算中心是总行本外币资金交易、债券投资的后台,是全行本外币资金清算的总中心,管理着全行本外币备付金账户,广泛联系海外机构、境外账户行及代理行,承担着全行开放式基金的销售登记和资金清算工作。清算中心的工作关系着全行本外币资金的运作效率和效益,关系着全行的服务质量和经营安全;其服务水平和质量也是吸引客户、增加业务量、增加效益、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宣传清算中心围绕全行业务发展做出的不懈努力以及发挥的重要作用,近日本刊记者对清算中心进行了深入采访,就其改革发展的历程和为工商银行做出的贡献进行全面报道。 相似文献
12.
德意志银行与花旗集团综合化经营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商业银行经营体制经历了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德国为代表的综合银行或全能银行模式,另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综合-分业-综合"经营模式.这里,我们选择德意志银行和花旗集团为例,不仅因为这两家银行分别是两种模式的成熟典范,更因为它们在坚持并受益于综合化的过程中,都经历了综合化的调整甚至收缩.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内银行业改革逐步深化,商业银行事业部制改革正成为研究和实践的热点。2006年4月,中国银监会颁发《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实际和客户需求逐步实行以产品单元、业务线为流程的事业部管理制度。2009年4月23日,中国银监会发布《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与监管指引》,5月6日中国农业银行发布 相似文献
14.
15.
在国际、国内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加快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要围绕新兴市场、私人金融服务市场和电子银行来展开;实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要以人才为依托。 相似文献
16.
本通过分析贸易融资的特点,指出贸易融资业务不同于一般的流动资金贷款,并结合贸易融资的主要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的发展是建立有效利率体系、合理的投融资秩序、开展金融创新的基础。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发展速度仍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银行间债券市场,各种制约债券市场发展的弊病依然存在。近年来,在管理部门的推动下,我国债券市场取得了快速发展,债券市场融资规模、参与主体和产品结构逐渐丰富。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债券市场仍是我国金融市场的一个“短板“,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随着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融入国际市场已经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8.
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PE)对于激活中小企业、完善资源有效配置、增强财富创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国内的发展空间巨大.在国外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进军国内市场的同时,国内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的试点工作已经开始,一些商业银行也在积极拓展尝试的方式和路径,力图强化其金融中介的作用,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客户资源优势和规模优势,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在取得迅速发展、规模日渐壮大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信息披露不及时、营销宣传失真乃至欺骗客户等。对于这些现象,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说,主要是风险沟通的工作出现了问题。对银行来说,发行理财产品,既要在银行内部进行充分的风险沟通,也要与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同时做好这内、外两部分的风险沟通,才算是实现了有效的风险沟通。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