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环境分析及其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证券化代表了国际金融创新的方向,由美国次级债“蝴蝶效应”中得到的启示来看,作为防御、转移银行系统集中风险的最基础工具,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的发展规模和规范程度在次级债危机明朗化后将会加速发展。我国目前已开展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证券化的试点。从优质的信贷资产开始,下一步可逐步推广到各种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的证券化,实现信贷资产的拓展、信贷资产向非信贷资产拓展,可以在消费信贷证券化、不良资产证券化、保险风险证券化等产品上拓展。  相似文献   

2.
李佳  王晓 《海南金融》2012,(1):29-32
次贷危机表明,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可以和商业银行体系一样促使金融风险的形成、积累和传导,但国内外学术界对资产证券化在金融风险积累和传导中的作用机制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结论.本文深入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机制、基础资产及基本功能在金融风险形成和传导中的作用,并针对我国基本国情,对构建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品种、基本模式、基础资产、评级机构以及监管体系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资产证券化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演变及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俐 《南方金融》2008,(3):57-60
资产证券化通过分散信贷风险和扩大资本规模极大地推动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发展,但同时也加剧了信息不对称和激励机制的扭曲,导致信贷资产质量的恶化和“流动性幻觉”的出现,从而累积了金融风险。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中国在推进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和金融监管体系,并从制度上规范信用评估机构的行为,以防范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4.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问题自2007年7月开始暴露,进而引发以其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住房抵押次级贷款危机,之后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场,也对处于经济金融高位运行的中国敲响了警钟,文章通过介绍美国次级债市场的运行机制和次级债问题产生的根源,分析了这场危机对于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并给予防范金融风险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资产证券化的不断演进带来了金融市场效率的革命,使其成为最具创新性和最具活力的金融创新业务。资产证券化的引入将对优化我国金融体系结构和加强金融风险控制具有深远的影响。资产证券化演进需要宽松的制度支持,制度创新是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资产证券化在金融危机中遭受质疑和约束。在相关国际金融组织及主要发达国家的努力下,资产证券化正在逐步得以恢复。要保障资产证券化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对资产证券化监管法律制度进行改革。对资产证券化监管的首要目标是维护金融安全,对金融效率、金融自由的追求必须符合维护金融安全的要求。相关国际组织及一些国家资产证券化监管法律制度改革的实践表明:金融安全是金融监管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7.
传统金融监管不能有效应对资产证券化风险,是导致2008年次贷危机的主因。资产证券化在一国金融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发起-分流业务模式引发的风险需要金融监管者通过强化金融中介的激励机制和信息披露制度予以解决。美国已通过金融监管改革,在更安全、稳固的基础上重启资产证券化市场。我国有必要立足国情,完善试点法制和发挥自律组织的作用,重启并推广风险可控的资产证券化模式,以受益其功用和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2007年在美国爆发了影响全球的次贷危机,它的破坏力之大涉及面之广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资产证券化作为美国次级债市场的重要金融工具,对次贷危机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深入剖析两者的关系将对全面认识本次危机有着重要意义。虽然次贷危机对当前中国的金融机构影响还十分有限,却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提出了挑战,本文分析了次贷危机的深层次原因,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客观看待资产证券化的观点,积极积极推进我国的资产证券化。  相似文献   

9.
以美国次级债为导火索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广大投资者对于资产证券化的密切关注。资产证券化中会计问题的关键就是证券化资产是否终止确认的问题。证券化资产的终止确认与否,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性水平、盈利能力等多项财务指标。本文就资产证券化中终止确认的会计处理方法的演变展开述评,并结合我国上市金融企业资产证券化会计实务展开分析,并对如何应用证券化资产的终止确认方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0.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一项重大金融创新,伴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国际上广泛采用的金融创新工具而得到迅猛发展,在分散金融风险、增强资产流动性、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资产证券化发展大幅受挫,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探索也经历了试点、暂停、再试点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重要的金融创新产品,随后不断发展,正改变着全球的金融结构和信用配置的格局。资产证券化对提高资金资源配置效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分散资产风险的金融创新机制而备受推崇。次级贷款证券化引发金融危机后,资产证券化市场几乎成了“风险”的代名词,证券化产品交易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随着金融市场的回暖,避险情绪的消退,资产证券化产品又开始慢慢复苏。尤其是近期华尔街人寿保单“证券化”的推出,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资产证券化监管:巴塞尔委员会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银行全面介入资产证券化和可能产生的资本套利等问题,使相应的金融监管成为必要.巴塞尔委员会历时12年的资产证券化金融监管探索与举措,将随着新资本协议的全面实施对银行的证券化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一系列总结证券化先进国家监管经验并经多方意见征求与实践验证的监管理念与框架,必将为我国的证券化金融监管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李真  邢华彬 《海南金融》2016,(10):37-42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型的结构化融资工具,成为打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市场的新通道.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发展资产证券化有助于优化信贷投放结构,降低金融风险集中度,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当前,我国发展资产证券化还面临诸多金融风险、法律风险以及监管问题,需秉持创新与监管协调共进的发展理念,坚持立法先行,着力提高立法层级,强化信息披露等市场约束机制,完善信用评级体系,切实做好风险防控措施,杜绝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美国次级债危机剖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007年2月引发的美国次级债危机,对美国经济及全球股市影响巨大.这主要是由于次级债环境变化所致,包括信贷条件的放松、利率的波动、房价的波动及证券化市场的不规范等.我国应该从重视房贷风险、完善贷前审查、完善及推广抵押资产证券化和采取多种手段有效调控房地产市场等措施着手,防止类似次级债危机事件在中国的重演.  相似文献   

16.
资产证券化作为中国金融市场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创新,对于控制金融风险,推动金融创新,增加市场工具和投资品种等部具有的重要意义,该文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历史沿革,及其包括交易结构安排、产品定价,信息披露等在内的各项技术环节概况。  相似文献   

17.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二者之间是一对天生的孪生兄弟,没有金融监管制约的金融创新势必会带来灾难和不幸。金融创新也须臾离不开金融监管,否则一些虚假的金融创新不仅不会提高金融效率,反而会导致金融风险的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18.
资产证券化是国际资本市场上创新金融革命的一部分。作为一种创新的融资手段,资产证券化给会计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关于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全面、系统的规定。我国应在借鉴国际惯例的基础上,尽量按照我国会计的传统习惯做出相应的规定,以便指导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实践,促进我国资产证券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冯彦明  冯晶晶 《银行家》2015,(2):105-107
资产证券化作为20世纪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手段使美国银行业进入崭新时代的同时,也为金融危机增添了新的要素和机会。美国银行业的资产证券化到底是如何发生和发展的?金融监管当局在其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中国金融监管当局应从中汲取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本文试图对此作些探讨,从而揭示出"成也监管败也监管"的道理。  相似文献   

20.
一、美国次级债风波 2007年2月一场发端于美国的次级债危机,席卷全球.次级债危机,高不开滋生的土壤:次级贷款市场和资产证券化,后在对冲基金风险推动作用下,波及全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