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洋  李晓东  刘亚军 《江苏商论》2012,(12):82-84,91
本文采用目标市场指数选择法,对新疆入境旅游的目标旅游市场进行分析和排序;搜集1996~2005年旅游统计数据,对新疆入境旅游客源市场进行聚类分析,从而为新疆制定入境旅游市场营销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入境旅游业绩一直在全国中下游徘徊.其原因是旅游产品类型单一,旅游软硬件环境欠佳,旅游企业经营能力低下.运用市场竞争态模型,从客流量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两方面对河北省的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及其转移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市场,从而制定科学的入境旅游市场拓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入境旅游业近年来飞速发展,但是与一些旅游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不少差距,因此对入境旅游市场的开拓发展已成为一个迫切的课题。本文试从分析浙江省入境旅游的现状以及问题入手,运用旅游市场竞争态模型对浙江省入境客源市场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期得出浙江省入境旅游市场的拓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入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旅游市场竞争的激烈化,重庆对入境旅游市场进行准确定位并重点开发对于重庆入境旅游市场的未来发展非常关键。通过引入RCA测度指数对重庆在各个主要入境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进行分析,然后利用重要性———业绩分析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析了重庆在各个入境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与该市场在中国入境旅游市场上的重要性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入境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5.
以上海市入境旅游市场为研究对象,在1997-2007年数据基础上,对上海入境旅游市场特征展开比较和分析.将上海与北京等主要旅游城市作比较,阐明上海市入境旅游市场的构成特点,并为开拓入境客源市场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海南入境旅游发展概况,总结了近年来海南入境旅游发展特点,分析了海南入境旅游市场的时间变化特点和地区结构,最后提出海南入境旅游的开发对策,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方向性指导。  相似文献   

7.
刘婕 《电子商务》2013,(2):10-12
成都成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是本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成都要逐步向国际知名旅游城市过渡,入境旅游就成为整体旅游业打造所应优先考虑的发展对象。本文对成都近年来的入境旅游市场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量化分析,评价了成都入境旅游产业在国内市场中的竞争力,并对成都入境旅游产业的吸引力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入境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目的地赚取外汇、解决就业的主要途径。以广西区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00-2012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和《广西统计年鉴》入境旅游的相关数据,分析了这十年来广西区入境旅游市场发展状况,并采用地理集中指数和亲景度对广西区入境旅游客源市场进行定量分析。在此研究基础上,为广西区入境旅游市场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偏离-份额分析法是将区域经济与其相对参照大尺度区域进行对比,从份额分量、结构分量和竞争力分量三个维度进行动态分析。通过构建黄河流域8省入境旅游市场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分析区域15个主要客源市场样本,整理2005年至2014年黄河流域客源市场入境旅游人次,统计分析市场结构及竞争力水平,针对不同客源市场类型提出发展策略,包括巩固原有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力水平较强的客源市场;增强原有市场占有率低、竞争力渐强的客源市场的营销与宣传力度;针对原有市场占有率低、竞争力较弱的客源市场,搭建旅游合作平台,提升游客吸引力,加强双边旅游合作;以及联动全域发展旅游,加大旅游资源和旅游区的整合,塑造沿黄旅游品牌形象,建立一体化的内部交通系统,实现区域一体化、网络化的跨越发展。进而提升黄河流域各省旅游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水平,促进区域入境旅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连市作为我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旅游接待的软硬件设施齐全,在辽宁省入境旅游接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十二五"期间,加快促进大连入境旅游业与世界接轨,努力将大连打造成为世界性的旅游城市,成为大连入境旅游业新的发展目标。本文以大连市入境旅游市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大连入境旅游市场的特征,对大连入境旅游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发展大连入境旅游市场的拓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新疆入境旅游市场分析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具有优美的自然资源,丰富的人文景观;独特的地缘区位优势.近年来,入境旅游发展较快.但是,在入境旅游市场的客源分布和入境旅游市场的消费结构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应从积极开拓境外客源市场,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维护社会稳定,为旅游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大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效的旅游交通网;调整旅游供给,促进消费结构健康发展;整顿旅游市场,加快淡季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市场发展策略,进一步加快新疆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入境旅游市场基本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张宇  郭舒  于丽艳 《商业研究》2006,(22):185-189
以辽宁省入境旅游市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EXCELL等工具软件,对1995年至2004年间相关统计资料进行了分析,初步理清了辽宁入境旅游市场的总体特征。研究发现:近十年来,辽宁入境旅游人数增长率远远高于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率;客源市场高度集中(75%来自日、韩两国);旅游人数与外汇收入存在巨大增长空间;旅游交通消费比重高居不下。为更好地把辽宁省旅游业培育成具有活力的支柱产业,要制订出发展辽宁省入境旅游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入境旅游是我国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日渐成为重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西部旅游大省云南在入境旅游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本文通过对1997~2006年云南省入境旅游业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解释了云南入境旅游开发的优势和目前的发展特点,如新兴海外市场的巩固、缺乏旅游危机预警机制等,进而提出针对这些特点加快云南入境旅游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河北入境旅游市场的特点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境旅游在旅游业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入境旅游人数以及外汇收入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实力的重要指标。河北具有丰厚的旅游资源,但目前其入境旅游的发展水平却很低。本文对河北入境旅游市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期促进河北入境旅游的快速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广西省为例,运用定量的分析方法,从总体特征和市场结构两个方面着手对2003—2011年广西入境旅游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得出广西省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两个指标保持较快增长。根据广西省2003—2011年的入境游客人数和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数据构造出线性模型,然后做回归拟合,预测到2015年广西省入境旅游客人数和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最后提出提高广西入境旅游市场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入境旅游市场分析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雯  陈炜 《市场论坛》2012,(4):98-100
入境旅游是内蒙古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内蒙古入境旅游客源市场进行分析,是制定入境旅游发展战略的前提。文章根据2005-2010年中国旅游局的统计数据,从内蒙古旅游资源、市场构成、客源区域分布、消费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内蒙古入境旅游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今后进一步开拓内蒙古入境旅游市场有所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17.
《商》2015,(17):267-268
随着旅游经济全球化,入境旅游市场品牌研究显得更加重要。近几年,乐山旅游发展迅猛,成为继成都之后全四川第二的国内旅游目的地,但其入境旅游却在2013年呈现倒退。本文以乐山2009年到2013年入境旅游市场相关数据作为依据,分析了乐山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的分布情况,并根据入境旅游者在乐山旅游的消费和时间分布特点,系统研究了乐山入境旅游市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李平  邓谋优 《消费导刊》2014,(5):155-155
以四川2000年以来入境旅游统计数据为基础,对其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川入境旅游市场发展势头良好,呈现入境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双双快速增长态势;旅游发展呈明显的阶段性和季节性特征;国外市场是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主体;主要客源国相对集中和稳定;入境旅游流空间流向为单中心聚散模式。  相似文献   

19.
入境旅游的空间集中度高于国内旅游,CRn指标和HHI指数都有较大的差异.10年入境旅游的空间集中度和空间均衡度变化不大,反映出入境旅游的市场结构比较稳定;国内旅游的空间集中度和均衡度保持稳定,意味着江苏省国内旅游的市场已基本成熟.入境客流量的空间分布受最高级别旅游景点和区位条件的制约,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和最高级别的旅游景点上;国内游客的空间分布受A级以上景点丰度和交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分布上具有较大的均衡性.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旅华市场已经成为位居韩国、日本之后的我国第三大旅游客源国市场,开展对俄罗斯旅游市场的研究,对于发展我国入境旅游具有重要意义。以大连市俄罗斯入境旅游者旅游行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俄罗斯入境旅游流的总体特征和具体特征,为大连市拓展俄罗斯入境旅游市场、最终促进大连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