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中国需要打造西部金融中心的观点,结合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主流研究方法,分析了建设昆明泛亚国际金融中心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迫切性.从当前我国构建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角度,提出建设昆明泛亚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与发展构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昆明泛亚国际金融中心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金融的发展,中国需要培育自己的国际金融中心。但是,一旦成为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也意味着可能要面临更大的风险,这一点往往容易被忽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表明,国际金融中心面临金融风险和危机冲击时,可能受到更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全球金融危机前后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风险传递情况进行了实证检验,并提出我国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要在风险承担和风险控制之间达到更好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3.
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和指标体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它需要具备严格的条件和系列指标体系的考核。中国目前尚不具备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能力 ,但并不妨碍某些地区对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目标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金融中心的建立是金融服务业集聚的结果,目前中国国内还没有国际金融中心。考虑到上海的经济基础、经济腹地、市场体系的发展程度以及原有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中央提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决议。通过分析上海金融服务业集聚的现状,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及障碍,提出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模式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杨镇宇 《时代经贸》2011,(16):205-205
2009年国务院提出要将上海建设成国际金融中心。对此,很多学者认为上海若欲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必须改革我们的金融监管体系。如许小年教授就认为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尚存在较大问题,不利于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陈志武教授也认为我国现在不受制约的监管模式带来了极大的社会成本和监管的低效。本文试图结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来分析我国金融监管改革。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伦敦、纽约、东京三个国际金融中心及其相应国家的大量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方法对国际金融中心演进水平与东道国福利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国际金融中心银行业的发展会对东道固的居民收入水平、消赍水平和国家财政收入水平有显著为正的效应,而证券业的发展对东道固福利水平的效应不明显,国际金融中心的演进对降低东道国失业率也没有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建中 《当代经济科学》1996,18(4):22-25,31
中国模式:国内、国际金融中心在沪港分设初探黄建中上海在浦东开发开放,特别是确立国际金融中心定位之后,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为世人所注目。与此同时,"九七"日近,"上海能否取代香港"也成为一个热门而敏感的话题。本文拟从我国的特殊国情出发,提出"将中国的...  相似文献   

8.
A.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国际金融中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概念,是指在国际金融交易中处于中心和枢纽地位的城市.  相似文献   

9.
本文的目标是通过对金融中心的分析来讨论香港在国际金融中的地位,评价内地金融业开放时香港金融业的影响,并借鉴香港经验为内地金融业进一步国际化提出可行性建议.本文以香港金融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得到的结论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文章最后对维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进一步为借鉴香港经验,推动中国内地金融业国际化提供了一个较为可靠的想法.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加入WTO与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正在给中国大都市崛起为亚洲国际金融中心创造着重大的历史性机遇。在未来的发展中,香港能否在与东京、新加坡的竞争中成为亚洲时区首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本文重点探讨以下3个问题:回归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目标定位;与新加坡相比香港的优劣势及其在金融危机后面临的挑战与问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众多优势中.其中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优势就是与中国的联系,或者说.是“中国因素”的影响。从发展趋势看.香港极有可能成为“中国的纽约”,这种态势将大大加强香港作为亚洲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份量和地位。  相似文献   

12.
香港是举世公认的亚太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据一些外国机构最新评估,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在亚太区的地位,还在日本东京、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和澳洲之上。香港已成为中国内地最重要的国际筹资中心。据中国银行公布的数字显示,1979—1995年,香港在内地投资达778亿美元,占内地外资的57%。1995年底,香港对内地贷款占其海外贷款14%。中国内地的国有企业,近几年也在香港发行股票集资。  相似文献   

13.
孙欢芳 《新经济》2015,(11):30-31
香港一直以来都享有世界金融中心的美誉,70年代以后,金融中心地位逐渐稳定,由原来的小渔村发展逐步向金融中心的道路发展。香港自1997年回归祖国怀抱之后,一直备受关注。实行“一国两制”后,资本主义香港回归社会主义中国内地后能否继续繁荣,保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是世人最为关心的话题。笔者结合香港经济发展历程,香港经济体系的定位,阐述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现状、成就以及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有力条件及风险,对维持及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有了新的体会及思考。  相似文献   

14.
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在“一国两制”下,香港仍然实行自由贸易政策.香港特区政府提供有效的监管架构,但尽量采用不干预的政策.由于香港本身的市场非常小,因而香港的主要工业都是以出口导向为主.香港也是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在过去的30多年中,香港的制造商都能够维持相当的竞争优势,主要是通过成功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和海外直接生产投资项目.  相似文献   

15.
对世界各地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历史研究表明,一些因素是国际金融中心崛起和发展的积极因素,或曰成功的重要原因。文章通过对伦敦、纽约、东京、香港和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历史的回顾,总结了这些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历程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6.
钱林霞 《新经济》2021,(1):6-11
2021,一个充满期待的年份.回望刚刚过去的2020年,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不寻常的一年,新冠疫情重创全球经济.作为亚洲贸易和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香港经济在中美贸易战和科技战的裹挟下,经受着外部的压力,也经历着内部的社会动荡和疫情,香港经济已处在谷底.但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香港金融市场在2020年的表现却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17.
从全球经济多极化发展趋势的现实背景出发,阐述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趋势和途径,对上海资本市场功能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实证检验,论述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着重探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途径:促进对外贸易产业发展、鼓励贸易中的本币结算,完善以固定收益市场为主的金融市场,建设人民币产品中心,加快Shibor建设,保持灵活的政策选择,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信息披露等,为中国进一步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人民币国际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70年代起,全球金融业越来越趋向于向某一区域聚集.这种聚集一方面在该区域催生出大量支持金融发展的相关产业,由此大幅改善了信息流动,削弱了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了金融领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联系增强与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使成本大幅下降,同时也会吸引更多金融机构甚至实体经济向该区域集聚,从而实现一个相互促进、自我强化的正反馈系统.现代世界金融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国际金融中心之间对金融及金融相关产业,对机构、资金、人才等金融资源配置平台和能力的竞争.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需要形成和发展自己的国际金融中心,以聚集更多的国际金融机构、资金、人才,提高参与国际金融资源配置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当前,将上海建设成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已经成为一种国家战略。上海已经成为中国国内的金融中心,这点基本上已经达成共识,但要把上海建设成为与纽约、伦敦和东京等一样的国际金融中心,则需要长远的规划和周详的战略。本文拟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进行论证并提出具体的建议。本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解释金融中心的含义;第二部分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进行说明;接下来的第三部分列出了对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面临的挑战;最后一部分是具体的对策。1什么是金融中心金融中心应该包含三层含义,即金融…  相似文献   

20.
国际金融中心形成模式的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文在比较分析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形成模式的基础上,总结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规律和发展模式,得出了启示性的结论,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政策推动型是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初期的主要模式;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要加强风险管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客观要求;应同时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