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韦明  杨麟斐 《经济师》2002,(11):287-288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 ,国务院决定在浙江、福建、广东、海南、江苏、上海、北京、天津等粮食主销区放开粮食市场。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对加入世贸组织机遇和挑战的重大举措 ,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和重要目标。但是 ,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 ,如何化解其对粮食生产等方面的冲击 ,保证粮食安全 ,是这些地区各级政府和粮食相关部门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这一问题我们对福建省龙海市进行了专题调查 ,试就该市在粮食购销市场化下的粮食安全形势及所需要采取的对策措施谈些意见和看法。一、龙海市的粮食安全状况龙海…  相似文献   

2.
福建粮食安全战略构想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是全国第三大粮食主销区,今年全球爆发粮食危机,全国粮食供需长期维持“紧平衡“,福建粮食安全问题更显突出。福建人多地少耕地更少,粮食无法完全自给,同时,因比较效益持续低下,农民种粮积极性难以提高。福建保障粮食安全,必须立足国内外粮食大市场,生产、流通、储备三者并重,坚持“四储保安“即储粮于地、储粮于市、储粮于仓、储粮于人(技)的基本思路,建立健全粮食安全责任约束和补偿、粮食价格调控与激励、基础设施建设与投入、适用技术研发与推广、财政转移支付与补贴、农地流转与规模经营、农业融资与风险保障、省(国)外承包种粮与政府支持等八大机制。  相似文献   

3.
钟昌华 《发展研究》2023,(12):14-19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安全不仅是吃饭问题、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福建省粮食安全保障已有成效,但仍面临风险挑战,可以通过压实党政同责、鼓励粮食生产、健全储备体系、推广科技储粮、提升监管效能、加强队伍建设、深化体制改革等措施办法,进一步夯实全省粮食安全根基,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提供坚强的粮储保障。  相似文献   

4.
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变得更为复杂,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加工储运等多个领域,其内涵和外延也更加丰富。在众多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中,粮食供给因素、粮食生产的结构性因素、粮食流通因素及粮食的需求因素是主要因素,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产生较大影响,需要我们在制定粮食安全战略时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粮食安全关系问题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稳定与安全,粮食安全是人们一直关注的焦点问题。从全球来讲,世界可耕作土地越来越少,粮食安全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粮食安全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对我国来说,更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大力增产粮食,确保粮食安全,是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长期而紧迫的任务。中国历朝历代政府都把粮食安全问题放在首位,视仓廪盈实为盛世景象。粮食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体制创新、结构创新和科技创新,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论文分析了粮食安全的含义及问题,探讨了粮食安全衡量指标、内容及其含义,针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对中国粮食生产和人口增长简况的分析,本文探讨了中国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揭示了中国粮食生产和消费空间分布格局变化的两大趋势,一是主要粮食产区北移,并在空间上趋向集中;二是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的空间距离拉大,实现粮食安全对粮食流通特别是物流体系的需求明显增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中长期增进粮食安全的潜力,提出中国实现中长期粮食安全面临五大挑战,即:传统的粮食生产方式日益难以为继;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发展争夺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粮食生产比较利益低下、成本和机会成本上升的问题迅速凸显;粮食增产很容易面临各级政府对农业投入能力和投入意愿不足的困扰;支持粮食增产的改革和制度创新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7.
粮食安全问题关乎民生社稷。在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支持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课题。本文就Z市粮食生产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粮食安全关系问题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稳定与安全,粮食安全是人们一直关注的焦点问题.从全球来讲,世界可耕作土地越来越少,粮食安全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粮食安全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对我国来说,更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大力增产粮食,确保粮食安全,是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长期而紧迫的任务.中国历朝历代政府都把粮食安全问题放在首位,视仓廪盈实为盛世景象.粮食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体制创新、结构创新和科技创新,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论文分析了粮食安全的含义及问题,探讨了粮食安全衡量指标、内容及其含义,针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二元经济转型视角下的中国粮食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粮食安全必须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粮食安全问题的实质是粮食生产的比较利益问题,各国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目的是通过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利益,保护本国粮食的长期供给能力。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的特殊路径强化了小规模农业经营。小规模农业经营制约了农业技术进步,使我国粮食生产潜力不容乐观。促进二元经济转型,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中国粮食安全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是压实地方粮食安全主体责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制度。本文利用2004—2020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验证了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对粮食生产有显著促进作用,更换实证模型、安慰剂检验、调整样本量和替换被解释变量的稳健性检验均支持这一核心结论。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通过提高地方政府和领导抓粮积极性,实现促进粮食生产的目标。为更好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稳定粮食生产,要不断优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指标体系、持续加强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粮食安全主体意识、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