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各缔约方在会议上的唇舌激辩、互不让步,再次显示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科学问题,而是上升为国际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2.
历经重重困难与阻碍才得以生效的<京都议定书>将在201 2年到期,京都时代即将结束.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今年年底,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70个缔约国和地区代表将在哥本哈根会晤,希望为达成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华全新国际对策进行最后的谈判努力.  相似文献   

3.
白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以来,目前全球共有194个成员方签署了该公约,气候变化和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之一。1997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进一步对二氧化碳减排提出明确要求。尽管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减排效果并未达到预期水平,  相似文献   

4.
黄勇 《经贸实践》2008,(2):22-24
印尼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面临空前国际压力。中国政府顾全大局,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为巴厘岛路线图出台积极贡献力量。巴厘岛大会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对中国而言,更是格外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搭建了全球气候治理机制的基本框架。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围绕基本原则阐释、减排、技术与资金、履约核查和透明度四大核心要素,在公约框架下逐步发展完善。德班平台建立以来,全球气候治理格局、治理机制发生显著变化。巴黎气候大会是这一进程中的关键节点,《公约》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对称责任"减排转变为在一个共同平台上,为2020年后的全球减排目标贡献力量。"承诺+审评"作为一种典型的"自下而上"的模式最有可能成为未来全球气候治理机制的主流形态。中国须在主动承担更多责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发展中的大国作用,切实推动未来国际气候谈判进程。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及其引起的全球变暖是当前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采取经济、技术与法律等手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减缓、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在国际法层面提供了气候变化的法律框架并规定温室气体减排任务,需要各国建立自己的气候应对法律制度以落实公约的执行.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美国虽然游离在《京都议定书》减排机制以外,但为发展低碳经济,确保在未来国际经济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应对国际国内减排压力,美国国内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也在不断发展更新.本文介绍了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国内法重要内容的美国温室气体排放许可适用法规的最新进展,分析其温室气体排放许可适用新规的特征、发展动因和由此产生的国际国内影响,以期为我国温室气体减排法律规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马玉霞 《经济师》2006,(2):89-90
2005年2月16日,举世瞩目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实施细则”,《京都议定书》旨在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回望《京都议定书》的形成过程,不难发现,政治、外交、文化价值观等多方面因素对《京都议定书》生效提供了催生力,而经济“诱因”作用同样十分显著。我们认为,围绕《京都议定书》引发的思考,可以为转型期中国经济贸易发展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正>在全球250多项环境公约当中,有近20项与国际贸易直接相关,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统领的《京都议定书》和《巴黎气变协定》。这些规则体系均着力解决自由贸易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求缔约国不得以降低环境标准来支持不正当竞争;另一方面,不得假托环境保护之名实施市场保护主义和歧视性政策。我国对绝大多数国际环境公约均高度认同,  相似文献   

9.
<正>2011年11月28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南非海滨城市德班召开。此次联合国气候大会的正式名称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下称《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全球约200个国家和地区的官员、专家学者以及非政府组织成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12月12日注定将载入史册。这一天,《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二十一次大会在法国巴黎布尔歇会场圆满闭幕,全球195个缔约方国家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巴黎协定》,这也成为历史上首个关于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协定。《巴黎协定》的出台,让全球气候治理结束了群龙无首的"无政府时代",被称为自京都会议之后全球最为重  相似文献   

11.
正1994年生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作为政府间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国际条约,缔约方每年需要召开一次缔约方会议(COP),到2017年已经举办至第23届,因此这次波恩大会又称为COP23会议。作为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后的第一次缔约会议,本次气候大会注定会被载入史册。在美国联邦政府没有参与的情况下,大会建立了"促进性对话机制"。尽管《巴黎协定》中确立的资金分摊问题尚未完全落实,但此次建立的新对话与磋商机制,必将为以后的全球气候大会带来更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经济咨询》2005,(2):6-6
经过多数缔约方多年共同努力,第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旨在防止全求变暖而要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条约《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京都议定书》2月16日终于正式生效。《京都议定书》将在更深层次上推动我国能源结构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金融环境所存在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金融源于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以及两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创新发展低碳金融便是一项必然的选择。所谓低碳金融,是指与低碳经济相关的投融资活动,即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技术和项目的直接投融资、碳权交易和银行贷款等金融活  相似文献   

14.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主流的战略选择。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京都协议  相似文献   

15.
一、国际环境与中国林业(一)林业国际环境。1.国际公约。目前,国际上与森林相关的国际公约主要包括:《防治荒漠化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湿地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及《京都议定书》和《国际热带木材协定》等。其中,与森林问题联系最为密切而且在我国是以林业部门为主参与履约活动的是:《防治荒漠化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湿地公约》和《国际热带木材协定》。2.国际进程。目前,与森林问题密切相关的国际进程,主要体现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几个重要文…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气候变化合作领域,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是一项重要的原则,规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京都议定书》等重要国际环境法律条约中,但是随着现在国际气候合作的变化和发展,该原则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  相似文献   

17.
2005年2月28日,世界第一个旨在限制全球烟草和烟草制品的公约<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正式生效.2005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批准了该公约,10月正式向联合国递交了批准书.  相似文献   

18.
胡雪琴 《商周刊》2011,(26):25-25
气候大会在逐渐变味。自1992年开始签订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来,气候变化问题已经从一个环境与发展问题变成了较为复杂的政治经济的国家战场。  相似文献   

19.
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即将到期而进入倒计时状态时,全球190多个国家的代表按时坐到了非洲德班国际会议中心的谈判桌前,以试图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为2013年到2020年全球各国的减排勾勒出一幅具有约束力和协同性的新框架与机制。然而,  相似文献   

20.
世界卫生组织(WHO)《烟草控制框架公约》(FCTC,以下简称《公约》)已于2003年5月21日第56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将于自第40份批准、接受、核准、正式确认或加入的文书交存于保存人(联合国秘书长)之日后第90天起生效。截至2003年8月3日,全球已经有47个国家签署、2个国家批准了《公约》。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生效已为期不远。作为第一个国际性控烟法律,其对中国烟草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将《公约》对中国烟草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呢?本文即在客观分析《公约》对中国烟草主要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初步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