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按照高铁站站场基本布局,将其抽象为站场网络图。基于动车组列车咽喉通过时间基本相同特点,将咽喉区网络简化为单品种流网络,据此计算咽喉占用时间并推算咽喉能力。按照动车组列车进出到发线通过咽喉区先后顺序以及到发线停留时间的不同,将动车组列车归类为多品种流,利用到发线区域形成的多品种流网络特点计算到发线接发能力。基于咽喉与咽喉、咽喉与到发线之间的关联制约关系以及行车进路生成规则,针对动车组列车车流进出到发线通过咽喉区先后顺序的不同状态进行网络图流预推,分别推算出高铁枢纽站站改前以及站改期间的多态理论通过能力。最后基于通过能力对比,对站改期间通过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咽喉的不同利用程度直接影响车站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2.
尽端式站型常被选为大城市高速铁路车站的布局型式,与通过式站型相比,其站坪较短,对城市环境影响较小,在列车到发方式上要求其接发车能力与区间通过能力相协调,以满足列车高密度的到发需求。在阐述车站布置型式的基础上,对到发线数量、列车追踪间隔时间、咽喉结构、接发列车的到发线占用时间等车站接发车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设置不同到发线数量、不同咽喉结构的站场,对不同间隔时分的车流方案进行仿真计算。研究表明,在站型设计中,应优先采用18号道岔的八字渡线型式布置;设置6条到发线加4条平行进路的方案最为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3.
参照普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计算办法,结合客运专线技术标准的新特点,对客运专线车站咽喉区通过能力和到发线通过能力的计算办法进行了探讨。主要是确定列车占用咽喉区和到发线的时分,计算咽喉区和到发线全天通过能力,以及高峰小时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既有ML-1线罗赫里站存在的正线技术标准较低、车站咽喉区布置凌乱、到发线长度不足和站场设备陈旧等问题,通过分析罗赫里站场条件,提出罗赫里站升级改造方案,提出将车站由直线站改造为曲线站,对既有罗赫里站站东咽喉外方反向曲线进行局部改造,延长夹直线作为咽喉区,延长了罗赫里站站坪长度。在此基础上,分析确定到发线规模、车站平面设计、横断面布置,增加旅客列车到发线、旅客站台等设施,对咽喉区进路布置进行优化,实现罗赫里站正线贯通布置。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铁路客运站列车到发非均衡性的基础上,提出"空闲时段"的概念,根据空闲时段对车站通过能力的影响,调整车站咽喉和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公式.以成都站采集的运营数据进行实例计算,分别计算车站全天通过能力和扣除空闲时段的通过能力,经综合比较,说明空闲时段对客运站的通过能力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阐述国内外高速铁路车站能力比较的基础上,从车场布置、运输组织和客运服务3个方面对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上海虹桥站、广州南站、长沙南站的车站通过能力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其能力主要受到咽喉区的限制。结合国外高速铁路高能力的特点,提出改善车站通过能力的措施,即通过车场独立运行、站外疏解、简化咽喉区结构优化站场设计,减少立折列车在站作业时间、平衡到发线利用率、均衡办理列车出入段、采用分散自律的CTC系统完善运输组织。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朔黄铁路在神池南站开行2万t列车存在限制因素的基础上,分别对既有神池南站咽喉通过能力、到发线通过能力,以及缩编后神池南站咽喉通过能力、到发线通过能力进行计算评价。计算结果表明,神池南站缩编列车车辆后年通过能力提高了5300万t,达到神池南站计划年通过能力3.5亿t的扩能改造目标,同时可以满足神池南站的运输需求。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铁路车站咽喉区及整个车站的通过能力,运用咽喉区道岔分组简化咽喉道岔及进路优化方法对铁路车站咽喉通过能力进行研究。以进路为研究对象、咽喉通过能力为目标,运用道岔分组原则对咽喉区道岔进行分组,使用坐标计算法和平行进路法分别验证道岔分组的正确性及可行性,并对最大平行进路优化法和最大概率进路优化法在进路分配方案中的运用进行对比。最后以某中间站为例,在综合考虑接发车的优先等级和调车作业干扰的情况下,优化接发车进路,以提高车站到发线、咽喉区及整个车站的通过能力。结果表明,运用进路优化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很好地指导现场作业,提高车站的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9.
区段站到发线接发列车种类复杂,为保证尽量均衡使用到发线,使每条到发线的各项作业时间大致相等,通过分析不同种类列车占用到发线的时间,计算各种列车占用到发线数量的比例,分配各种列车占用线路数量,最后确定区段站到发线接发货物列车方案,从而保证充分利用区段站线路能力,在车流量发生变化时能够不间断接发列车。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成网运营,点、线能力不匹配的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多条线路汇集的咽喉区成为限制车站通过能力的主要瓶颈。同时,列车密集到发,车流高度集中,高峰时段列车进出站频繁,进路交叉干扰加剧,这些特征均对车站咽喉带来很大压力。因此,结合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从咽喉通过能力计算着手,阐述咽喉通过能力动、静态影响因素,以进路为研究对象、车站拓扑图为依托,结合牵引计算,提出了基于道岔分组的咽喉通过能力图解思想及步骤。最后,以西安北郑西场为实例,将既有列车到发顺序作为输入流,经图解模型,得到最优进路分配方案视作输出流,并对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分析表明:相比于利用率法,图解法计算结果更准确,同时又能反映接发车进路所占用道岔组及时长。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速铁路车站运输能力查定等基础理论研究滞后于高速铁路运营实践,通过对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通过能力查定开展理论计算方法的研究,修正高速铁路运能查定利用率计算参数。以旅客发送量最大的广州南站为研究对象,运用分散自律调度集中CTC设备精准采集京广场和广珠场办理的终到入库列车、库出始发列车、中转列车、立折列车等4类列车占用到发线时间,分析查定广州南站到发线通过能力,得到广州南站到发线通过能力存在潜能、广州南站通过能力受限于咽喉通过能力的研究结论,为运能日益紧张的广州南站扩能改造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强化运输组织提高车站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东站通过采取多项运输组织措施,如提高机车站内走行速度、缩小列车出发间隔时间、取消机车不合理停车、连续放行出库机车、灵活使用到发线、利用尾联线放行机车、咽喉区分段接车等,大幅度提高了车站能力,2002年有望突破亿吨运量大关。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车站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工业站到发线通过能力查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利用率法计算到发线通过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宝山钢铁公司普通铁路运输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按股道别汇总、分析计算数据的计算到发线通过能力的新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传统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为工业站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神池南站改造后通过能力,通过查标检算咽喉区通过能力与到发线通过能力是否协调,是否能满足年运量的需求,找出车站设备和作业组织中的薄弱环节,对能力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车站通过能力加强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高速铁路运输组织与普速铁路有根本性差异,我国铁路企业查定高速铁路车站咽喉通过能力仍然沿袭普速铁路区段站通过能力计算方法。通过对高铁站咽喉通过能力查定进行研究和建模,以全国旅客发送量最大的高速铁路车站广州南站为研究标本,对现行普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利用率计算方法进行修正。同时运用分散自律调度集中CTC设备精准采集广州南站接发列车占用咽喉时间数据,实际查定和分析广州南站分车场分咽喉分方向的咽喉通过能力,并提出相关提高高速铁路车站咽喉通过能力措施,对我国高速铁路车站运输生产、站场设计和扩能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根据城际铁路运营组织特点和城际列车的技术作业要求,在分析城际铁路中间站到发线数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计算得出城际铁路中间站不设置到发线的条件,以及不同车站分布和列车间隔条件下,开行大站直达列车和站站停列车的合理匹配关系。在一定车站分布条件下,根据线路系统设计能力或需要能力,计算得到中间站的合理到发线数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运转设备能力适应性指标,构建大型高速铁路客运站站场设备能力适应性评估体系。以成都东站为实例,对兼办普速客车的大型高速铁路客运站咽喉区、到发线、折返线和动车组出入段走行线等主要运转设备的能力适应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调整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成都站运输设备现状,分析旅客列车作业情况和车站能力紧张情况,指出车站运输组织的难点是到发线能力不足、客技站整备线能力不足、调车机能力不足。针对车站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加扩建2~3条到发线、改造客技站及新建动车整备库、增加调车作业能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01年大秦线完成运量9270万t,能力处于饱和状态。2002年运量计划突破1亿t。制约大秦线能力的瓶颈是茶坞站能力紧张。建议在茶坞站增加闭塞分区显示、下庄方向和木林方向咽喉道岔进行挂网电化,以缩短到发线和咽喉的占用时间,方便机车转线,适应大秦线亿吨能力需求。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运量增长的需求,在阐述乔司站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乔司站目前存在的部分到发线与调车线有效长不匹配、驼峰解体能力与尾部编组能力不协调、上行到发场与宣杭正线间存在作业交叉干扰等问题。结合相关规划提出乔司站功能定位,根据相关运量预测分析乔司站工作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乔司站延长部分到发线有效长度、新建环到线、增建出发场至上行到发场场间联络线的具体改建方案,为乔司站改扩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