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初,我们到香港股市进行了考察。回来后感想很多,愿就香港股市对我们有何启示谈点认识。香港股市的基本概况。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目前香港股票市场十分兴旺,至1991年1月底止,股票上市公司总数共302家,上市  相似文献   

2.
去年,全球十家最大型IPO上市公司,港占其半,总集资额逾2400亿港元,为历年第三高。有市场人士估计,本年度香港IPO可高达3900亿港元,创出新高峰。香港股市现时总值排行全球第7位,显示香港金融业仍具吸引力,竞争力毫不逊色于其它地方。不过,香港股市本年初的两宗新闻,或会影响本地股市集资招股以至营运方向,值得投资者留意。这两宗事件,一是俄铝来港上市,一是港交所行政总裁周文耀退任。  相似文献   

3.
一 红筹股的崛起 中国企业到海外集资,首先会考虑到香港。因为香港毗邻中国内地,又是亚太区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股市在亚太区是比较规范和成熟的。随着内地与香港经济关系日益密切,“中国因素”在香港股市上的反映之一是红筹股的崛起。红筹股是指在香港上市的由中资企业控股的股票。截至1994年12月30日  相似文献   

4.
H股壮大了香港股市的规模 今年对在香港上市的H股来说是个值得一提的年头——H股在香港已经满“10岁”了。 自1993年第一只H股青岛啤酒在香港联交所挂牌,10年来红筹国企陆续“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香港股市的数量、成交量、集资额等,均迅速上升.已形成举足轻重的“中资力量”。有关专家称,内地企业来港上市.有力地壮大了港股的规模和实力。  相似文献   

5.
9月,中国银行开始上市之前的最大规模的人力资源重组,地处香港特区的中银香港首当其冲。连续遭遇高管人事丑闻的中银香港,其高层几乎全军覆没。在人们深切感受金融界高管腐败问题之深之重的同时,禁不住要问:中银香港困局在哪?它如何重拾信用?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香港正以其蓬勃发展的金融事业令人瞩目。目前,香港股市在亚洲已居第二位,是世界十大股市之一,已有部分香港公司股票在伦敦股票市场上市,一些股票经纪人代办买卖美国的股票,也有一些海外公司在香港股市筹措资金,使香港股市日趋国际化。香港金融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此过程中,香港证券市场的监管机构对香港金融业的正常运转及繁荣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一在香港所经营的各项业务,无论是由个人或公司经营,也无论是本地或外资拥有的,都必须在香港税务局根据商业登记条例注册,以便对其进行业务监督及管理。在证券市场,则由证券监理专员负责执行证券条例、保障投资人士条例、证券交易所合并条例以及1986年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肩负仔细  相似文献   

7.
福建民营企业境外上市迎来新浪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福建一些民营企业就开始低调赴香港上市,如今在香港股市已经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福建板块”。据统计,目前内地在香港上市的企业有240多家,其中有福建背景的上市公司已达40多家,而目前国内A股市场上的福建上市公司也仅40余家。  相似文献   

8.
福建民企香港上市掀第三波高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庭满 《开放潮》2004,(3):47-48
2003年12月23日,中国内地首家黄金矿业公司——福建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业界人士分析认为,此举标志着以福建紫金为代表的闽企赴香港上市第三波高潮悄悄掀起。在香港股市中的“福建板块”再添生力军的同时,福建民企蜂拥香港上市现象也再次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9.
如果问"回归十年间,香港的哪个行业受益最大?"相信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一定是"香港股市"。十年间,香港股市的总市值从3.2万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融资方式日趋多元化。尤其是1997年以来,香港股市掀起一股走势强的红筹股融资热潮,这也为我国利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开辟了一条“快车道”。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以下探讨。红筹股的概念和发展按照香港道亨证券公司的定义,所谓红筹股是指中资直接控制的上市公司(中资至少拥有30%以上的控股权)的股份。从1984年开始,中资企业开始进入香港股市,红筹股在香港上市,其发展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向财务出现问题的香港上市公司注资入市。中资企业进入香港股市的序幕是在19…  相似文献   

11.
朱鹭 《沪港经济》2002,(9):64-64
如何“玩”ELI 虽然中银香港才上市不久,但发行商已急不可待推出有关衍生工具,例如传统的备兑证和盈息认股证。早前中银香港上市,不少散户皆大手“入飞”,但真正能买到的可能只有数手股票而已。如果投资者对该股票仍感兴趣的话,除购买正股外,还可尝试风险较低的衍生工具如ELI。 由于ELI是新兴投资产品,而且存  相似文献   

12.
自1993年7月起,部分国有企业在香港成功上市,激起国内外的强烈反响。国企股进入香港,为香港股市改变工业股过少,金融、地产股过多的“头重脚轻”的结构注入了活力,也为看好中国市场,并希望通过香港进入内地的国际资金提供了投资机会,同时,国有企业也可以利用香港这个重要的金融中心融资,从而增强香港作为中国融资中心的  相似文献   

13.
香港: 1996年港股世界排名第8位 联交所宣布目前香港股市总市值为33029.1亿元,较上年底增加40.65%,居于全球第8位。年内上市之新公司合共48家,其中6家为国企股。目前上市公司总数为578家。  相似文献   

14.
跨入1997年,香港的股市不知不觉中刮起了一股走势强劲的“红色”旋风,这股“红色”旋风就是近期香港股市的新热点:红筹股。一时间,红筹股概念成了市场的宠儿,股民竞相追捧的对象,不要说那些已上市的绩优红筹股股价节节上升,行情火爆,就是有红筹背景的新股上市也往往成为市场的焦点,其招股少则几十,多则几百倍的超额,真可谓是气势如虹。其实,红筹股在港受到青睐早已有之。所谓红筹股,是指那些在港上市的具有中资背景或由内地企业控股的股份公司,它同H股一样,都是内地企业实现在港上市的途径之一。所不同的是,H股在港上市的同时,一般也在内地发行A股,而红筹股则仅仅在香港上市,在内地并不发行股票。所以严格来说,红筹股公司应属香港本地上市公司,受香港市场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3日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表示,"港股直通车"暂缓施行是出于包括法规监管、避免内地资本市场大幅波动、大量资金涌入香港对香港的影响以及保护香港股市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有企业海外上市、境外上市成为新的热点话题。从1993年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家中国企业在香港、纽约等境外证券市场上市,如1997年中国电信,2000年中石油、中国联通,2003年中国人寿保险,从2004年开始,国有银行业也驶上海外上市的快车道。2006年10月27日,工商银行正式在香港上市。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2月23日,香港唯一一支黄金股、中国黄金香港第一股、福建省第一支H股——福建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H股(股票代码2899)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开盘后,股价直线攀升,换手率、成交量均创近期最高,共筹资11.5亿港元,被业界誉为2003年香港股市中表现最好的新股。  相似文献   

18.
香港简讯     
中资企业总资产超过13000亿港元 香港中国企业协会协调管理部主任石纪杨表示,香港中资企业现有总资产超过13000亿港元,在香港外来资本中,仅次于英资居第2位。股市方面,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内地28家企业和香港具中资背景的红筹股上市公司的股票总市值也超过5127亿港元,占香港股市总市值的13%以上。他表示,目前中资企业正致力谋求多元化经营。总市值超过100亿港元的上市中资公司,基本上是香港中国企业协会的会员公司。  相似文献   

19.
中资企业在港居第二位香港中国企业协会协调管理部主任石纪杨日前披露,香港中资企业现有总资产超过13000亿港元,在香港外来资本中仅次于英资居第二位。而股市方面,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内地28家企业和香港具有中资背景的红筹股上市公司的股票总市值亦超过5127亿港元,占香港股市总市值的13%以上。他表示,目前中资企业正致力谋求多元化和向集团化经营方向发展。现在,总市值超过100亿港元的上市中资公司,基本上是香港中国企业协会的会员公司。  相似文献   

20.
2005年刚刚过去,不少做投资的人士就开始点算自己过去一年的投资回报了.股民朋友Thomas--香港芸芸股民中普通一位,在2003年年初时,Thomas眼见股市由16000点高位下跌至10000点以下,于是毫不迟疑入市,结果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眼睁睁看着香港股市一跌再跌,连新年都过得极不舒坦,连番向笔者诉苦,进入2004年后,香港股市峰回路转,到2005年年底时再突破1 5000点大关,Thomas自然笑逐颜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