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研究高速铁路对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航线网络的影响,是优化其航线网络设计的重要基础。以2010—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航线网络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Robust回归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分层次考察高速铁路对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航线网络的影响。研究表明,高速铁路对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整体航线网络具有正向影响;对“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长三角机场群”和“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京津冀机场群”航线网络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对“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国际航空枢纽城市”航线网络和“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区域航空枢纽城市”航线网络具有正向影响,而对“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非航空枢纽城市”航线网络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总体而言,高速铁路可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航线网络发展,为机场群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万子太 《空运商务》2011,(18):11-13
近年来,随着航空自由化、新型飞机的不断出现和民航科技的进步,中国民航有了长足发展。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航空机场也经历了持续变革,面对新时期全球民航业整合调整的现状,中国枢纽机场该何去何从?哪些枢纽机场最有可能发展成为亚洲核心枢纽机场,目前中国枢纽机场有哪些优势以及存在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胡磊 《空运商务》2023,(3):28-33
<正>加快打造成渝世界级机场群是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重要任务,是落实成渝地区“两中心两高地”战略定位的重要举措。作为中国民航“第四极”,成渝世界级机场群不只是一群机场简单组合,而是目标同向、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有机群体。多数对于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的研究聚焦成渝枢纽机场协同发展,本文则从非枢纽机场角度,研究川渝非枢纽机场融入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发展的路径,以期实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武汉市北四环线高速公路与武汉天河机场二通道在墨家湖枢纽互通互联。墨家湖收费站开通后改变了机场二通道的收费模式,导致车辆在通行机场二通道时,出现司机无意未缴或故意逃缴通行费的问题。为降低车辆通行费的流失,武汉机场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机场路公司”)设计开发了机场二通道通行费稽核系统。本文将介绍稽核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5.
9月5日,厦门航空北京分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这家从厦门发展起来的地方航空公司,首次在中国核心枢纽机场占得一席之地。从生根东南到胸怀天下,“三十而立”的厦门航空正在谋划更广阔的市场,北京分公司的设立将成为厦航布局华北市场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石家庄机场着眼于航空大众化这一蓝海战略,在旅客吞吐量增长潜力、机场运营模式等方面的探索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伴随着京广高铁的贯通,石家庄机场推出的“石家庄机场空铁快线”产品也在2012年12月26日同期推出。石家庄机场作为航空与铁路“合纵连横”形成的综合枢纽,将为我国在“飞机火车大作战”是竞争还是合作的探究中提供鲜活的实验范本。  相似文献   

7.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位于南京市江宁区,距离市中心36公里,地处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域。机场定位为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重要枢纽、航空货物和快件集散中心。随着国家“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快速推进,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航空业务量持续快速增长。2019年,机场共完成客、货邮吞吐量3058万人次、37.5万吨,同比增长7.0%、2.6%,分别位居全国第11位、第12位。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机场群演化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民航产业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近年来,逐年提升的航空运输需求使得区域单机场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因而区域多机场系统必然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了保障机场正常安全运行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国家民航局在《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和《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出了建设五大机场群的建设目标,带动区域机场协调发展.目前,国内关于机场群发展建设方面的工作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一些专家学者在机场群发展定位上说法不一,机场管理当局在机场群管理运行体制、机制上也未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协作模式和约束机制.整体规划的欠缺将造成机场重复建设、航线网络重合严重等恶性竞争现象.  相似文献   

9.
李航 《空运商务》2011,(21):13-19
云南作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已上升为国家“十二五”建设规划:桥头堡建设也被确定为云南新时期三大战略发展目标之一;在民航局发布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加快培育昆明机场面向东南亚、南亚地区的门户功能,服务于云南桥头堡发展需要”。而作为云南第一门户及桥头堡战略最直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昆明新机场将优化中转流程,完善中转功能,逐渐建设大型枢纽机场。  相似文献   

10.
《空运商务》2011,(8):35-35
日前,安徽省民航发展“十二五”规划通过了专家评审,未来五年,安徽省计划新增蚌埠、芜湖、亳州三个民用机场:合肥骆岗国际机场将打造成中部枢纽机场,黄山、九华山机场打造成生态旅游机场;安徽基地航空公司达到三家,适时成立安徽自己的航空公司。根据此规划,五年后,全省年旅客吞吐量力争达到1500万人次。  相似文献   

11.
王丹雯 《空运商务》2012,(15):28-30
根据中国民航“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中国航空货邮运输量计划达到900万吨,年均增长达到10%。中国民航局将通过政策支持,积极加强机场航空货运枢纽建设,引导形成以北京、天津为主的环渤海地区:以上海为主的长三角地区和以广州为主的珠三角地区三大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群。枢纽式网络经营取代点对点单线经营已成为国际航空货运的主流方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航空公司商业模式的变革与超级枢纽的不断出现,世界范围内的航空枢纽布局基本形成了类似“倒立”的大三角格局。在传统航空运输发达的北美与中西欧地区,由于航空公司的“大象起舞”,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主导市场,航空枢纽的格局已经确定,且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枢纽机场来实现其航线网络化运营模式。在国际枢纽机场发展的今天,已经出现并形成了超级枢纽集群。如在中西欧地区形成了法兰克福、希思罗、戴高乐、阿姆斯特丹四大超级枢纽的格局;  相似文献   

13.
《空运商务》2011,(6):22-23
本刊讯3月22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与芝加哥航空局共同签署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与芝加哥航空局缔结姊妹机场备忘录》,正式缔结友好合作关系。签约后,双方将在枢纽建设、机场规划、机场管理等诸多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并推动双方在绿色机场、  相似文献   

14.
古龙 《空运商务》2008,(3):50-52
2006年,有媒体撰文质疑上海市有人提出的将浦东机场建设成"航空城"的观点。此事说明民航内仍有不少同志对建设机场服务经济、大型枢纽机场向城市化机场方向发展心有疑虑。消除疑虑,正确把握当今机场业的发展方向,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加快我国民航机场业的发展,已成为当前民航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刘建伟 《空运商务》2014,(1):42-43,49
近年随着国家战略的逐步落实推进,西部经济发展突飞猛进,重庆的产业升级换代渐入佳境,重庆机场顺势提出建设大型复合枢纽机场的战略目标,建设航空物流枢纽即成为重庆机场战略落地不可缺少的子战略,但航空物流枢纽是近年来提出的全新课题,认定标准、基础定义等缺乏权威认证。鉴于此,笔者在目标设定、理论创新等方面严格依据“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原则作了一些理论探讨。现抛砖引玉,求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16.
张浩波 《空运商务》2009,(20):46-48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民航已进入了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期,航空运输市场区域化、企业联盟化、枢纽机场主导化、运营低成本化、服务差异化越来越明显,机场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白云机场建设亚太地区的枢纽,不仅直接面临香港、曼谷、新加坡等周边机场的竞争,同时还面临着珠三角地区各机场争夺市场份额的强烈竞争。  相似文献   

17.
《空运商务》2013,(3):1-1
本世纪以来,临空经济作为航空运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在中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当前,全国各家上规模的大型机场所在地政府纷纷规划建设临空经济区,热情高涨;与此同时,各学术理论界也围绕着各大型枢纽机场的临空经济的规划与发展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而各中小机场的,临空经济则刚刚处于概念期,与之相适应的理论研究也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8.
几位并不精通信息化管理的领导,一群并非从事专业信息技术工作的年轻人,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研制开发成功在我国民用同类机场中处于领先水平的“机场设备运行管理信息系统”。他们就是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动力机电公司领导石安、许伟民和他们的一伙血气方刚的同事们。  相似文献   

19.
货机业务又像雨后春笋般在亚洲地区冒出来。为了尽快解决主要枢纽机场突发的业务“瓶颈”,亚洲承运人正在开辟新的航线,组织主甲板运力,以满足新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20.
我国支线机场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涛 《空运商务》2011,(23):10-12
一、支线机场的界定目前,国际和国内民航业界对于支线机场尚无一致的共识和定义,根据机场的地位、功能、业务量和服务区域不同,机场的分类标准也不尽相同。欧美等发达国家一般使用描述性的定义:支线机场是那些服务于中小社区,业务量较小的机场,属于非枢纽机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