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高学历失业群体"浮出水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阳 《人力资源》2006,(7):37-39
自2000年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在8%以上的高位增长态势。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05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更达9.9%。可见.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形势相当理想。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也在居高不下,2003年4.0%,2004年4.3%.去年 4.2%。近一时期,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徘徊在70%左右.相比之下,毕业生人数却连年大比例上升。据预测,今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将从去年的338万增至400万左右,是2001年104万的近4 倍。在如此庞大的数字反差背后,隐藏着一个很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社会背景下,失业群体尤其是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高学历青年的失业现象却越发严重了呢?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未能缓解就业压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5年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长率超过了9%,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虽然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是由于人口与劳动力增长较快、经济结构失衡状况不断恶化,我国的失业压力却有增无减,经济增长始终是在巨大的失业压力下实现的。2003年底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大约800万,失业率上升到  相似文献   

3.
中国正在完成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的骤变。在这场变革中,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与其它要素市场一样,也正在经历着一系列的无序、冲突和混乱,如过高的失业率、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问题、农村的贫困问题等。进一步思考这些问题,可以发现很多问题是十分令人困惑的,有悖于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其中之一便是失业问题。中国为什么在多年持续高速增长之后失业率仍一直居高不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多数年份在7%以上,个别年份和个别地区经济增长率甚至达到两位数,但是,中国却一直没有走出就业困境,城市登记失业率由上世纪末的2%左右攀升至目前的4%。如果加上农村失业、隐性失业及大量的就业不充分现象,实际的就业状况十分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4.
一、机遇与挑战(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1.中国经济连续25年保持了年均9.4%的增长速度。25年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473亿美元,现在达到1.4万多亿美元,增长了10倍,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人均突破了1000美元。改革开放25年来GDP年增长9.4%,25年经济总量增长9.4倍。  相似文献   

5.
《企业研究》2010,(4):8-8
近日.世界银行发布最新报告将其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期由去年11月份给出的8.7%上调至9.5%.同时建议中国政府通过加息或让人民币升值抑制通货膨胀及防止房地产市场泡沫生成。我国此前公布的今年经济增长目标为8%左右,低于2009年的8.7%。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当前劳动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就业人口增长较快,失业率较高,就业形势严峻。近五年来,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在4.0~4.3%。考虑到我国城镇其他类型失业(摩擦性失业和隐蔽性失业)以及未登记的失业人员和来自农村的求职人员,有关专家指出城镇失业率已达7%以上,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相似文献   

7.
周斌 《物流技术》2014,(5):76-79
1引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2013年社会物流总额接近200万亿元,同比增长9.5%左右;物流业增加值达3.9万亿元,同比增长8%左右,物流公司数目将近300多万家,同比增长17%左右。  相似文献   

8.
数字链接     
2000年至2006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分别是107万、115 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 413万,不难发现,2006年的毕业生人数是2000年的4倍左右。目前已经有超过17%的中国适龄青年可以接受大学教育,但这一数字仍落后于发达国家40%或更高的比例。  相似文献   

9.
贺军 《中国企业家》2009,333(3):26-26
2008年中国经济经历了“下大坡”,从2007年的13%直降到去年的9%,其中第四季度增长只有6.8%。在金融危机影响深化、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能否在牛年摆脱大幅下滑、重回升势?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但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改变。2003~2006年,我国经济一直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四年经济平均增长率达11%,平均通货膨胀率仅2.1%;2007年,经济逐步开始向高增长、高通胀方向转变,全年经济增长率为11.9%,通货膨胀率上升至4.8%;进入2008年,我国经济呈现高增长、高通胀运行态势,经济增长较前几年有所放缓,  相似文献   

11.
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派生需求。2004年。我国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增长保持了较快速度.对就业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背景下,2004年1~11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1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60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110万人,分别完成了全年任务的101%、92%和110%。9月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21万人。  相似文献   

12.
经济可望继续回升,宏观调控注意预调和微调 2009年,我国成功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带来的巨大冲击,经济增长达到8.7%的速度,明显超过了年初制定的保8%的预期目标。2010年我国的经济走势会好于去年,企稳回升的势头能够延续下去。中国经济内部增长潜力巨大,尽管未来经济增长速度会放缓到10%以下,但潜在增长率仍可保持在9%左右。  相似文献   

13.
《陕西审计》2004,(2):27-28
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1万亿元人民币大关,比上年增长8.9%左右,比上年加快0.9个百分点,增速是1997年以来最快的一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0OO美元。这是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率首次连续两年维持在8%以上,这一结果表明,我国政府持续实施多年的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开始取得显著成效,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我国经济运行已经平稳进入新一轮景气循环的扩张期。  相似文献   

14.
隗斌贤 《经济界》2001,(5):32-34
失业是现代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不仅困扰着发达国家,也为发展中国家所广泛关注。在发达的工业国家普遍存在的是显性失业即公开失业,官方公布的“失业率”就是没有职业尚在寻找工作的有劳动能力的人占劳动力总数的比率。但在我国不仅存在着显性失业,而且还存在着大量的隐性失业,包括城镇国有企事业单位2000多万冗员、1000多万下岗职工和农村1.5亿左右的剩余劳动力。如果这些隐性失业公开化,那么我国的失业率就不是官方公布的3.0%左右,而是30%左右。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和中国劳动部1995年的联合调查,我国…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沉寂了近30年的民办高等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再度起航。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第一所民办高等学校的创办到2008年底,民办高等学校数量已达640所,民办高校在校生人数达到393万,与2001年的在校生人数14.8万相比增长了27.48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高技术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2009年中国经济可增长8.5%左右,预计2010年中国经济将呈现温和的增长,GDP可增长9%-1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左右。2010年投资增速将略有降低,但将继续维持相对高位,消费、外需将同比好转,国民经济增速将超过2009年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7.
《企业世界》2005,(5):47-47
联合国发布最新调查报告,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增长率可望达到4.25%。报告指出,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低于去年的5%,但去年是30年来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年份。报告认为,美国和中国仍是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亚洲其他新兴市场和拉丁美洲经济也将保持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8.
一、目前会计人才市场现状 2013年中国毕业生人数创新高——约699万.会计专业毕业生人数近五年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2011年的毕业人数是2007年的3.5倍,会计专业毕业生人数占全国毕业生人数的比重从2007年的0.751%上升至2011年的1.983%,增长了164.05%.据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近期发布的《2012年第二季度全省主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情况分析》,会计本科专业毕业生与上年相比,用人单位数增加7%,入场求职个人数增加12%,而企业实际招聘人数不到3%.一方面每年大批量的会计专业毕业生涌入社会,一方面企业招不到他们所需要的会计人才.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的经济彤势很好,去年国民经济以9,7%的速度增长,物价涨幅又降到6.1%,今年上半年.经济大好形势又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格局。这是宏观调控的结果,它标志着我国宏观经济走向了适度快速和相对平稳  相似文献   

20.
从1999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扩招保持了规模的增长,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一直维持在70%左右。一年毕业生高达670万人,这意味着有近200万名毕业生不能及时找到工作。本文基于《2012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对大学生"就业难"和农民工"招工难"的原因进行了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