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黄永红  张红 《乡镇经济》2009,25(2):38-41
由于农业基础薄弱以及市场失灵,我国的农业结构调整离不开政府行为,在目前我国的农业体制下,农业结构调整的成败也直接受到政府行为的影响。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以及现行农业政策安排的偏颇,政府失效严重地影响着当前的农业结构调整。如何有效的防范政府失效,成为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冯彬 《湖南经济》2003,(2):29-30
农村小康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湖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要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目标,就必须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湖南农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障碍农业结构调整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许多人长期认为农村经济就是农业生产,农业就是粮食,因而许多地方结构调整的重心和方向都在种植业上,仍停留在粮食和经济作物面积、产量的增减上,停留在扩大上年或当前价格略高的农作物面积上。而对市场的供求前景研究得很少或基本不研究;对通过农业结构调整,促进本地区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合理利用农村劳动力,促进农…  相似文献   

3.
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海敏 《乡镇经济》2004,(10):15-16
调整农业结构,是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选择正确的路径,是有效调整农业结构的基本前提。各地农业结构调整的成功个案表明,农业结构调整大致可以遵循如下路径。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经济结构的是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分析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出发,提出目前农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具体对策,解决农业经济结构面临的问题,促进农业的合理、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培植支柱产业□周金堂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培植支柱产业,这既是农业实现“两个转变”的有效途径,也是农业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支柱产业培植这一对范畴中,...  相似文献   

6.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农业结构调整,不是简单地追求“粮经比例”指标,而是要把确保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章要做在优质高效农业上。实践证明,结构调整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它必须随着市场变化不断进行。  相似文献   

7.
本通过对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的规模与生产率问题进行特征分析,深入地研究了农业投资对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导向作用,并对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的规模临界值进行了数量描述,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一个综合的目标,是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这是一种立体式的调整,其根本意义在于通过调整,构筑我国农业融入全球化的生产结构,构筑农业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区域结构,构筑农业走向现代化的社会结构,对农村经济形成一系列发展后劲,文章分析了结构调整将为农村经济增加哪些后劲,结构调整的困难与问题,以及如何进行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9.
珠江三角洲农业结构调整的内容及方向熊启泉农业结构调整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农业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结构调整包含的内容非常J’泛,涉及农业发展赖以支撑的制度结构、农业投入结构、农业产出结构和农业布局结构等方方面面的调整。(一)农业制度结构的调整农业制...  相似文献   

10.
翟建松  刘斐 《重庆改革》2000,(11):33-34
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与以往不同,不再是农业内部种植比例的简单变动,而是要注重总量调控、品种优化、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调整.这一新的特点和形势对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和今后迫切需要政府做好支持和引导结构调整的有关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1.
贸易自由化、劳动流动与就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时达  刘瑶 《世界经济研究》2012,(3):58-62,88,89
就业结构的适时调整对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积极意义。本文借助就业结构调整指数的构建,将劳动流动的因素纳入到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就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之中,定量分析了二者对就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程度和劳动流动自由程度的提高对中国就业结构调整有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具有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2.
发展才是硬道理,以发展为主题急待解决的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因为它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并且已进入了急需调整的时期。新一轮结构调整与以往两次结构调整相比有自己明显的特点。其调整的重点是解决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致力于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肖红军 《改革》2021,(1):74-91
现有对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基本导向可以归纳为功能导向、效率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和政策导向,这些方法逻辑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和贡献性,但尚不能有效刻画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完整“画像”。这里对已有的五个基本导向进行了细化,将能力导向作为补充,并针对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识别、行业领域决策和实现方式设计三个纵向逻辑构面,分别构建了适应性的方法逻辑耦合,形成了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整合性方法论。针对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六大核心问题,即“量”“质”问题、“国”“民”问题、“进”“退”问题、“内”“外”问题、“央”“地”问题、“产”“融”问题,可以从整合性方法论中选择适宜的方法逻辑组合予以回答。整合性方法论在现实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中的有效应用,需要树立全局思维、生态思维、动态思维、问题思维和场域思维。  相似文献   

14.
During the reform period, the Chinese rural economy has experienced deep structural changes: cropping adjustment, agro-forestry adjustment and agro-industrial adjustment. At the same time, rural per capita income rose sharply despite some fluctuations. Using a panel data of 29 provinces from 1982 to 2001, effects of these structural changes upon both income level and income instability are assessed.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crop adjustment and agro-industrial adjustment can increase rural income and reduce income instability, while agro-forestry adjustment reduces both income and its instability, as a risk-management strategy.  相似文献   

15.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建州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12):133-135
从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及人才结构的现状和调整趋势入手,讨论产业结构调整与职业教育改革的互动关系,提出在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应明晰定位、完善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从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及人才结构的现状和调整趋势入手,讨论产业结构调整与职业教育改革的互动关系,提出在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应明晰定位、完善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Trade liberalisation,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intra-industry trade: A not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nclusions This note reports test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e liberalisation and the levels of intra-industry trade, and between levels of IIT and structural adjustment in response to trade liberalisation. It has used a new approach by focussing on the impact of changes in protection on (i) changes in IIT, and (ii) differences in structural adjustment over time in high-IIT and low-IIT sectors.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examines changes in intraindustry specialization indicators over the 1992–2004 period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for structural adjustment problems that may arise in the United States with growth in trade resulting from the United States–Central America–Dominican Republic Free Trade Agreement (CAFTA‐DR)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ix Central American countries—Guatemala, Honduras, El Salvador, Nicaragua, Costa Rica, and the Dominican Republic. CAFTA‐DR will expand market access for US exporters. Few US industries are likely to encounter structural adjustment problems. Given the relatively large size of the US economy, and the small number of industries that face potential adjustment pressures, the United States should have liberalized all trade immediately. When potential adjustment pressures are indicated, long tariff phaseouts, complex rules of origin, and import safeguards are used to delay factor adjustments in import‐sensitive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信贷资金配给不断呈现结构马太效应,造成经济发展的局部不均衡和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偏差,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市场趋利作用,弱化了信贷资金政策调节公平的力度。本文通过对信贷资金马太效应不利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如何运用信贷政策手段平衡信贷结构,促进经济和谐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出口退税分化政策条件下,文章加入有差别的出口退税率扩展一般均衡模型为出口退税分化政策条件下的工业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机制的理论模型,并基于中国实施出口退税率分化政策后的18年间的出口退税率和工业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面板数据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出口退税分化政策条件下的工业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机制是有效的。有鉴于此,在全球经济"再平衡"背景下,应继续完善适时、合理、有效的出口退税分化政策,与中国"十二五"规划的产业发展战略相配合,对资源性产业、低技术制成品业、中技术制成品业和高技术制成品业中各类不同技术水平、不同性质的商品,给予有差别的、有层次的梯形出口退税待遇,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