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软环境:创造特区新优势的突破口刘建斌一、问题的提出:特区不“特”的深层原因80年代初中央决定在东南沿海设立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验场,中央给予了特区许多在当时来说非常难得的特殊政策,使特区率先进入商品经济的前沿,这些特殊政策是特区在当时计划经...  相似文献   

2.
加强村级建设,从直观的角度来说,是针对当前部分村级组织涣散、集体经济薄弱的状况,解决“无人办事,不会办事,无钱办事”的问题的需要。从深层来说,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是抓住治理整顿机遇,掀起大办农业热潮,实现把经济大厦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战略目标的需要,也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需要,同时,还是实现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建立党政组织一级对一级负责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肖玉 《魅力中国》2013,(5):267-267
计算机对于我国这个发展中大国来说,它是时代的标志。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今天来说,不懂计算机的使用和操作,就是时代的“文盲”,可见计算机的重要性。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在将来的各种工作岗位上,多数人都仅仅把计算机作为服务工作的一种工具来使用,因此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重点是教会学生使用计算机这个现化工具,学会准确有效地利用计算机去解决学习、工作及日常事务中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当把教学重点放在计算机的应用上。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层思考周学一对于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所面临的困境,有的同志认为根子在产权问题上,“产权虚置”、“政企不分”、“权责不明”是制约国有企业活力的根本原因,因而主张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化”的产权制度改革,把国有企业改造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关键时期的重要一年,这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如此。特别是今年在继续“保增长”的前提下,要着力“调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使我国经济开始化解深层问题,真正走上科学发展、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杨丽媪 《科学决策》2006,(12):26-27
“城中村”问题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一大共同难题。特别是对于深圳这个快速扩张的新兴移民城市来说,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已经成为阻碍特区经济继续发展的一大“毒瘤”。然而,就在最近,这块难啃的硬骨头突然有了松动的迹象:近日,深圳市重点旧改项目田厦新村推倒重建工程正式启动。该项目采取了村民以宅基地入股改造城中村,并参与项目利润分配的新方式,使村民、村集体和参与旧村改造的各方由此走出了纠缠不清的利益怪圈……对此,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室主任高国力认为,“深圳的城中村改造新模式,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而放之全国来说,深圳的这一模式也将起到非常鲜明的标本意义。  相似文献   

7.
现在我们面临着相当复杂的情况,“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交织在一起。借用英国作家狄更新在《双城记》开篇的精彩语式,我说,中国处在高增长的春天,中国处在多矛盾的冬季。有人说,这些矛盾都是改革造成的。这种说法失之偏颇。我认为,尽管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矛盾的状态、性质、原因不尽相同,但有一条不容忽视,即体制性原因是深层原因之一。从根本上来说,  相似文献   

8.
试论我国合资企业的资本弱化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外合资企业已成为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合资企业的营运状况不仅影响国民生产总值的形成,也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有关合资企业营运状况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各方面的关注。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所在,而其中的筹资管理又是重点的重点。尤其是对合资企业来说,其筹资问题还常与最敏感的企业经营控制权相联系。合资企业的筹资方式无外乎借款和股权投入两种。如果资金的来源者都是合资企业外方代表的母公司的话,就有可能涉及到我们所说的“资本弱化”问题。(一)“资本弱化”是指公司的借款和股权比…  相似文献   

9.
廉政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现象,相对于制度建设、源头治理等治本措施来说,具有更深层的潜移默化作用。但从其推进和效果看,当前廉政文化建设还处于“刚刚点题”阶段,缺乏广度和深度。如何全方位地打造廉政文化,使廉政教育更容易被社会成员所接受,成为人们行为的“内驱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强有力的廉政文化格局,还有许多方面需要研究和探索。笔者认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应进一步做好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10.
对我来说,故乡是一种牵挂,也是一种期盼。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中央及时下达了[2009]1号文件的大背景下,我又来到了故乡丰城。这次调查的重点,主要是想看看丰城市委、市政府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问题上,有些什么举措和作为。在这种特殊背景下的故乡之行,使我看到了丰城全市上下以“为”化“危”、扎实推进现代农业的动人景象,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篇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11.
从“民工潮”到“招工难”,充分折射出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在经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之后、进入发展新阶段所暴露的一系列问题: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雷同、社会事业滞后和人文关怀欠缺等。因此,解决企业缺工问题,既要针对一般原因提出应急措施,更要针对深层原因提出对策思路,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谋求长短结合的应对策略,以期在“点”上解开“死结”,化解“面”上的各种矛盾,重塑企业文化,再造经济活力,从一个侧面为广东继续当好排头兵清除障碍。  相似文献   

12.
“国有资产”的产权归属是国有资产改革的核心问题。国有资产的深层变革首先必须解决两个基本的认识问题:一是要产权清晰,抛开所有制的禁锢,“国有”就是政府所有,不存在“全民所有”的所有权制度,没有全民资本,只有政府资本。二是要确认实际存在的分极所有权,废止统一所有,确立分级所有。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以“一级政府、一级产权、一级信用”为基调的国有资产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13.
正当我们为中国经济崛起而欣喜和自豪时,一场震撼美欧并冲击中国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突如其来。在世界各国以巨大投入化解和缓解这场危机之时,对于刚刚步入市场经济运行轨道不久的中国来说,人们自然而然地要思考和回答经济危机的深层成因究竞是什么的问题。其实,对此问题,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危机成因论”,早在100多年前就有了科学的结论。就目前世界各国所实施的救市举措而言,仍然是沿用了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的所谓“国家干预论”。然而,  相似文献   

14.
浅谈劳务经济与“三农”问题的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增收,增收问题的关键是就业。农业地区要加快发展,必须求真务实,用非农化的理念来谋划农业,跳出“三农”抓“三农”,减少农民富农民。用非农化来带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时还要找到突破口,找准着力点,目前,对于我国许多农村地区来说这个突破口和着力点就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发展劳务经济投资少见效快,是这些地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菜篮子”工作的由来和基本制度 “菜篮子”商品是副食品的统称,是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商品,直接关系国计民生。“菜篮子工程”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重点是大力发展生产,解决供应数量不足、价格过高的问题。1995年以后,随着生产的快速增长,市场繁荣,物价稳定,“卖难”问题日益突出。“菜篮子”工作的重点随之转向稳步增加产量,调整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并更加重视流通。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长期难以解决的深层原因是存在工业品与农业品价格的剪刀差、城市劳动力价格与农村劳动力价格的剪刀差以及资本价格与劳动力价格的剪刀差。三个“剪刀差”剪去了“三农”的竞争力,因此,提高“三农”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缩小三个“剪刀差”,而缩小三个“剪刀差”则亟待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资本反哺劳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央1号文件下发以来,已引起全国上下的广泛关注。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农民人均收入居全国倒数第三的陕西来说,如何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尤其显得迫切和重要。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既有“三农”内在的问题,更有“三农”以外的问题“三农”以外的问题,党和政府正在逐步加以解决。“三农”以内的事,则需要农村基层组织发动和带动农民来完成。  相似文献   

18.
全省干部监督工作会议强调:干部监督的重点对象是领导干部,重点环节是干部选拔使用,根本要靠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当前要进一步搞好《干部任用条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的监督和对群众信访举报反映问题的调查处理工作。重点查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和防止、杜绝干部“举病上岗”、“带病提职”问题。  相似文献   

19.
鲍步云  鲁楠 《乡镇经济》2006,(12):12-15
“三农”问题的产生和形成,既有自身发展的原因.又有外部制约的原因,还有历史的原因。但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来说,人力资本投资存在问题所造成的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是“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当代陕西》2005,(10):F0003-F0003
对于西勘院这个刚刚走出困境的国有企业来说,把解决事业单位改企建制遗留问题、使退休职工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先进性教育的一个重点,显得十分适时,也是一个“聪明”的决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