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论我国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弊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加深了城乡二元结构分化,扩大了城乡差距,造成了城乡之间的巨大隔阂和农民土地权利弱化、农民利益被侵害、加速耕地流失,激化了社会矛盾;形成巨大的利益级差与租金空间,为腐败创造了机会.必须改革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土地征用制度与土地储备制度,取消二元土地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市场,保证城市居民与农民享有"同地、同权、同价"的土地权利.  相似文献   

2.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思路和模式。分析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目前还存在不平等的体制性因素,明确今后改革的思路和主要领域,有利于从体制和机制上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既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配置资源要素的重要途径,又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益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城乡要素不平等交换问题愈发突出,已严重影响到农业现代化战略的实施和城乡协同发展目标的实现。从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视角看,几十年来的二元制度安排导致农村要素市场与城市割裂,市场发育不完全、交易规则不清晰、信用体系不健全,从而使得城乡统一的现代要素市场体系难以建立。本文结合国际经验和我国国情,提出未来应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要素市场体系为目标,以降低城乡要素交易成本为重点,以破除二元体制的结构性改革为动力,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土地、资本、劳动力、科技、信息等要素市场,最终建立健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的长效机制,形成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4.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在我国历史上起到过积极作用,但它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经济的发展.这种户籍制度使农民和城镇居民处于不平等地位,妨碍农民创收,削弱农业生产力,延缓我国城市化进程,并使我国劳动力资源不能达到优化配置.虽然我国政府对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已有所改进,但它对经济阻碍仍然存在.为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政府改革力度应该加强,同时其配套制度的改革也应跟上.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现有的城乡二元制结构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掣肘。农地三权分置改革旨在打破原有的城乡二元制结构,在保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鼓励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间优化配置,推动城乡二元体制向城乡一元体制过渡,从而进一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但由于传统城乡二元体制的限制,三权分置难以有序开展,必须优化上层建筑,建立配套机制,防止土地私有、非粮化和损害农民权益等诸多风险。  相似文献   

6.
户籍制度是奠定我国经济社会秩序的基本制度之一,也是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得以形成的根源.依托于户籍制度之上的各类社会政策和公共服务使得社会中各类人群被区别对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今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平.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东西部之间差距的日益扩大,西部的贫困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中国现代化进程,造成社会发展巨大的不平衡,并且可能引起一系列社会后果的重大社会问题。导致西部贫困的原因是诸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体制因素和政策因素入手,认为西部“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不均衡的优先发展战略是造成西部贫困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品牌》2013,(6):15
时至今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整体倾向仍然未能跳出城乡隔离的二元体制。在社保资金投入量一定的情况下,这种重城轻乡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实际上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的,其结果是进一步拉大了城乡间社会保障水平的制度差距,更加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的城乡壁垒。  相似文献   

9.
隋万秋 《中国电子商务》2012,(21):187-187,189
在对当前如何缩小中国城乡差距,实现公民社会保障权利公平,平等,公正的研究中,城乡社保一体化无疑是居于关键性地位的问题。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城乡二元结构,导致我国城乡社保一体化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城乡社保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纪瑶 《商》2012,(5):100-100
在长期以经济发展为纲的政策导向下,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明显扩大,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本文对全国31个省市区的城乡收入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造成收入二元化的有效影响因素,提出应充分利用分项收入有差别的不平等效应来缩小城乡收入不平等,实现收入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1.
城乡体制改革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城市发展的新阶段,通过城乡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和国民待遇的一致,让农民享受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城乡经济深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是21世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主题之一,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决定》中明确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福建沿海地区作为全国范围内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若能借助新时期的有利形势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定能在最大范围内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的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是当前我们党和国家遇到的重要政治问题,也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目标,而和谐社会应该是公平的社会、是农村与城市共同繁荣和发展的社会.但是,目前我国实行城乡有别的二元税制体制,尤其是在农村征收的农业税和其他数目繁杂的各种费用,不仅给农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而且也严重制约着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因此,笔者呼吁,尽快取消城乡二元税制体系,取消所有涉农税费,在农村也只对农民征收个人所得税.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收入分配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江苏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城乡居民主要的收入来源,而转移性收入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原因.从根本上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优化收入结构,提高居民收入,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反贫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目前面临的贫困问题依然严峻.从国家与制度变迁的理论视角,城乡二元格局的不平等机制、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变迁以及中央与地方权力的重构问题是制约当前我国农村反贫困的关键.因此需要建立合理的公共财政扶贫机制;建立健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合理的信贷扶贫体制;发挥民间组织在扶贫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周宇杰 《中国市场》2008,(31):33-34
平等就业权在整个公民社会权利的实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目前我国平等就业权的实施并不乐观,就业歧视现象严重。实现公平就业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乐平 《商业研究》2012,(4):193-198
老有所养、农民社会保险权、中国农民的特殊性、统筹城乡发展、国家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分别构成新农保立法的伦理基础、权利基础、社会基础、政策基础和经济基础。新农保立法具有相应的根本法律依据和一般法律依据,保障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权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构成了新农保的立法原则。立法可以提升农民对新农保的良好预期,可以明确新农保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可以为新农保提供基本的法定标准和法律制度框架,可以妥善安排好不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可以为我国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权的实现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8.
谢少平  邬国盛 《消费导刊》2009,(17):168-169
长期以来,我国农民受职业教育的权利处于被边缘化的态势,这极大地阻碍了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不相适宜。我国农民受职业教育权之所以难以实现,有立法、财政投入、及农民职业教育自身等各方面的原因,为了实现我国农民受职业教育权,可以从完善法律体系、增大投入、整合职教资源、创新农民职业教育、城乡身份一元化等五个方面来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19.
论城乡一体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今后30年,我国改革的重点将是消除城乡二元体制,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应该是双向的,即农村居民可以迁往城市,在城市工作或经营企业,城市居民也可以迁往农村,在农村工作或经营企业.我国目前的城乡一体化之所以是单向的农村居民向城市迁移,关键不仅在于城乡居民户籍分列,更重要的在于土地制度的二元结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双向城乡一体化的体制障碍,应该尽快消除这种体制障碍,赋予农村居民财产权,发放房屋产权证,将承包土地和宅基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双向的城乡一体化,有利于中国经济走向以居民消费拉动为主,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农民土地财产收益权是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受制于城乡土地二元结构和农村土地制度的障碍,一直以来,农民土地财产收益权的实现受到很大限制。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总体方向,并提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实现农民土地财产收益权,要破除农村土地产权不明晰的魔咒,建立健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配套机制,保障农民在改革中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