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现行经济适用房的产权制度存在较大争议,制约着经济适用房的合理流转,不仅会影响经济适用房的建设与管理,甚至会影响到我国城市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本文认为,共有产权制度实现了经济适用房保障性与商品性的有机统一,实现了经济适用房的循环利用,提高了社会住房保障资源的利用效率,能够更好地发挥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运行的功能,推动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适用房政策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应完善我国经济适用房政策以期使我国经济适用房政策更加有效.具体做法是:准确界定购买对象;改进经适房的土地出让政策;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正确定位经济适用房.  相似文献   

3.
林荣茂 《消费经济》2006,22(4):52-54,78
研究目的:针对理论界对经济适用房制度的存废之争,深入探讨我国经济适用房制度的改革前景。研究方法:福利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相结合。研究结果:经济适用房制度的政策绩效取决于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价格弹性,在中低收入家庭经济适用房需求对价格富有弹性的条件下,经济适用房制度相对于直接的货币补贴而言,是一种合意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4.
林荣茂 《消费经济》2006,22(4):52-54
研究目的:针对理论界对经济适用房制度的存废之争,深入探讨我国经济适用房制度的改革前景。研究方法:福利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相结合。研究结果:经济适用房制度的政策绩效取决于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价格弹性,在中低收入家庭经济适用房需求对价格富有弹性的条件下,经济适用房制度相对于直接的货币补贴而言,是一种合意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我国住房保障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近来经济适用房"连号"等事件的曝光,经济适用房的效率改进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与此同时,江苏省淮安市房管局局长邵明提出的经济适用房"共有产权"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淮安模式的分析,在肯定"共有产权"制度创新意义的同时,提出其推广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谢佳妮 《商业科技》2010,(27):125-12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我国住房保障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近来经济适用房"连号"等事件的曝光,经济适用房的效率改进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与此同时,江苏省淮安市房管局局长邵明提出的经济适用房"共有产权"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淮安模式的分析,在肯定"共有产权"制度创新意义的同时,提出其推广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李正男 《商业时代》2012,(28):103-104
经济适用房制度对完善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居住困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经济适用房制度在运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了社会公平正义。因此,应创新经济适用房运作模式,实行经济适用房共有产权制度,从而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实现中低收入群体住房梯度消费和"住有所居"的民生目标。  相似文献   

8.
经济适用房作为政府住房保障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困难的重要渠道。因此,经济适用房的存在与发展对于今天的住房市场结构的合理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经济适用房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经济适用房制度缺陷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经验,提出实现经济适用房良性循环的对策建议.进而提出建立经济适用房退出机制的办法:通过政府回购实现其良性循环:制定经济适用房退出的奖惩办法,鼓励经济适用房的主动退出;采取“新房新制度,老房老办法”完善经济适用房的退出制度.  相似文献   

10.
全面收益概念的提出,实现了会计收益观念的重大改变,它是客观经济环境和使用者需求变化的必然要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我国需要在财务报告中充分披露更多的全面收益.而新会计准则对于全面收益报告的规定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不能完全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本文以全面收益理论为基础,揭示了全面收益报告在我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共有产权经济适用房以其保障性和商品性的优势,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经济适用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对共有产权经济适用房的定价,从房屋的价格构成和中低收入者的可支付能力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并指出应根据购房者的可支付能力对经济适用房的价格进行测算,以确保价格合理。  相似文献   

12.
沉没成本是指已然发生且无法再收回的成本,而"沉没收益"一旦发生,在一定期限内不会再增值,对收益人而言不再有新的诱惑,并且会改变企业生产与经营行为.从市场环境下的卖方营销行为分析,沉没收益的产生是必然的,沉没收益下企业经营具有一定的风险,从交易成本来看企业行为具有一定理性弯曲,沉没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及市场的现实,为避免企业与顾客的"双输",政府应介入,让企业在经营上"回归理性".  相似文献   

13.
经济适用房的历史地位与改革方向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王诚庆 《财贸经济》2003,(11):70-74
经济适用房曾被赋予了我国住房供应体系的主体的地位.五年多来,经济适应房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也暴露出了严重的缺陷.本文从改革与发展两个角度研究了经济适用房的发展历程与成就,探讨了其内在缺陷,论证了在我国中低价位的商品房市场正在形成,并且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内,低价商品房市场将与经济适用房市场现实地形成竞争.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经济适用房作为我国住房体制改革的阶段性措施已初步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经济适用房建设应逐步让位于普通的商品房市场.  相似文献   

14.
志愿者不等于免费劳动力,从经济学角度看,志愿者行动不等于免费服务,志愿者开展的活动也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有必要从经济学角度对志愿者行动进行分析.文章从成本、收益角度出发对志愿者行动进行经济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志愿者行动的成本包括社会成本、个人成本和机构成本三个部分;志愿者行动的收益包括社会收益、个人收益和机构收益三个部分.此外,志愿者行动经济价值的计算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如避免重复计算,志愿者行动的社会成本与机构成本为平均成本,志愿者行动的边际成本等于付薪人员成本,是使用和计算志愿者数量的界限,应考虑志愿者行动外部经济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制度效率的视角,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社会保障相关理论,对淮安共有产权模式的资源配置有效性和普适性进行了分析。认为淮安共有产权模式在资源配置效率上比传统的经济适用房模式有所改进,但对于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对单个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功能减弱;二是难以在大中城市推广。所以,共有产权模式难以完全取代经济适用房模式,但可以作为我国保障性住房体系的一个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6.
作为此番双十新政组合拳之一的整肃经济适用房新规,即住建部4月22日发布的《关于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甫一出台,便在北京经济适用房最为集中的两大区域——天通苑、回龙观引发了不小的震动。由于担心之前用于出租或空置待涨的房屋被收回,短短几天内,业主们连夜在各区房屋权属登记中心门前排起了长队,  相似文献   

17.
经济适用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模式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南灵  崔亮 《商业时代》2006,(16):52-53
经济适用房对完善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作用,但现实中,经济适用住房的运作存在着若干问题。本文针对我国现行的经济适用房制度在运作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经济适用房新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8.
经济适用房自出现以来就存在许多争议,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经济适用房进行了分析,指出经济适用房的确能给中低收入者带来福利,并结合我国当前经济适用房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以促进经济适用房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综合论述了中国经济适用房政策的形成过程,在比较英美国家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经济适用房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适用房性质的目标错位;经济适用房适用主体太宽泛;政策优惠对象的错位;经济适用房建设主体的错位.并对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关于解决经济适用房供应对象失控问题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珏 《商场现代化》2005,(30):292-293
我国的经济适用房政策自出台以来解决了许多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难问题,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化,目前经济适用房面临着供应对象严重失控的问题,导致真正的中低收入家庭无法购得经济适用房.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剖析,并运用博弈的方法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