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姜智翔 《走向世界》2013,(31):14-20
<正>6月26日上午,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球。当看到电视直播中女航天员王亚平从飞船返回舱安全出舱的一刻,王亚平的家乡、烟台市福山区张格庄村沸腾了!村委会大院里,掌声、喝彩声、鼓乐声及振耳欲聋的鞭炮声响成一片,这个平日里静谧的小山村此刻如同过年一样。村委院子高高挂起的大红横幅"王亚平,家乡人民为你感到骄傲!"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相似文献   

2.
随着神舟九号飞船返回舱成功降落预定区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全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荣耀的13天 从6月16日发射升空到29日,中国航天用13天创造了自己的多项历史:同时把包括一名女航天员在内的3人送入太空、载人太空停留时间最长、完全掌握交会对接技术.  相似文献   

3.
钟秋 《中国招标》2006,(1M):33-37
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缓缓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随着在太空飞行了115个多小时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离开船舱,我国首次多人多天的空间飞知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人们在庆祝国家航天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触碰到了“神六”背后所带来的巨大商机,  相似文献   

4.
人·事     
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 2011年9月29日和11月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分别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准确入轨。11月3日和11月14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在太空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均取得网满成功。17日18时45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调度指挥下,  相似文献   

5.
"地球是人类摇篮,但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早在1911年,现代航天技术奠基人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就预言"人类必将挣脱地球的束缚飞向太空"。正是这个预言激励着人类一代又一代地去尝试着实现飞天的梦想。继2003年10月15—16日,中国第一次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完成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之后,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随着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缓缓地平稳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中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中国人的飞天梦终于实现了!"神六"  相似文献   

6.
6月16日18时37分,满载国人期望的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将第一次入住"天宫",33岁的刘洋也成为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女性。托举神九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九火箭,从发射场腾空而起,去赴正在距飞船约1万公里的太空中的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之约。与神舟八号飞船"分别"的天宫一号在等待神九来访的过程中,已独自绕地球运行了3000多圈。最被关注的刘洋被大家创造性的称做"神女",在6月15日举行的航天员与记者见面会上,刘洋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在完成任务之余,我想尽可能多地体验一下太空奇妙的失重环境,多欣赏一下我们美丽的地球,多看看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会把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记录下来,带回来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7.
资讯·科技     
“神六”刷新我国载人航天多项记录我国新一代火箭研制取得突破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据航天科技专家介绍,神舟六号飞船在众多科学领域内了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第一次。——第一次进行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试验。神舟一号到四号是无人驾驶太空飞行试验,神舟五号是一人一天的太空飞行试验,神舟六号是两人多天的太空飞行试验,为未来航天员在空间站生活和工作奠定了基础。——第一次进入轨道舱。航…  相似文献   

8.
《走向世界》2012,(19):1
北京时间6月16日18时56分,执行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景海鹏、刘旺、刘洋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其中,刘洋是中国首位参加载人航天飞行的女航天员。17日14时许,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紧紧相牵,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取得成功。17时许,神舟九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天宫一号。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先后进  相似文献   

9.
科技新视野     
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二号”准确返回   北京时间 2001年 1月 10日 1时零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10分钟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次飞行试验,它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进展,向实现载人飞行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我国曾于 1999年 11月 20日首次成功发射“神舟一号”试验飞船。按照研制计划,将发射多艘无人飞船,然后实施载人飞行。这次发射的“神舟二号”飞船是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  相似文献   

10.
现场     
神州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北京时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顺利升空,标志着我国的首次应用性太空飞行的开始,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三名宇航员将在太空遨游15天,完成三项任务,一是进一步验证交会对接技术﹔二是进一步验证航天员在轨驻留相关技术;三是开展空间站建造相关技术验证。据悉,在飞行过程中,航天员还将首次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太空授课和天地互动交流等科普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1.
一周新闻     
《中国经济周刊》2013,(23):12-13
热点1.神十飞天再访天宫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送入太空。神舟十号此次将在轨飞行15天,比神舟九号任务增加两天。6月12日,3名航天员在太空度过了端午节,这是中国航天员第二次在太空度过端午节,却是首次在神舟飞船上品尝太空香粽。6月13日13时18分,  相似文献   

12.
北京时间2011年11月17日19时32分,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至此,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  相似文献   

13.
“神六”往返太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承前启后今年10月12日至17日,费俊龙和聂海胜乘“神舟”六号进行为期5天的太空飞行,环绕地球飞行77圈,行程325万公里,其间首次穿越轨道舱与返回舱,顺利完成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而在2003年10月,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已搭乘“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中环绕地球轨道21.5小时,并成功返回地球。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于1992年正式启动,至今已经过去了13年,飞船上最初使用的元器件和原材料有的已经不再生产,原有个别技术已经稍显落伍。“神舟”六号以“神舟”五号为基础,在主要技术特点保持原状的基础上,根据两人多天飞行…  相似文献   

14.
《中国报道》2013,(7):16-19
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观看飞船发射。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神舟4“号飞船在环绕地球逍遥飞行了108圈之后,其返回舱按照预定计划,完整、准确地返回到我国内蒙古中部预定地区.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大厅里掌声、欢呼声四起,经久不息.此前的近一个小时,袁家军牢牢盯着大屏幕上显示的监控数据和三维视景画面,关注着“神舟4“号这个“天外游子“,心情十分急迫.飞船成功返回这一刻,袁家军想起自己当初的誓言:“这辈子只要能把飞船这一件事情做好,就算没有白活.“……  相似文献   

16.
事件回顾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我国自行研制的,载有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航天员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9月27日16时41分00秒,航天员翟志刚身穿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打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轨道舱舱门,进行了中国首次太空漫步,并在太空中展示五星红旗。  相似文献   

17.
事件回顾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我国自行研制的,载有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航天员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9月27日16时41分00秒,航天员翟志刚身穿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打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轨道舱舱门,进行了中国首次太空漫步,并在太空中展示五星红旗。  相似文献   

18.
科技博览     
《中国科技产业》2012,(6):74-75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北京时间6月16日18时56分,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按照计划,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先后进行  相似文献   

19.
载人航天器家族中有三个成员: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人类就是乘坐它们摘星揽月的。1961年4月12日,原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号,环绕地球飞行了108分钟,开创人类载人航天的新纪元。8年之后的7月20日,不甘落后的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乘坐着“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成功登上月球,人类载人航天和空间探索取得重大突破。载人飞船独立往返于地面和空间站之间,如同人类沟通太空的渡船。它能够与空间站或者是其他航天器对接后进行联合飞行。但是,飞船容积小,所载消耗性物资有限,不具备再补给的能力,所以它…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新区》2004,(4):54-55
科学家要把火星变地球随着美国和欧洲对火星的探测,人们发现,要想在短期内发现火星生命,希望十分渺茫,但是英国媒体透露,美、英两国科学家正在计划把红色的火星改造成为另一个地球,使蓝色的海洋、绿色的田野、温和的轻风覆盖现在的不毛之地,让生命在火星上尽情跳跃。中国女航天员3年后"出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系统总工程师戚发轫最近称,中国女航天员选拔工作已经启动,3年后将诞生首位女航天员。女航天员的选拔、培训工作进度直接影响中国女性进入太空的时间,戚发轫透露,女航天员选拔培训的各项工作正在按部就班地进行,适应女航天员生理特点的新型飞船也正在设计制造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