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花文苍 《北方经济》2007,(11):53-54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宏观经济具有双重影响.从短期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必然降低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不利于增加就业;同时还会出现"重积累、轻消费",导致宏观经济失调,出现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但从长期看,它意味着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积累、扩大就业、能实现扩大再生产和促进相关产业的产生和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我们必须从我国当前的实际出发,利用技术进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增加就业,发展经济,同时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消除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才能促使宏观经济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人生产总量的增加,经济增长可以通过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两种方式来实现,外延式扩大再生产依靠投入素的增加,使生产扩大,投入大量资金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主要依靠提高产品和装备水平,改进工艺流程,提高劳动素质等手段,达到经济增长的目持,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在不断加资源投入量的情况下,能使经济得到增长,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会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要使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变化不太明显,对经济增长起最主要推动作用的然是投资。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VEC模型和1978~2005年的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数据,对河南省宏观经济运行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经济属于内向型和投资驱动型;消费的增长主要靠投资推动,GDP的增长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河南省宏观经济体系是一个稳定系统,其主要特征是投资对GDP和消费的长期弹性分别为1.05和1.15.为保证河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应继续保持投资的稳定增长,采取措施实现消费与经济的同步增长,积极培育出口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基于VEC模型的河南省宏观经济运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波 《北方经济》2007,(8):15-16
本文运用VEC模型和1978~2005年的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数据,对河南省宏观经济运行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经济属于内向型和投资驱动型;消费的增长主要靠投资推动,GDP的增长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河南省宏观经济体系是一个稳定系统,其主要特征是投资对GDP和消费的长期弹性分别为1.05和1.15。为保证河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应继续保持投资的稳定增长,采取措施实现消费与经济的同步增长,积极培育出口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宏观经济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保持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除确保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外,还要通过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来实现。由于我国的国情与西方国家相比有质的区别,除了经济体制、经济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在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结合成都实际,积极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及时出台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了全市经济正常运行,国民经济实现稳定增长。1—9月,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25.1亿元,增长13.3%,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了较好基础(1—9月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见表一)。  相似文献   

7.
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正处于关键时期,调控产生的效应遏制了经济增长过快过热,更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增长。近年来国际收支持续不平衡,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持续双顺差现象呈现强化趋势,纠正国际收支失衡和妥善处理大量外汇储备成为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宏观经济问题。但是,妥善处理这一问题与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冲突。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国内经济形势,提出应从多种角度,综合多种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并就如何将这些措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宏观经济具有双重影响。从短期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必然降低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不利于增加就业;同时还会出现“重积累、轻消费”。导致宏观经济失调,出现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但从长期看,它意味着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积累、扩大就业、能实现扩大再生产和促进相关产业的产生和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理论分析入手,研究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结合现实问题分析了现阶段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几个因素。通过分析提出,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平衡关系才能实现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并进一步提出,当前控制房地产行业的虚拟经济泡沫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1996年以来,国家实行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初步实现了物价涨幅回落与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调控目标。对湖南宏观经济景气分析预警系统运行情况的分析表明,全省经济处在本次经济循环收缩期内运行,并已经构筑本次经济循环的底部。新一轮经济循环的扩张期正在酝酿启动,宏观政策将面临新的选择。一、湖南当前经济景气形势的基本判断和走势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经济已经历了三次完整的经济周期循环。本次经济周期循环自1990年9月开始,于1994年8月达到峰顶,此后便进入长达二年多的经济收缩期。1996年以来,在国家继续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11.
黄邦根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5):35-38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包括三方面:一是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的统一,人口再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再生产协调发展;二是追求利润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迫使资本主义企业不断地增加资本积累,加快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扩大生产规模;三是保持两大部类和各部门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提高分配的公平程度,增加国内消费需求,以防止和减轻经济危机.这些内容,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是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诸环节组成。消费是诸环节中的末节,但是,它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离开了它,生产无从进行,生活也将不再是生活。  相似文献   

13.
鲁杰 《特区经济》2008,(10):140-141
本文以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科学界定为基点,发掘现代中国的深层次意识形态,即现实存在的"经济增长"意识形态后,从马克思主义角度分析其源起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对其的解毒和幻灭。  相似文献   

14.
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但是国内在很长时间曾有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过分实证化、非科学化的倾向,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同时也不利于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所以,只有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才能加深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15.
康德哲学对马克思的理论形成有着无法估量的影响,丝毫不亚于黑格尔哲学。康德哲学的物自体与现象界的二分使二者之间出现了无法逾越的鸿沟,而马克思在康德的基础上运用实践的方式弥补了二者之间的裂痕。本文就是立足于康德哲学的理论架构,通过与马克思的思想架构的比较来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可以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社会整体的和谐四个方面来认识。马克思这一思想对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唯物史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研究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于丰富和深化唯物史观的内容,指导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地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崔巍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3):154-156
经济增长理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理论反映,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经济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强调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但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的建立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从理论为实际的反映入手建立科学模型,并以此指导中国社会经济技术实践,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践.  相似文献   

19.
试析安徽利用外资的新思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适应十九世纪无产阶级斗争需要而产生的。我国现阶段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历史情况有很大不同。本文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 ,如何根据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发展马克思主义 ,使劳动价值论与时俱进谈了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0.
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中,人的自由问题始终是许多理论家认真思考并试图积极解决的问题。但是,由于时代的原因,他们的回答却都不能令人满意。而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应该立足于人类的劳动实践,它是一个随着人的发展完善而不断展开的过程,并且应在批判现实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然而,马克思的自由观也需要不断地丰富、完善和发展。所以,我们必须把马克思的自由观放在现代西方哲学的背景下加以思考,才能充分展示马克思的自由观的超越性、当代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