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考察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关系,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环境约束的索洛增长模型。在不存在污染削减的技术进步、环境规制及结构效应的情况下,存在一条经济增长的平衡增长路径,但此平衡增长路径是不可持续的,经济最终会走向污染陷阱。因此经济增长不能自发的解决污染问题,环境质量的提高依赖于污染削减的技术进步以及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转移。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微观基础和跨期替代形式上,考虑技术研发存在着显著的外部效应和垄断效应,将Romer内生性增长模型、Obstfeld和Rogoff粘性价格跨期模型相结合,建立一个两国模型,从技术进步视角研究汇率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结果显示:汇率制度对经济增长有一定解释能力;在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之间,汇率制度与经济增长的联系方式不同;中国有管理的汇率制度以及现阶段实行的人民币盯住美元政策使有效劳动力、经济结构等因素更好地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本文最后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产前沿理论的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不仅将技术无效率和环境代价纳入了分析框架,而且还与“物质平衡思路”一致;该模型将绿色经济增长的源泉分解为环境约束下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和资本深化3大部分.对重庆市27个制造行业的经验分析结论表明:经济增长中普遍存在着技术无效率现象,但50%以上行业的技术效率都得到了改善或维持不变;资本深化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而技术进步主导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在其中的贡献相对较小;技术进步是引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为充分发挥重庆市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潜力,后续发展中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环境约束下走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增长模型中加入内生制度变量的局限性,然后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出发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构造了一个包含外生制度变量的经济增长模型,自该模型中我们可以推导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假设之下,在平衡增长路径上经济增长率等于技术进步率和制度变迁率之和.另外本文对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进行了比较,并按照技术进步分类方法对制度变迁分类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利用安徽省1995-2008年的相关数据,将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R&D活动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纳入到经过改造后的巴罗模型,构建出技术进步促进的经济增长模型。计量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安徽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不明显;国内R&D活动对安徽省经济增长显著。  相似文献   

6.
根据IPAT模型,资源消耗的变化主要受人口、富裕水平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对青岛市1992-2006年水资源消耗总量变动的分析表明,经济增长对青岛市水资源消耗总量的增长起主导作用,其次是技术进步因素,最后是人口规模增长因素.青岛市在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过程中,必须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技术创新和加强宣传教育等途径降低水资源消耗强度,降低水资源消耗总量的增加幅度.  相似文献   

7.
运用传统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时上海近十多年来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一是上海的经济增长是外延式的经济增长,是靠要素的投入得到的,技术进步对上海的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在现阶段还没有出现内涵式经济增长的拐点.二是在现阶段制度变迁对上海的经济增长的作用已微乎其微,也就是说在上海市场对要素资源配置比较完善.三是技术进步来源中的技术引进和研究开发相互脱节,没有达到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对上海经济的增长无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区分设备资本和建筑资本内生增长模型基础上对广西经济增长贡献进行了实证研究,探索了广西经济增长过程中体现在设备资本中的技术进步情况,并测算出1990-2012年间平均技术进步率大概在2.1%-3.0%之间,与其他省份相比处于落后地位。最后通过拟合内生增长模型计算出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在各年份中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得出广西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贡献的倒V型变化趋势并发现广西在2002年左右达到最高点后出现平缓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构建了以人力资本积累为核心要素的经济增长模型.该经济增长模型反映了技术进步、研发特征以及人力资本积累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且验证了当新技术产生时,人力资本积累所起作用最为显著.通过模型分析和数据模拟实验,表明由于教育导致的生产率持续提高是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相对于其他生产力要素,教育可以影响经济的长期增长,因此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实证分析表明新技术与人力资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0.
一种广为流传的认识是,扩大就业要通过发展经济来实现,用新古典模型对北京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相关实证分析,并非如此.由此可见,经济增长有投资型、技术进步型和劳动扩张型.北京市今后经济的发展必须在重视投资和技术的同时,提升发展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的政策层面.  相似文献   

11.
随着工业化改革进程的纵深化发展,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依赖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转向对科技进步的依赖。河北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研究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建立二者良好的联动机制对河北省至关重要。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采用恒定替代弹性生产函数来测算河北省技术进步指数;构造最优雇佣函数来测算出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具有微弱的挤出效应,运用就业结构模型测算出技术进步使得第一产业从业人数下降,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上升,尤其第三产业从业人数随着技术进步升幅较大。  相似文献   

12.
现行评价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模式主要有三大类:指标法、直接计算法、模型法。虽然这三类方法各有利弊,但总体来看,模型法具有综合性、逻辑性和可比性的明显优势。因此,改革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发挥模型法的优势,避免模型法中科技进步因子包含非科技进步因素影响的缺陷,引入干预分析模型,剔除非科技进步因素的影响,构建生产函数模型与干预分析模型相结合的科技进步评价新模式,从而准确测度和评价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讨论信息技术用户接受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当前国内外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重点分析针对复杂信息系统的研究状况,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依据科技进步与居民消费行为的内在机理,构建2001--2010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科技进步对全国及不同区域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进步对居民消费增长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科技进步的消费释放效应呈现中部最大、西部最小、东部居中的格局。通过多种举措加大R&D经费内部支出,运用新技术推动消费品产业的发展,注重对西部地区“瓶颈”产业的技术政策扶持,成为拉动居民消费增长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水资源约束与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结构变动因素相耦合,用以评价新疆产业用水增长质量。通过构建产业用水的边际效应分解模型,计算了新疆2005—2010年产业用水的规模、技术及结构的边际效应,并进行了时空分异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疆产业用水增长质量指数,运用ESDA方法,探讨新疆产业用水增长质量的空间关联模式,得出研究期内产业用水增长质量呈现正的空间自相关,并且空间集聚方式以H—H、L—L为主要特征,区域空间差异明显。因此,新疆应该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用水技术的引进与创新,促进水资源在产业内部及产业间循环利用;经济发达且用水质量较高的地州应该发挥经济增长极的作用,改善经济落后地州的产业用水增长质量。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30个省份1995年—2007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利用STIRPAT模型对碳排放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利用Kaya方法对碳排放变化进行因素分解。结果表明,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U"型曲线关系,并且存在较强的排放惯性。因素分解结果显示,经济增长是碳排放最主要的驱动因素,技术进步对碳减排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具有一定随机性,能源消费结构和人口规模对碳排放影响不明显。基于上述,本文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要素增强型生产函数构建技术进步偏向对就业增长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利用1987—2013年中国制造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表明:制造业部门中资本与劳动之间呈互补关系;1987—2013年整个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是偏向资本的,并且其各行业的技术进步也基本偏向资本;技术进步偏向资本对整个制造业就业增长具有抑制作用,但与1987—1999年相比,2000—2013年技术进步偏向对就业增长的影响明显下降;大多数制造业行业的技术进步具有较强的资本替代劳动特征,其中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进步对劳动的替代较小,而工资上涨进一步诱导行业技术进步偏向资本。为保障就业稳定增长,应加强对前沿技术引进的宏观调控和管理,降低资本替代劳动的速度,实现技术进步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在现实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造出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型,根据构建模型的解析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不单是数量上的扩张,也是效率的提高。从模型的分析得出我国经济未来10多年内还能保持高速增长,因此经济增长政策的着力点应放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财政性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本存量、以科技进步带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外资可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但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取决于外资是否可以促进技术进步。本文结合南京利用外资的实际情况,根据柯布一道格拉斯(C—D)函数建立衡量技术溢出效应的回归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外商直接投资对南京技术进步方面存在外溢效应。最后,提出了提高南京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垄断竞争框架下,首次推演出资本和劳动要素市场扭曲影响技术进步的数理模型,进而选取1998~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资本和劳动要素扭曲抑制了技术进步;进一步检验发现存在资本和劳动要素扭曲促进技术进步的门槛区间;但跨过一定门槛后,要素扭曲对技术进步的作用由促进变为抑制。基于此,文章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建议,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为要素市场化改革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