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颖 《时代经贸》2010,(11):69-71
东来顺创建于1903年,起源于北京,历经百年苍桑的打造,如今已成为京华饮食菜系中的标志性品牌,是北方火锅文化的代表,并享誉海内外。东来顺大力弘扬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精神,融汇了北京传统餐饮文化和清真民族餐饮文化的饮食精髓,坚持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素有“中华第一涮”的美誉。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古便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言谈。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涵许多为人处世之道,对于加强党性修养、提升党员素质有着显而易见的作用,因此新时期要重视并加强党员传统文化教育。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党员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加强党员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重视和加强新农村传统文化的生态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丰富而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传统文化受到极大的冲击。因此,保护和发展农村传统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一重要任务,必须树立生态文明观,建立科学、有效的新农村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机制,加大对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开发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4.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异彩纷呈,是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厚根基和宝贵财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燕赵文化,也包含着可资当代中国企业文化借鉴的丰富资源。从历史传统和地域特征来看,燕赵文化大体相当于现在的行政区划所辖属的河北区域文化。燕赵文化发端于燕赵大地古老的先民,一代代传承下来,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尽管随着人们文化视野的扩大和相互交融的深入,地域问的趋同倾向越来越重,彼此间的文化相似性也愈来愈多,但积淀于心理深层的文化个性和鲜明特质,仍然顽强地流淌在本地域人们的血脉之中,影响和规范着本地域人们的精神风貌与风俗习惯,由此形成一种本地域共有的价值观和认同感。燕赵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如“慷慨悲歌、勇武任侠”、兼纳包容、变革图强,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过现代语境下的梳理与阐释,被赋予新的内涵,成为可供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所借鉴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5.
“80年代”是怎样被“重构”的?—若干相关论作简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段被符号化了的特殊时期,“80年代”正在陷入一场多方合谋的书写竞赛,事关“80年代”本来面目的许多重要问题正在被肆意改写和重构,其肇因皆在于对这一思想史上特殊时段的思想主线有意无意的背离。“80年代”的中心问题是“如何避免‘文革’的重演?”而中心论题则是“反封建”。整个“80年代”文化思潮的演变环节依次是“反‘文革’”,“反封建”,“反传统”,再往后才是所谓“文化热”,而贯穿各个环节的中心线索是对“文革”的反思。“启蒙”是整个“80年代”的基本属性,从“反‘文革’”到“反封建”到“反传统”,全都是在“启蒙”:因此,整个“80年代”都属于“新启蒙”时代。  相似文献   

6.
学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校的设立就是“以文化之”的需要,是时代对文化特别是先进文化的需要。作为文化的摇篮,学校应当走在文化发展的时代前列。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熔炉,学校文化内涵应当常新常满。然而在应试教育声浪持续高涨的今天,学校文化的多种要素受到削弱,影响了它“以文化之”功能的发挥,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关系到乡村旅游的理论构建,不同的学者对这一概念分别进行了诠释。文化是长期的历史积淀,是不可再生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使当地群众脱贫致富;要保护传统文化,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能够传承并动态向前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社会效益的丰收,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9,(5)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支撑。数十年来语文教育的成果证明,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语文教学中是现实可行的。文章从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结合的重要性及实例操作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京杭大运河,是一条见证了中国两千多年文明史的“历史长河”,是一部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具备申报世遗的基本要素。实施运河综合保护工程,就是要为京杭大运河申遗打下扎实的基础●实施运河综合保护工程,必须牢固确立以下理念: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是保护生产力,就是最大的政绩;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人人有责,保护与发展“鱼”与“熊掌”可以兼得●运河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截污、清淤、驳坎、配水;绿化、保护、造景、管理八位一体,齐头并进,整体推进。只有这样,才能把运河真正打造成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景观河、生态河,实现“还河于民、申报世遗、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三大目标  相似文献   

10.
作为国家首批“双高计划”专业群立项建设单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融入“双高”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以“第一课堂”为主阵地,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实践相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美育教育体系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江南论坛》2014,(11):I0002-I0003
正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从雪山走来,汇细流,成洪波,闯三峡,走平原,奔向大海。在浩浩荡荡奔流不息中,饱含历史的沧桑,形成丰厚的文化积淀。长江文化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枚光彩熠熠的瑰宝。江尾海头的江苏省张家港市在回望长江、清源溯脉的过程中受到了巨大的文化启迪,找准了区域文化发展的新坐标,毅然扛起了弘扬长江文化的大旗,2004年起携手西藏、青海、云南等长江流域12省(区、市),连续十年举办中国(张家港)长江文化艺术节。十年来,中国(张家港)长江文化艺术节推动了长江流域文化资源的共护、共建和共享,文化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2014年,当中国梦的旗帜精神迎风猎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是指导当前我国文化建设领域的重要方针。深刻分析“两创”的理论内涵,明确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基本路径,对新时代新征程上持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谱写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通过对文化与文化传统、企业文化概念的综述,阐述中国中小企业文化发展现状,并针对现状分析成因,揭示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对于中小企业文化构建的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市场繁荣和就业扩大的重要基础,并以其灵活的运行机制和市场适应能力,呈现出巨大的社会活力,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虽然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同时中国也正遭遇着空前的道德危机。几十年来的文化断层便是造成当前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而可喜的是,近年来,国学复兴使我国国内重新掀起了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如何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构建国人高尚道德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如何遏止当今社会频繁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已日益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和教育问题。而凭借着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来加强国民道德教育,也许是当代中国人道德重塑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9,(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中积极的、有益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完善的道德品质,增强文化自信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可以通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价值、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课程体系,开展多种形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和营造有益的校园文化氛围等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灿烂的优秀文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必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等教育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积极探索和创新传统文化传承模式,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提升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中国经济加速地发展,很多传统文化都被忽视了,甚至陷于流失的境地.因此,在当前新媒体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现象,以及要怎样抓住机把新媒体技术和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这些都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兼收并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先进思想,开创了独树一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带有巨大优越性的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发挥经久不衰的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自我修养与中国共产党重视人民性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具体实践提供了智慧与创造力。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新的形势与挑战,更加需要不断传承与浇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  相似文献   

18.
如何创新运用优秀传统文化,与多领域创新实践相结合实现新发展,具有突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笔者不揣浅陋,从传统文化的表现形态即思想文化、实用文化和艺术文化三个角度,探讨如何从传统文化切入,在弘扬我县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推动践行发展新理念的落实,为我县实现新一轮大发展探索实践具有龙门特色的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广告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生活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必然要受到其所属民族文化的制约、影响。中国现代广告也不倒外,它明显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感、礼仪风俗和文学艺术观念等内涵,随时左右着国人的各种行为活动,当然也左右着广告的发展变化,而且还渗透于广告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之中。由传统文化内涵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所决定,它既可促进现代广告的发展,亦可对现代广告起阻碍作用,为此,我们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尽量减少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发挥它的促进作用,从而创作和发展具有民族品牌个性、形象清晰鲜明的本土化广告,并在此基础之上走“标准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化传统深邃厚重。生存环境造就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性格:老成持重、温和敦厚。因此,也就形成了中国人尊重传统及承续传统的文化习惯。传统是在文化发展中由社会集体记忆的“既有的解决各种人类问题的文化途径”(希尔斯《论传统》中译本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传统在中国人看来,它是不证自明的真理,传统在延续文化、再造社会方面有着独特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