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6 毫秒
1.
防灾科技计划是台湾首批推动的四项"国家型"科技计划之一。计划的第一期以对台湾地区威胁性最高的台风、豪雨、地震等灾害为对象,推动防救灾相关的研发工作。第二期则延续并强化第一期计划的工作内容,一方面持续推动防灾科技的研发,另一方面促进研发结果与防救灾实务的结合,以加速台湾灾害防救水平的提升。台湾的防灾科技计划由多个行政部门共同推动,共计投入34亿元,主要成果为防灾减灾相关政策、技术及方法的研究和推广,计划在执行两期后已于2007年终止执行。  相似文献   

2.
2003年起,台湾当局开始推行纳米技术"国家型"科技计划。该计划已经推出两期,目前正处于第二期阶段。第一期计划在2003—2008年实施,重点是整合产学研力量,培育台湾纳米科技发展所需人才,建立台湾发展学术卓越和相关应用产业所需要的纳米平台技术;第二期在2009—2014年期间实施,重点是推动纳米技术在电子/光电、仪器、生物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使研究成果转化为产业竞争力。在计划的执行期内,计划项目的专利和论文的产出比较丰富,但目前仍面临成果转化的难题和产业化困境。  相似文献   

3.
台湾基因组医学"国家型"科技计划于2002年启动,至2010年结束,共分为两期执行。第一期计划的重点是以基因组相关基础研究为主,围绕疾病预防、诊断与治疗,特别针对台湾常见病,结合基础研究、动物模型与测试、临床实验等开展研发,完成基因药物开发,促进产业技术应用。第二期计划以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神经性疾病和传染病相关研究为主轴,整合基因药物研发资源,开发具有产业化潜力的技术,促进上游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建设及运营相关核心设施,辅助生物制药业者投入基因组相关研发应用。同时,该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还重点考虑了核心研究设施的建立及产学合作。  相似文献   

4.
台湾电信的"国家型"科技计划于1998年启动至2008年结束,共分为两期执行。第一期计划的重点是开展以3G为主的无线通讯技术研发,以宽带网络基础建设、提高宽带网络服务和宽带应用为主,建设试验网络,成为宽带网络重点技术的综合测试平台,为后续台湾电信设备产业的技术研发提供了条件。第二期计划以无线通讯、宽带网络、应用服务三大领域技术为重点开展研究,在前期计划所获得的研究成果中,大约一半的专利获得了应用,也较成功地吸引厂商投资。通过电信科技计划的实施、财力人力的大举投入,台湾电信设备产业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但电信科技计划及其后续的网络通讯科技计划的推动是否真的能够为台湾通讯产业"根留台湾"发挥更大的作用尚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5.
台湾推动“国家型”科技计划概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台湾顺应"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世界趋势,自1998年起已实施了十项"国家型"科技计划,希望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长期投入,促进官产学研的创新合作,推动高技术的产业化和产业升级。在与产业发展联系紧密的领域,特别是在台湾具有较好产业基础的领域所开展的计划较多,但涉及民生类的计划近年来逐渐减少;早期开展的计划普遍投入经费较少,近期开展的计划预算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而且在台湾产业基础较强的领域,其计划的预算相对较高。台湾实施"国家型"科技计划的重点领域有一定的特点,从计划管理、预算分配、执行过程以及投入产出公布都基本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程序和办法,但也存在领域选择不均衡、多数计划的执行结果大都集中在学术论文和专利产出方面,实现技术成果转让和成果产业化的结果不太理想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台湾的制药研发与产业基础较弱,实施生技制药"国家型"科技计划,以生物技术对传统制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被寄予厚望。目前实施的生技制药计划的名称几经变动并已连续实施了四期,其间研究开发的重点从中药领域逐渐转移到心血管及癌症等常见疾病的治疗药物领域。生技制药计划各期执行期一般3-4年不等,第一、二两期重点是整合制药与生物技术的人才与资源,建立基础研究与临床试验体系,研发生物医药芯片进行医学检验等;第三、四期着重于五大类新药的研发,重点进行上、中、下游的整合以及产业化应用。生技制药计划目前基本还处于药物研发的基础应用研究阶段,成果偏重于相关研究基础能力建设、发表论文、人才培养和专利申请等,真正从应用研究到产业应用、吸引厂商投资和改造传统产业的效果尚需观察。  相似文献   

7.
<正>"生技医药国家型科技计划"的贡献从1998年由"中研院"、"农委会"与"国科会"等部门率先联合实施"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科技计划"(1998~2008年)开始,当年担任"国科会生物科学发展处处长"的陈建仁亲身经历了其发展的全过程。该计划最初目的是提升台湾优质的生物育种与种植技术的附加值,推动岛内生物技术的发展,让科技成为带领台湾经济成长的动力。但执行初期,却由于对相关知识产权保护不周,配套措施不足,造成农业技术外流,甚至引发业界骂声连连。自此之后,台当局投入科技研发时,除学术性研究,相关"部会"也更加重视让业界有感的  相似文献   

8.
正大型气象研究计划目前,岛内正在开展的气象类大型研究计划主要有:台湾气象主管部门的"气象科技研究发展中程纲要计划",分6年(2010—2015年)执行,目的在于随时掌握气象高科技技术的研发趋势,并针对气候监测、数值天气预报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开发或引进最新预报技术,以期提升台湾气象科技水准,提高气象预报效能。该计划迄今取得的成果包括:初步分析台湾近百年异常干旱期,显示花莲极端干旱期出现频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1998—2008年的10年间,台湾地区政府推行了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科技计划。该计划共执行了三期并于2008年结束,各期计划执行期限3-4年不等,其中第一、二期研究的重点是疫苗开发、经济作物培育及转基因技术,关注的是基础领域研究;第三期的重点放在推进植物、动物和转基因技术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广。在计划的执行期内,各期投入经费逐渐增多,计划项目的专利和论文的产出比较丰富,但总体的成果转化率并不算高。  相似文献   

10.
<正>重新制定"科技发展长程计划"夏汉民担任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将近5年,算是比较长的。在其任内,具体拟订与推动的项目很多,包括制定"太空科技发展长程计划"、"产学合作目标导向计划"、"开发关键性零组件及产品计划",修订《补助延揽科技人才办法》,筹设数个所谓重点"国家实验室",加强台湾对外科技合作,与1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新的合作关系,推动两岸科技交流,加强开发科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从台湾"科技部"传出消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登场的所谓"国家型科技计划"[迄今共实施了13项,其中,防灾、农业生技、基因体医学、晶片系统、数字典藏及数字学习(此两项计划后来合并)等计划执行期满后已经退场,目前正在执行的尚有网络通信、生技医药、智慧电子、纳米、能源等5项],经过近20年的运行,终因产业成果效益不彰,受到岛内各界的恶评,迫使台当局决定全部"熄灯拔蜡",从此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其中,原本定于2016年到期的"生技医药国家型科技计划"将在今年第二季度提出  相似文献   

12.
正启动重大科技计划1996年9月,台当局组织召开第五次"全台科技会议",中心议题是如何应对国际经济竞争加剧和岛内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制定台湾未来4年"跨世纪"的科技政策与方针。此次会议首次提出:以促进大学、中研院及各财团法人机构的研究能量与台当局各部门及产业界的需求结合,整合岛内上、中、下游的研发资源,推动所谓"国家型科技计划"(本文以下称重大科技计划,以尖端科学追求卓越,给研究者较长期、充沛的经  相似文献   

13.
<正> 在以"加强自主创新、加快成果转化、建设创新型省份"为主题的江苏省"十五"科技创新重大成果展上,其中特别引人注目是"科技创新重大成果展台"的常州北大众志网络计算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大众志)863系统芯片及网络计算机主板,新推出的15″、17″LCD 一体机产品,以及基于北大众志网络计算机的教育信息化、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酒店信息化等一系列解决方案。这是北大众志开发的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核心芯片,着力推动了一批高端芯片的应用开发和规模产业化示范项目。北大众志网络计算机有限公可成立于2004年3月,由北京大学实资投入1200万元注册成立,是北大微处理器研究开发中心"北大众志自主 CPU 系统芯片"的成果转化基地,是北京大学唯一的网络计算机(NC)产业化企业。公司已完成国家863计划课题1项,被  相似文献   

14.
<正>改革科研管理制度除上述大的"重大科技计划"外,魏哲和在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任内还热衷推动网络Web技术、影像显示技术等"前瞻计划",以及身心障碍者科技辅具研发等16项各学科重点研究计划。在开展对外科技合作交流方面,规划和实施了补助岛内博士生赴外国参与研究的"千里马计划",并促成台湾与英、法、德、加拿大、比利时、丹麦、瑞典、哈萨克、俄罗斯等国家签署合作协议约18项。在加强岛内大专校院教授与中小企业进行产学合  相似文献   

15.
<正>"学阀"编造癌症神药谎言此次学术造假事件,对台湾生技研究造成重大打击。由于杨泮池还具有台湾"生物医药国家型科技计划"总主持人,郭明良曾任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前生物处长的身份,掌管生医领域的计划申请;两人均是推动台  相似文献   

16.
1997年初,台湾当局在调整"亚太营运中心计划"时,明确提出将台湾建设成为"科技岛"的重大方针政策.今年4月2日,台"行政院"正式通过"国科会"所订的"科技岛'推动方案",规划从目前到2010年的台湾科技与科技产业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迈向科技岛具体作法,积极推动台湾科学研究与科技产业的发展,提高台湾经济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最近从台湾“科技部”传出消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登场的所谓“国家型科技计划”[迄今共实施了13项,其中,防灾、农业生技、基因体医学、晶片系统、数字典藏及数字学习(此两项计划后来合并)等计划执行期满后已经退场,目前正在执行的尚有网络通信、生技医药、智慧电子、纳米、能源等5项],经过近20年的运行,终因产业成果效益不彰,受到岛内各界的恶评,迫使台当局决定全部“熄灯拔蜡”,从此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其中,原本定于2016年到期的“生技医药国家型科技计划”将在今年第二季度提出《退场及转型规划报告书》,以尽快结束其使命。  相似文献   

18.
台湾岛内第五次科技会议,近日决议选定多媒体、生物技术、航太、精密机械、特殊材料、电动车辆及相关电池等六大科技技术,作为岛内未来四年高科技产业优先发展的重点科技。同时,将近日通过的《“国家”型科技计划》,作为未来推动此六项重点科技的新机制,以集中当局经费与人力资源,并作为重点提升岛内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指标。本次提出的六项重点科技,还牵涉到电脑、通信、光电等产业领域,  相似文献   

19.
<正>台湾"经济部"、"卫生福利部"与"农委会"分别通过相关计划的执行,促成生物技术转让项目。其中"经济部技术处"资助台湾工研院生技与医用器材研究所、生物技术开发中心、台湾动物科技研究所(农业科技研究院)、医药工业技术发展中心、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原子能委员会"核能研究所、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医药品查验中心、"国家  相似文献   

20.
<正>一、概况由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等单位作为技术支撑的浙江益海鑫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该公司主营全球海洋遥感信息产品、渔情预报、AIS渔船船位监控等服务,以及自主的各种渔海况信息服务系统研发。上述研究成果来源于国家863计划、国家发改委产业化项目工程等重大项目,该项目成果获"2014年度中国海洋十大科技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