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在新发展阶段,如何调整现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使中国由中等收入国家转变为发达国家,避免落入中等国家陷阱意义重大.基于此,文章在重新考察比较东亚—拉美模式和苏南—温州—珠江模式等典型国内外区域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总结提炼了几点关于在新的历史阶段创新中国现有区域发展模式的政策启示,即,经济增长须内需与外需均衡拉动,利用外资的同时应注意资本的内化,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社会公平,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要动态调整和有效结合,产业调整应本土化、专业化、多元化、国际化,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推动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中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目前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压力,人们对中国的经济产生焦虑,中国会陷入"拉美陷阱"吗?虽然面临陷入"拉美陷阱"的风险,但中国不会陷入"拉美陷阱"。  相似文献   

3.
关于新常态的大多数讨论着眼于和过去高速增长时期的经济特征的比较.本文通过对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与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的经济特征的比较,描述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的共同特征,以一种展望而的视角,重新审视经济新常态的含义及中国可能出现的中等收入陷阱.最后通过表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的经济特征是如何的不同于陷入贫困陷阱的经济体,指出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发生重大改变的事实.  相似文献   

4.
什么叫“中等收入陷阱”? 世界银行在2007年题为《东亚复兴:关于经济增长的观点》的研究报告中,首次提出“避开中等收入陷阱”概念。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认为,由于缺乏规模经济,东亚的中等收入国家不得不努力保持其前所未有的高增长率,而以生产要素的积累为基础的战略,可能会导致持续恶化的后果。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处于上中等收入阶段,需应对五大挑战:一是规避"转型陷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是规避"拉美陷阱",实现"包容性增长";三是规避"城市化陷阱",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6.
刘波 《西部财会》2011,(4):78-80
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个阶段是能否完成产业升级步入高收入国家的敏感阶段,即"中等收入陷阱"阶段,如何跳出"中等收入"的陷阱,进入发达国家至关重要。中国可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因素有来自经济、政治、社会和国际等方面,因此,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获得长期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前,受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人口红利减弱、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加大以及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诸多挑战。借鉴日、韩、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教训,我国应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协调发展,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做好准备。一、面临的挑战(一)科技创新投入和能力不足科技投入不足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对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严重制约。2011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在政治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进行总结,为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借鉴,保障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龚素娟 《民营科技》2014,(12):216-216
"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是眼下经济理论问题研究的热点之一。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后,重回马克思主义的热潮引来经济研究领域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收入分配理论的关注。从中等收入陷阱的一般概念入手,着重以马克思主义视角重新分析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特殊性及原因,以期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探索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中国社会已经跨过了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同时也面临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种种风险。文章着重围绕如何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分析了中国目前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存在的主要风险,总结了国际社会跨越陷阱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国之路。  相似文献   

11.
中等收入陷阱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本文分析了形成中等收入陷阱的各种原因,提出了我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等收入陷阱一直是国内国外研究的重点问题。目前中国也到了从低中等收入国家转变为上中等收入国家的关键时期,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悬殊、经济增长缓慢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重中之重。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有很多,但其根源是人力资本的匮乏,而要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就要通过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张璨琳 《企业导报》2011,(16):93-95
本文对国内外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述评,内容涵盖了"中等收入陷阱"的内涵以及如何积极正确面对的建议和措施,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分析总结。中国已经存在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潜在风险,试图规避该风险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经济体制的革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何浩 《中外企业家》2013,(6Z):35-35
我国已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同时也面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本文通过利用陷入与成功走出"中等收入陷阱"12国2008-2010的数据,建立线性概率模型,估算出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为56%。同时得出了创新不足,腐败与贫富差距巨大是诱使中国陷入陷阱的三大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已于2010年正式迈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为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必须未雨绸缪,对可能引起我国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诱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常态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特征的总概括。因此,在我国新常态经济下,研究如何规避中等收入陷阱将更加切合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与同期欧美和东南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相比,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少子化与城镇化过程相互叠加。我国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时需要为应对人口结构转型做出更多制度安排。依据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特征,公共财政支出政策需做相应优化,如能有效抉择,将有望使人均GDP在十四五后期或稍晚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从而使我国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借鉴美国和日本的经验,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阶段应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主,在加大财政支出的同时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以更好地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总结美国、日本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后均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认为今后我国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视发挥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两方面优势,进一步深化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7.
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和发展阶段,中国已进入人均GDP3000美元—1万美元的"中等收入陷阱"发展阶段。中国要避开陷阱的唯一出路在于深化改革。而针对中等收入陷阱最重要的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8.
其实,拉美国家的经济并非一无是处。相反,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等拉美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中等和低等收入国家中遥遥领先。在世界银行确定的中等和低等收入地区中,拉美的人均国民收入最高,达3580美元。此外,拉美国家的经济总量高达18760亿美元,在世界银行确定的中等和低等收入地区中遥遥领先。  相似文献   

19.
王丹 《企业导报》2012,(12):29-30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增长,国民生产总值也在不断提高,我国已经从一个低收入国家逐步过渡到中等收入国家,随之而来的是面临应如何发展的问题,因此中等收入陷阱这个词逐渐被大家关注。正确应对中等收入陷阱,一方面能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另一方面能够体现社会文明与进步,构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把现有的产品直接出口欧美转为借道东盟的间接出口,可以化解当前出口企业的危机同时有助于实现中国增长方式转变,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综合解决方案包括以下3个方面:私募基金、境外产业园区建设运营和企业境外生产销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