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代建制下政府投资项目委托代理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托代理关系存在于政府投资项目的各个环节,代理效率低下仍是困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关键问题.政府部门与代建组织间的委托代理是整个政府投资项目委托代理链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为了降低代理成本,政府部门不仅要提高自身的甄别能力,还要为代建组织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2.
楼莲凤  王敏 《企业经济》2007,(7):157-159
本文在界定政府投资项目监管体系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建立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监管体系的必要性,阐述了委托——代理理论一般原理,构建了政府投资项目监管领域委托——代理模型,明确了政府投资项目监管领域两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并提出了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监管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电子政务的项目外包还未成为政府信息化的主要方式。电子政务项目外包作为电子政务业务外包最基本的部分,是在推进电子政务外包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予以重视的部分。本文从电子商务项目外包模式入手,分析了我国电子政务项目外包的发展状况及相关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对策,以推进我国电子政务的持续顺利实施发展。  相似文献   

4.
政府审计又称国家审计,是指由政府部门专门设置组织机构或指定的专职人员对国家的财政收支情况和财物出入情况所进行的审查、考核和监督活动。但是,政府审计过程中也可能存在着腐败行为。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我国政府审计过程中涉及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这些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审计腐败的可能性,对于防止政府审计腐败行为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安全是电子政务建设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但安全也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们在建设电子政务时,不仅要处理好砌墙和拆墙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电子政务建设不能一哄而上,而要有选择,方能处理好安全、效益、成本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企业世界》2006,(1):27-27
电子政务的提出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主要目的是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实现政府之间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其标志项目就是“三金”工程。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电子政务领域扩大了,许多地方政府开展了对公众的网上服务,通过与互联网联结向社会发布信息,招商引资。1997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后,提出电子政务是我国当前信息化建设三大重点之一,电子政务由此全面推开。  相似文献   

7.
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政府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电子政务现状的分析和对信息系统审计的介绍,进一步论述了信息系统审计在电子政务中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一。种电子政务中信息系统审计框架,以控制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和改造项目的建设风险,并为改善和健全对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控制提出详细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鹏  王延章 《价值工程》2007,26(4):10-12
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政府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我国电子政务现状的分析和对信息系统审计介绍,进一步论述了信息系统审计在电子政务中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一种电子政务中信息系统审计框架,以控制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和改造项目的建设风险,并为改善和健全电子政务的控制提出详细建议。  相似文献   

9.
代理成本是公司治理成本的主要内容,公司治理成本被认为是衡量公司治理效率的重要指标。治理成本的计量方法主要是相关因素分析法和直接计量法。这两种方法的主要缺陷是营业费用计量口径过于宽泛、零代理企业的代理成本难以获取,同时搜寻成本的相关因素缺乏科学性,激励成本计量没有包括非物质投入。要完善公司的代理成本计量,应当以系统论作为代理成本计量的基础,使用作业成本法进行代理成本计算,并处理好公司治理与公司内部控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发展具有其时代背景和中国特色,其广泛实施引起社会公众对其审计质量的关注。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为研究视角,通过分析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中的四层次委托代理关系及其特征,提出要提高跟踪审计质量,必须从科学整合审计资源、改革现行政府审计管理体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从政府与开发商之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出发,分析了他们之间的完全信息静态和动态博弈模型,说明了有效的多方位的监督机制是实施电子政务项目质量招投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风险投资起源于西方国家,我国真正引进并实施是在上世纪80年代。风险投资在一国经济总量的投资中占据的成分并不大。但是起的作用却是杠杆式的,成功的风险投资对于一个有潜力的、尚在成长中的高风险企业是非常重要的,而投资的成功与否,取决于风险投资者是否能够把握一个好的风险投资项目并把资金有效地应用于这个项目。也就是说风险资金是不是能够识别好的风险企业并把钱交给风险企业家去运作,这就涉及到了委托代理问题。文章寻找风险投资者与风险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进而针对存在的不对称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委托代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项目管理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我国电子政务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国外电子政务项目管理的成功经验,给出了电子政务项目管理实施方案,并指出电子政务建设应引入项目监理。  相似文献   

14.
一、正确认识财政支农资金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 财政支农资金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委托代理理论。当财产所有者不直接经营自己的财产,而是赋予代理人在满足特定利益的前提下决定财产运营的权利时,就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在“委托——代理”理论下,囚委托人不能直接观测到代理人采取的行动,只能获取代理人提供的不完全信息。作为有限理性的代理人并非总是按照委托人的利益来选择自己的行动。他更倾向于利用自身优势为自己谋“福利”。因此代理人的目标与委托人的门标经常不一致。委托人有必要建立监督制度来降低代理成本,实现其效用最大化。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首先,从纳税人与政府的关系来看,财政支农资金归全体纳税人所有,纳税人实际上将自己的资金以税款方式提供给政府,委托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进行管理,作为经济人的纳税人存在着将委托代理成本降到最低的倾向,希望获得政府使用和管理资金的效率和效果等方面的信息,虽然可以通过对政府支农资金的支出行为进行群体监督而达到目的,但是现实中监督成本过高,需要依靠审计机关,以实现其监督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不同的经济体制,政府行政部门经济管理职能不同,政府管理国有企业的方式也就不同。研究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和体制改革转型时期的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可以看出,政企关系涉及政府行政部门管理职能的定性和委托代理关系中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产权分解程度这样两个层次的内容。研究这两个制度层次的不同组合,可以对我国计划经济和体制改革转型时期,政府与国有企业关系的制度特征的变化进行归纳和说明。  相似文献   

16.
王雪华  郑佳露  王蕾 《价值工程》2004,23(10):60-63
本文阐述了我国电子政务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国外电子政务项目管理的成功经验,给出了电子政务项目管理实施方案,并指出电子政务建设应引入项目监理.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地方政府是政府组织中的中坚力量,其电子政务信息化的建设不仅是地方政府的必然需求,也是时代变迁下的产物。本文主要分析地方政府电子政务信息化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设原则。  相似文献   

18.
一、国有建设单位会计的本质考察国有建设单位会计的本质必须从经济学的角度,结合目前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从经济学上说是一种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国家作为委托人将项目委托建设单位进行管理,建设单位作为代理人负责项目的建设并承担相应契约责  相似文献   

19.
贺国庆 《大众标准化》2003,(10):24-24,34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实现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 ,跨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 ,建成一个精干、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电子政务是一个涉及到行政管理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性系统工程 ,是政府按照市场经济和信息化的要求 ,加快政府管理的变革和流程的重组 ,并借助技术手段 ,为公众提供社会化综合服务。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 ,我国有关部门相继建设了一批业务系统 ,“金关”和“金税”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办公自动化、政务信息化也取得了较大成绩 ,我国在信息化方面获得了厚重的物理基础 ,取得了一定的成…  相似文献   

20.
《企业技术开发》2015,(2):146-147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即政府上网工程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我国的现实情况比较复杂,政府还未能给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完善的条件,电子政务建设在我国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特别是在信息的安全保护方面还存在很多的漏洞。文章通过对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推进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