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吴迪 《糖烟酒周刊》2004,(45):22-23
成都是一个充满了诱惑与竞争的城市,其葡萄酒的年消费量居于全国各大城市前列,成都人的消费观念和生活习惯令众多葡萄酒生产企业暗喜,将其定为主要的销售区域。记者近日对成都的葡萄酒市场进行了调查,这个能够将千吨万吨的葡萄酒尽情挥洒的天府花园,以长城品牌为主导,蕴涵着无尽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2.
李记明 《华糖商情》2001,(20):23-23
山东是我国葡萄酒生产第一大省,山东葡萄酒行业政策的调整会对中国葡萄酒行业产生极强的连带作用,山东省产销情况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到全国市场。最近,山东省召开了葡萄酒行业“十五”发展规划论证会,提出了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3.
梁剑 《糖烟酒周刊》2004,(34):28-29
进口葡萄酒虽然已经占到我国葡萄酒市场总量的13%,但是,目前进口的葡萄酒主要是原酒,通过中国品牌销售。国外成品葡萄酒面临严峻的品牌推广难题。全国总代理 省级代理是目前进口品牌葡萄酒比较适合的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4.
《糖烟酒周刊》2004,(7):26-26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长城,是我们的骄傲;长城葡萄酒是中华民族的美酒,同样也是我们的骄傲。古人历尽艰辛筑起了民族的脊梁,令人亦众志成城筑起“长城”品牌。“沙城长城,中国葡萄酒专家”—不仅是要让消费者认识葡萄酒,了解葡萄酒文化.更加要改变旧有的饮酒饮食习惯,倡导高品质生活.为消费者创建健康并适合他们的饮酒氛围。中国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相信:只有倾心并全力地打造“专注、专业、专情一的经营理念.才能全面及更好地塑造“沙城长城,中国葡萄酒专家”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5.
《糖烟酒周刊》2004,(3):20-20
中国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兴起于80年代的葡萄酒企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专注酿好酒”作为自己的企业理念,以专注的精神创新产品、以专注的精神打造品牌。这正是沙城长城20年来一直的态度:专注于葡萄酒品质的提升、专注于葡萄酒文化的倡导和专注于葡萄酒事业的发展。因为专注,才会精益求精,不断求新求变,又于应变之中始终矢志不移。  相似文献   

6.
黄更 《华糖商情》2003,(45):32-33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也是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区域:目前被列入“长三角”都市圈的共有15座城市,包括上海,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浙江的杭州、宁波等这15座城市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人口占全国的58%,创造了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85%可以说,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富裕、消费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小康生活喝红酒”,与长三角的经济水平相对应,长三角也是我国葡萄酒最主要的销售区域.年干酒消费量大概占到我国干酒消费总量的1/3,长三角集中了我国几乎所有的葡萄酒品牌和众多来自国外的品牌,既是葡萄酒的天堂,也是争夺最惨烈的战场为了反映长三角的市场情况,我刊组织了“鏖战长三角“系列章,除了介绍市场表面情况外.我们更希望把每个市场的个性说清楚。  相似文献   

7.
孟辉 《糖烟酒周刊》2004,(40):52-53
安徽紧邻江苏、浙江,江浙地区是我国葡萄酒最活跃的地区,但安徽的葡萄酒市场却显得活力不够。合肥位于安徽省中部,葡萄酒市场也有些沉闷。三大品牌在合肥市场上表现平平,只是依靠品牌的影响力自然销售,在流通渠道中有些走量。而以威龙、古井双喜为代表的二类品牌在市场上相对活跃一些,其中,野力的认知度更高一些。此外,野山葡萄酒销量下滑。半汁酒在合肥仍然偷偷地销售,前一段时间合肥市工商局就查处了一些以色素、香精勾兑的“半汁酒”!  相似文献   

8.
2008年,伴随着奥运会春风,中国市场的国际地位被凸现出来,国外葡萄酒品牌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而中国葡萄酒品牌纷纷借助高端媒体进行品牌传播以应对市场竞争,则成为市场一大热点。 近一年来,中国葡萄酒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市场需求日益强劲,特别是葡萄酒高端市场异军突起,有力地拉动了葡萄酒的生产与消费,改变了葡萄酒市场结构和消费结构。与此相对应,中国葡萄酒行业逐渐呈现出产品差异化、营销手段多样化、品牌塑造高端化的运行特点。  相似文献   

9.
甄玉敏 《商》2012,(15):53-5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葡萄酒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酒类行业中的朝阳产业。由于中国的葡萄酒产业起步较晚,葡萄酒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中国的葡萄酒产业将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发展潜力巨大。长城葡萄酒作为中国葡萄酒行业的龙头企业,面临中国葡萄酒市场持续快速增长的发展机遇和国内外竞争对手强有力挑战并存的市场局面,如何适应这个市场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是长城公司必须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糖烟酒周刊》2004,(26):36-37
2004年6月3日,中国第一家茅台葡萄酒专卖店在哈尔滨隆重开业。黑龙江省公安厅、哈尔滨市酒类专卖局、哈尔滨市技术监督局等部门的领导出席了开幕典礼。葡萄酒专卖店的建设不仅仅是茅台葡萄酒销售的开创之举,也为我国葡萄酒行业的销售创新进行了有益尝试。销售渠道的单一,信息渠道的闭塞,阻碍了葡萄。  相似文献   

11.
白洋河,一个并不太为行业内所熟知的品牌,在2004年7月份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我国重点零售商场葡萄酒销售监测中位列第十,引得大家侧目。没有强大的广告支持,没有强力促销活动,白洋河是怎么在2004年竞争激烈的葡萄酒市场上站稳脚跟并跻身“前十”的呢?  相似文献   

12.
吴迪 《糖烟酒周刊》2007,(30):98-99
提到进口葡萄酒,首先想到的就是“卡斯特”,尽管很多业内人士对法国卡斯特有些茫然的感觉,但其却已经是当今国内市场上“品牌认知度”最高的进口葡萄酒。 2007年1月1日,法国卡斯特集团控股(中国)分支机构深圳卡斯特酒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自此,深圳卡斯特酒业有限公司承担了法国卡斯特集团兄弟酿酒有限公司在中国大陆的全部葡萄酒业务,包括法国卡斯特集团所拥有的全部葡萄酒品牌在中国的销售、推广和规划等。据了解,深圳卡斯特公司成立半年来,销售了进口瓶装酒180多万瓶,初步实现了卡斯特在中国的品牌化推广。 由此,深圳卡斯特酒业有限公司总裁陈光先生、深圳卡斯特酒业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潘汝显先生和深圳卡斯特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毕杜维先生,也被誉为引领卡斯特快步前行的“三驾马车”,他们对“卡斯特”在中国市场的品牌运作有着独特的思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糖烟酒周刊》2004,(33):A032-A033
有些专家对我国葡萄酒行业做出了这样的评价:既缺少真正大众化的产品,又缺少有个性的高端酒品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葡萄酒厂商对市场细分的不够。本刊曾经刊发过一篇文章,主题是“中国葡萄酒细分时代即将到来”,文章提出这样的观点,产品同质化已经成为我国葡萄酒市场最严峻  相似文献   

14.
《华糖商情》2003,(45):35-35
1999年,沙城长城首推三星干红;2001年,星级系列产品全面上市。经过两年的全面市场推广,长城公司的星级产品在将星级文化和长城品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同时,取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占据了相当的市场空间,其消费趋势和前景更是被普遍看好。依靠长城品牌的号召力和长城葡萄酒自始秉承的优良品质,星级葡萄酒已成为国内的一个高知名度的品牌。  相似文献   

15.
《华糖商情》2003,(34):40-40
望断行云无觅处,梦萦千古长城魂。梦想,寄托了长城人的智慧与艰辛,改写了中国人的饮酒化,见证了长城公司不可磨灭的历史业绩。20年前,沙城产区诞生了中国第一支干白,改变了中国的饮酒结构。由此。国人终于能饮到产自自已国土的国际标准葡萄酒;20年间,长城人打造了国内葡萄酒的知名品牌,并傲然屹立于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巅峰。  相似文献   

16.
《糖烟酒周刊》2004,(37):30-32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起,本刊坚持从市场的角度观察和研究葡萄酒,我们与行业内几乎所有骨干企业的负责人、与行业内大量骨干商家保持着紧密联系。本刊先后发表过多篇对市场的独家分析和判断,在行业内产生了广泛影响.比如2001年提出“带状葡萄酒市场分布”,2002年研究“葡萄酒买断品牌走向”,2003年发布“葡萄酒两端拉伸,寻找多个价格平衡点”今年,我们独家提出的观点有“葡萄酒品牌分化正在进行”,“酒庄酒成为高端酒的下一个出口”、“大品牌区域化运作显著”等,今后,本刊葡萄酒编辑部还将就这些观点进行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糖烟酒周刊》2005,(6):26-27
西安商超,葡萄酒促销延续 东莞葡市,长城稳居销售第一 海口:烟台长城成长迅速 华夏长城,五箭齐发攻餐饮 新天玛纳斯,“升级”贺新年  相似文献   

18.
唐文龙 《大经贸》2007,(2):44-45
在中国加入WTO的前夕,张裕的决策者就已经意识到了在一个逐渐开放的市场环境之下,中国葡萄酒行业所面临的挑战。而从上世纪90年代初一直持续到现在的葡萄酒消费热潮,业内竞争者纷纷加大市场投入抢夺对方市场份额,而众多业外资本的对于葡萄酒的“追捧”也使得中国葡萄酒市场上的竞争逐渐趋于白热化。正是在这一市场竞争态势之中。张裕公司通过一系列的重拳组合,试图铺就百年企业的品牌国际化之路。  相似文献   

19.
良度 《华糖商情》2001,(25):22-22
春节期间,我们曾经对兰州的葡萄酒市场做过一次调查,当时兰州盛行的是来自通化的野生山葡萄酒系列,长白山、通化等品牌横扫市场,将张裕、长城等中高档品牌弄得有些狼狈。半年时间不到,我们再次走进甘肃时,情况有了逆转,野生系列已风光不再,中高档品牌又露出了笑脸。  相似文献   

20.
在进口葡萄酒的进攻浪潮中,卡斯特来了,并且来势凶猛。 作为世界第二大葡萄酒制造企业,中国业界对卡斯特的名字并不陌生。2001年,卡斯特与张裕合资成立了张裕&;#183;卡斯特酒庄,目前,“张裕&;#183;卡斯特”已经发展成为中国高端葡萄酒市场的代表品牌,“卡斯特”亦随着这一品牌的扩张得到了广泛传播,在业界思维中形成了高端、专业的印象。不过,卡斯特的此番到来并没有沿用其原有策略,而是直接将多款原装进口葡萄酒提供到中国市场。业界人士分析,卡斯特对高端葡萄酒市场必将带来重大冲击,很有可能改变高端葡萄酒市场的现有格局。 卡斯特的进入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在经历多年的鱼龙混杂之后,进口葡萄酒的品牌时代到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