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新经济导刊》2012,(4):88-89
投资增速、消费增速平稳。欧洲债务问题尚待实质性解决方案,欧美的经济增长及就业、消费隐忧,导致中国的进出口增速放缓以及逆差。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逐步释放宽松信号。由于国外需求萎缩、国内政策紧缩,采购经理人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企业信心指数均持续低迷,实体经济增长已明  相似文献   

2.
《新经济导刊》2012,(6):88-89
欧洲债务危机仍未有实质解决方案,欧美的经济增长及就业、消费隐忧,导致中国的进出口增速放缓。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逐步释放宽松信号,投资增速、消费增速显示内需增长。由于国外需求萎缩、国内政策紧缩,采购经理人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企业信心指数均依然低迷,实体经济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3.
《新经济导刊》2011,(10):88-89
投资增速保持高位,消费增速有所增长。美国及欧洲债务问题导致的经济增长及就业、消费隐忧,将对中国的进出口造成重大的不确定性。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仍处于被动观望期。紧缩政策下采购经理人指数持续低迷,消费者信心指数因通胀而波动,企业信心指数因出口及消费总额的居高而上升。  相似文献   

4.
《新经济导刊》2012,(3):88-89
投资增速、消费增速相对平稳。欧洲债务问题尚待实质性解决方案,欧美的经济增长及就业、消费隐忧,导致中国的进出口增长速度放缓。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逐步释放宽松信号。由于国外需求萎缩、国内政策紧缩,采购经理人指数、消  相似文献   

5.
投资增速、消费增速相对平稳。美国及欧洲债务问题无解决方案,其经济增长及就业、消费隐忧,将对中国的进出口造成重大的不确定性。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以灵活取代紧缩。紧缩政策下采购经理人指数持续低迷,消费者信心指数因通胀而波动,企业信心指数因出口及消费总额的居高而上升。房地产景气指数下行,市场面对通胀和紧缩政策的两极挤压。  相似文献   

6.
《新经济导刊》2011,(11):88-89
投资增速保持高位,消费增速有所增长。美国及欧洲债务问题导致的经济增长及就业、消费隐忧,将对中国的进出口造成重大的不确定性。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仍处于被动观望期。紧缩政策下采购经理人指数持续低迷,消费者信心指数因通胀而波动,企业信心指数因出口及消费总额的居高而上升。房地产景气指数下行,市场面对通胀和紧缩政策的两极挤压。外汇占款上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高,货币紧缩政策未见松动。2011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初定15%,流动性在下半年逐步释放。美欧QE策略将直接影响中国货币市场。  相似文献   

7.
《新经济导刊》2011,(9):86-87
投资增速保持高位,消费增速有所增长。美国及欧洲债务问题导致的经济增长及就业、消费隐忧,将对中国的进出口造成重大的不确定性。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仍处于被动观望期。紧缩政策下采购经理人指数持续下行,消费者信心指数因通胀而波动,企业信心指数因出口及消费总额的居高而上升。房地产景气指数下行,市场面对通胀和紧缩政策的两极挤压。外汇占款上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高,货币紧缩政策未见松动。2011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初定15%,流动性在下半年逐步释放。  相似文献   

8.
《新经济导刊》2012,(8):88-89
欧洲债务危机仍未有实质解决方案,欧美经济增长及就业、消费隐忧仍存..尽管中国进出口增速略超预期,但投资、消费增速回落,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增长政策加码可期。  相似文献   

9.
2011年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85833亿元,同比增长16.8%,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5%,国内消费品市场规模继续增长,增速回落,汽车、房地产相关商品销售增速放缓。下半年,抑制通胀的政策导向将有利于提升消费者信心,促进消费品市场增长。应着力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完善市场秩序,保证农产品供给,稳定价格,创新鼓励消费政策。多渠道促进消费品市场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经济导刊》2012,(10):88-89
欧洲债务危机仍未有实质解决方案,欧美经济增长及就业、消费隐忧仍存。中国进出口增速疲软,投资、消费增速相对稳健,中国经济稳增长政策有待加码,三季度有望逐步探底。由于国外需求萎缩、国内政策紧缩,采购经理人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企业信心指数均持续低迷,实体经济营商环境已转差。房地产市场成交略有回升,房屋销售价格方向未明。  相似文献   

11.
我国出口及经济增长将在2012年探底回升,CPI涨幅将回落到3%左右。2013年以后经济增速及物价涨幅走势取决于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在国内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相对稳定、美欧日进口适度增长的情况下,2013年一季度以后我国经济增速将可能较快增长,CPI涨幅也将回升到4%以上。人民币持续升值会有效降低CPI和PPI涨幅,但也会导致投资、消费和出口及经济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降。2012年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应是防止经济增速深度下滑。  相似文献   

12.
潘蒙红 《当代经济》2016,(4):120-1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从本质上发生了变化,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齐头并进因此,政府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同时,有关扩大内需的消费政策也要相应的改善,使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相互适应.  相似文献   

13.
《新经济导刊》2011,(8):86-87
投资增速保持高位,消费增速有所增长。进出口增速的持续放缓,采购经理人指数的持续下行,将会影响市场对宏观经济政策的预期,研究及舆论导向已经率先发生变化。紧缩政策下采购经理人指数持续下行,消费者信心指数因通胀而波动,企业信心指数因出口及消费总额的居高而上升。  相似文献   

14.
哈继铭 《资本市场》2006,(11):54-59
中国经济活动3季度有所放缓,部分反映了2季度为控制投资增速而出台的一系列调控政策的效果。GDP增速从上半年的10.9%放缓到1 ̄3季度的10.7%,但出口加速导致贸易顺差继续上升。因此,资本形成对GDP增长的贡献有所下降,而净出口和消费的贡献略有上升。由于美国经济将放缓,预计06、07年中国GDP增速分别为10.5%和10%。投资增速将有所下降,尤其在重工业和房地产行业。但是,在有利的融资条件、较好的盈利能力和政府引导瓶颈行业投资的支持下,近期内投资增速不会大幅下降。消费增长将保持在较快水平,尤其是居民消费将在服务业和高档消费品的驱动下快速增长。出口虽将有所放缓,但贸易顺差仍将维持在高位。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消费需求呈现速度加快和结构优化的良好态势,对于强化经济回升向好趋势和转换经济增长动力具有积极作用。随着消费刺激政策持续发挥作用,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将继续呈现较快增长,全年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明显高于去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望提高。建议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强政府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职能,为广大中低收入家庭扩大消费创造条件,建立消费长效增长机制。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中国经济正经历深度调整之际,出席第七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国际高峰论坛的中外专家学者围绕"新发展阶段下的中国经济转型与政策选择"这一主题展开深入讨论,普遍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长期看,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放慢经济增速势在必行。同时,还针对经济周期的成因、经济结构调整与城市化、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赵萍 《时代经贸》2012,(4):14-21
一、2012年消费市场的外部形势2012年,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不确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我国国内经济增速回落、就业形势严峻等因素也将使消费增长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但是物价水平回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不断出台的扩大消费政策,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不利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在云南经济增速减缓的情况下,消费品零售额增势强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亮点.2009年在周期性与结构性调整的双重压力下,云南消费需求继续保持较高增速的困难加大,但在国家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的政策作用下,消费仍有望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增速有所回落.  相似文献   

19.
, 《新经济导刊》2012,(9):90-91
欧洲债务危机仍未有实质解决方案,欧美经济增长及就业、消费隐忧仍存。7月份中国进出口、投资、消费增速均趋于疲软,中国经济三季度将企稳回升,稳增长政策有待加码。由于国外需求萎缩、国内政策紧缩,采购经理人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企业信心指数均依然低迷,实体经济营商环境已转差。房地产市场成交略有回升,房屋销售价格方向未明。  相似文献   

20.
《经济研究》2017,(10):4-20
本文围绕长期经济增长的需求制约,引入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对现代增长理论的缺失问题和增长阶段转变的国际经验进行分析,进而探讨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和政策选择。现代增长理论忽略需求因素的制约,对经济现实缺乏解释力和应用性,面临实践过程日益突出的挑战。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后长期增速大幅回落,主要是受到内需增长尤其是投资增速下行的影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由需求扩张拉动的,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的长期增长趋势主要取决于内需增速的变化,影响需求长期增速的因素既有供给结构问题也有需求结构问题,长期增长政策应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