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何营销模式都需要不断演变,当“狼群战术”被更多企业运用,并经历了连续几年的发展以后,不得不进行新的调整。[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读者之声     
《糖烟酒周刊》2007,(22):12-12
“群狼战术”的反思 对于郎酒的群狼战术,贵刊近年来一直有断断续续的报道,不过我个人对郎酒的“群狼战术”持谨慎态度。从实际市场上来看。采取“群狼战术”的多为区域强势品牌,比如汾酒、西风或者说山东的一些品牌。在产地市场上这些品牌有大量的开发产品,用不同价位的产品覆盖了多个渠道。  相似文献   

3.
CBA王牌特攻     
CBA品牌与国内众多的体育品牌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依托中国篮球协会,具有较高的起点,短时间内已累积成“势”,前期以常规“特许加盟”实施助攻战术。CBA品牌、企业与官方结合的“三角联动”,已经成为一种品牌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4.
合作致胜     
龙子民 《中国工商》2004,(10):153-154
狼群最伟大的品质就是它们的合作精神,我们几乎可以将狼群行动看成是“合作”的隐喻。  相似文献   

5.
高永 《糖烟酒周刊》2007,(30):84-86
在2004年的时候,本刊就曾经针对白酒市场竞争现状提出了“群狼战术”这一概念,事实上这是白酒竞争中最传统的一种营销战术。所谓的“群狼战术”就是多品牌、多产品(包括买断产品)、多经销商的一种策略,可以说几乎每一个白酒企业都在采用这种战术。试看看白酒业,稍微有点规模的企业产品线都可能高达百种。可以说,“群狼战术”被所有中国白酒企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应用着。最近两年,郎酒又鲜明地提出了要使用“群狼战术”。这又让业内开始重新思考这一战术。 关于“群狼战术”的讨论很多,但不是流于纯粹的战术,就是沦为单调的理论分析。少有系统性分析。本文邀请了两位专业人士,他们从多个角度分析了“群狼战术”:曾祥文先生从营销学的角度对“群狼战术”的起源、组织保障做了分析;而刘彬先生则从白酒业竞争环境出发,并结合实际案例做了分析。编者希望这样的组合能够接近“系统性”,当然离真正的“终极思考”还有距离![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在近年的中国白酒营销界,有两大营销模式在业内并行——品牌模式和终端模式。品牌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品牌模式多见于川酒。相比之下,“终端模式”就存在很多争议。有人当“终端模式”是一种法宝,是白酒行业一种突围之道;也有人认为“终端模式”仅仅是一种战术,是权宜之计,将之奉为战略,必将为之付出代价。 ....  相似文献   

7.
《国际市场》2003,(10):48-49
中国进人了WTO,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说既是机会义是挑战,有人大呼“狼来了!”“狼群来了!”  相似文献   

8.
魏仁  林旭峰 《中国广告》2005,(10):25-26
从有效营销的角度来说,不管你的品牌是采取“长跑”策略或“短跑”战术,都得要有一定的积累,加上最后的坚持,才能获得真正的品牌经营成果如果跑了半天,缺乏最后一米的;中刺,终究不能算是成功.没有任何一个营销人员能接受他的品牌“知名度超前,销售始终跟不上”的荒谬结果;同样也不会有人相信,只需在最后一米奋力冲刺,就能赢得最后胜利的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9.
Bill 《中国科技财富》2005,(4):106-108
战术的“招”一定要跟战略的整体策划集合在一起……做品牌需要有高层次意识,上升到承担社会责任……人有选择性,不是被动的,直观的……  相似文献   

10.
《糖烟酒周刊》2007,(29):24-24
在阅读《全国化新浪潮》这组文章时,冉有客先生(重点解读之特约评论员)突然又想到了与“全国化”这个关键词相关的两个词语,即步骤与节奏,进而又想到了战略和战术问题。只有那些具备了前瞻性的全国化战略、采取了适当的步骤和战术,并且能够很好把握节奏的品牌才能取得初步的全国化效果。事实上,通过“全国化”这个核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黄佑成 《糖烟酒周刊》2005,(25):A016-A017
第一个获得“纯粮白酒”标志,是剑南春最近一段时间内被业内关注的亮点。尽管赶超茅台、五粮液在短期内似乎不太现实,但剑南春凭借着“小步快跑”的拿手好戏,实现了扎扎实实、步步为营。从最近两年来看。除了在销售上追求继续增长外,剑南春还把心思放在了品牌增值上。而在此过程中,主导产品涨价便是剑南春品牌增值战略的主要战术,而且仍然在延续。  相似文献   

12.
龙子民 《中国工商》2004,(10):150-152
狼群是“失败是成功之母”信条最卓越的实践者。失败是一种心态,而不是现实。  相似文献   

13.
黄琦 《成功营销》2009,(4):84-86
在新经济环境下,一种新的品牌管理方式方兴未艾,在诸如可口可乐、宝洁以及众多的大型公司逐步实现其系统驱动势能,我们称之为“BrandUp”,它注重战术,更注重战略,不但为销售,更为品牌识别所驱动。  相似文献   

14.
刘彬 《糖烟酒周刊》2007,(30):86-87
群狼战术有三“利”三“害”。利之所在:一是充分运用品牌资产,整合经销商资源,实现快速回款;二要充分利用经销商的市场操作能力和渠道资源,弥补企业在特定细分市场和区域市场运营能力不足的短板,实现市场的快速扩张;三是多产品占领不同的细分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害之所在:一是品牌和产品线条理的延伸不当,不能形成市场定位和品牌形象的区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品牌权益”代表着品牌对消费者和对企业的价值,是企业长期营销实践活动的积淀结果。促销活动是企业为了应对市场竞争,赢得消费者经常采用的营销战术。促销活动虽然可以提高短期内销售量,但也可能会对品牌权益造成负面的影响,进而损害企业的长期利益。学术界一直致力于研究促销活动对品牌权益的影响,多方实证研究的结果,为我们提供了企业设计促销活动时应当遵循的指导准则。  相似文献   

16.
“错位延展”既是品牌企业为市场经营所提出的战术解决方案,也可以是其为未来发展而设定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7.
读者之声     
《糖烟酒周刊》2007,(26):20-20
战术的悲观和战略的乐观;茅台的葡萄酒一定要用“茅台”品牌吗?桃红会有灿烂的明天;核心消费群的营销谨防庸俗化。  相似文献   

18.
《现代商业》2014,(17):1-1
企业发展战略是关于企业发展的谋略。企业发展是一个逐渐成长、壮大的过程,其中既包括量的增加,也包括质的变化。“战略”这个概念最初只存在于军事领域。战争讲究谋略。谋略有大有小,大谋略叫“战略”,小谋略叫“战术”。战略与战术的区别是:战略针对全局问题,战术针对局部问题;战略针对长期问题,战术针对短期问题;战略针对基本问题,战术针对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月1日,中国家具进口关税将降到零,实行零关税与国际市场接轨。过去,我们把外资企业进入中国比喻“狼”来了。现在不仅是“狼”来了,而是“狼群”来了。家具实行零关税后,世界各国家具将长驱直入挺进中国市场。到中国来不仅是销售,而是来安营扎寨,“定  相似文献   

20.
酒托儿     
《商业文化》2006,(7):74-74
王婷在“浪子”网吧选了—张靠窗的桌子坐下,开机进入到“同城有约”聊天室,今天,她为自己起的网名叫“粉红女郎”她相信这个名字一定会像扔进狼群的一块鲜肉,瞬间激起一阵喧嚣。每—个向她闪烁着的名字背后部有一双焦渴得发红的眼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