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城市群规划的创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我国的城市群发展很快,许多省市正在编制城市群规划,出现了城市化高度发展的新局面。当前,不少省市领导非常重视对重点地区群进行规划设计(如长三角、珠三角、山东、辽宁等地),继各地城镇体系规划与大都市区(含都市群)的概念规划之后,义掀起了“城市群规划”的新高潮。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城乡统筹规划”以及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城市群是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推进城市化的主要途径。根据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制,我国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应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3.
基于城市流视角的成渝经济区城市群空间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单体城市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化发展的需要,从而城市群体的形成就成为支撑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成渝经济区城市群是我国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城市群,也是中西部地区城市数目最多的城市群.基于城市流强度的分析方法,对该地区的城市间空间联系现状的分析并与发达地区作比较,以期加快成渝经济区城市群的发展与成熟.  相似文献   

4.
辽中南城市群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发展引擎,是辽宁省经济活动最集中、最活跃的城市区域。传统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导致城市群内非均衡发展,加剧了两级分化,各城市累积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可见大城市推进型的城市化已经无法持续。因此辽中南城市群必须走新型城市化之路,由外延式城市化转向内涵式城市化。  相似文献   

5.
城市最适合工业以至所有现代产业空间配置的集聚要求,所以城市化与工业化相辅相成。积极稳妥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产业立市、兴市,中小城市依托特大城市协调、协作,构建城市群;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城市环境;坚持统筹兼顾,城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一起抓,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不断提高,城市规模也不断扩大。尽管如此,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也带来了诸如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减少之间的矛盾、城乡差距扩大等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必须对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进行更好的规划,以形成合理的城市群,减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利用经济学的知识来对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进行分析,能够让学生对相关知识有更好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城市群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而形成的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城市组成的城市群体。它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或水平的标志和产物。本文从城市群的内涵、特征、类型,以及城市群理论的起源、发展及其形成的动力机制等方面对目前学界的观点进行了搜集与整理。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滇中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SWOT方法分析滇中城市群城市化发展的空间特征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滇中城市群圈层划分的新设想,以此为推动滇中城市群的良性发展.增强其城市化的辐射与集聚效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群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而形成的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城市组成的城市群体。它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或水平的标志和产物。本文从城市群的内涵、特征、类型,以及城市群理论的起源、发展及其形成的动力机制等方面对目前学界的观点进行了搜集与整理,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强城市之间的联系显得越来越重要,发展长株潭城市群已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是提高湖南在中部地区乃至在全国的经济地位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本文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分析了长株潭城市群网络内所具有的资本,以及城市群、区域相互间的关系,从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现状出发,论述了长株潭城市群发展面临的阻力及网络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