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民主建设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讨论了中国农村实行村民自治制度以来乡村关系的变化,发展与特征,并从“乡村互动”--即乡镇对村的影响以及村对乡镇的影响两个角度,展开了关于“农村民主建设的新课题”的讨论,分析了中国实行村民自治后乡村关系的现状以及乡村两者之间的互动过程,还针对乡村关系的现状和不足进行了政策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村民自治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新世纪以来,随着乡村社会结构的变迁与公民社会的发展,村民自治建设遇到了一些问题,发展处于"瓶颈"期.通过正确认识"两对矛盾",理清"两种关系",找出村民自治停滞不前的根源,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以此重构村民自治建设,从而不断完善发展村民自治体系,推进国家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3.
乡村社会资本是村民通过关系网络展示集体行动能力的表征,它是乡村治理的村庄基础。从历史脉络来看,传统苏南乡村水平网络中的关联相对于中国其他地区而言是较弱的,这使得村庄自治所需的社会资本先天不足。集体企业改制前,苏南乡村治理主要通过垂直网络中庇护或强制性的权威推动水平网络中关联甚弱的村民,以实现村庄的秩序。随着快速城市化和国家力量的退出,苏南乡村的网络结构和力量发生改变,虽然缺乏传统关系网络中的社会资本存量,但也为建立现代新型社会资本留下了空间和契机。为实现社会资本的更新与增值,苏南乡村应改变由垂直网络中的力量强行干涉农村自运作体系的治理模式,引导和培育水平网络中的力量,以形成村庄治理的合力。  相似文献   

4.
乡村社会秩序的建构事关整个中国社会秩序的稳定,因而一直以来受到官员和学者的高度关注。从传统社会国家对农村的渗透和乡村秩序的维护都依托于"绅治"和传统道德体系,遵循"皇权不下县"的原则到民国时期政府在乡村推行的保甲制度,再到20世纪80年代村民自治的全面推行,中国乡村社会的治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改革以来的中国农村社会发生了断裂的嬗变,乡村能人即村庄精英的角色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5.
村民自治作为农村改革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歼放后我们党领导农村社会政治实践的伟大创造。村民自治作为乡村“四个民主”的实践又成为我国渐进式、自下而上推进政治仆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6.
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村民自治现象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早在西周时代中国就已经有了带村民自治色彩的“乡里制度”,经过封建时代,民主革命时代和建国后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已经有了重大的发展,尤其是到1988年村民自治普遍推行以后,发展更为迅速。推动了中国现代化民主政治的发展,但是,中国的村民自治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  相似文献   

7.
传统乡村社会的公共活动和公共秩序处于士绅阶层管理之下,受益于儒家传统和差序格局,乡村社会公共秩序得以维持.随着国家政权逐渐深入乡村,传统乡村公共秩序不断瓦解.现代乡村自治组织作为公共管理机构,其职能与范围已完全不同于传统乡村自治组织,而国家政权对这种日益增长的权力却缺乏有效的制度性约束.政府审计作为国家政治与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民主法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理应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本文以巴泽尔的"交易-履约模型"为分析框架,首先探讨了国家对乡村自治组织强化监督制约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阐述如何发挥政府审计职能以有效制约乡村自治组织对权力、尤其是经济权力的滥用,从而实现乡村社会的良治.  相似文献   

8.
村民委员会是我国村民自治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村民委员会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这既是村民委员会赖以存在的合法依据,也是村民自治得以实现的根基。在对村民委员会选举中,对村民委员会主任(村长)的选举是村民选举的重点,它关系到选举后农村的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等问题。当前我国正在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村长的选举工作,是实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促进“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村民自治的发展,在中国农村逐步形成了“乡政村治”的治理格局。在这一格局中,农村基层政权的发展经历了改革启动时期乡镇政权的建立、村民自治推进时期乡镇政权的发展、村民自治深入发展时期乡镇政权的建设这三个阶段。历史证明,“乡政村治”是以确认和保护村民公民权和村民个人权利为前提的乡村治理制度,适应了农民作为生产经营主体的需要,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黄东兰 《开放时代》2002,2(3):33-50
本文以川沙“自治风潮”为个案,对清末地方自治在基层社会的实施展开深描和分析。揭示了清末地方自治所引起的县以下乡村社会的权力关系的变化,从理论上对清末的国家——社会关系进行了考察,从而得出了与以往研究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