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今年以来,玉田县坚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五大攻坚”行动为抓手,扎实推进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1-9月份,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0亿元,占年任务的76.9%,同比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7亿元,占年任务的79.8%,同比增长30.5%;全部财政收入完成6亿元,占年任务的75%,同比增长1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达到8190元和7707元,同比分别增长12.8%和20.4%。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滕州在枣庄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凝心聚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549亿元,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2.7亿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890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50元,增长10%。  相似文献   

3.
2006年,集宁区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3.2亿元。同比增长30.3%;财政收入力争突破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6.2亿元。同比增长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7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50元,分别增长11.3%和13.3%。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即墨市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经济社会呈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良好态势。2006年,预计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6亿元,比上年增长2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97亿元,增长2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6亿元,增长14.2%;各项存款余额176亿元,其中居民储蓄余额128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20%和15.7%;农民人均纯收入6478元,增长12.9%。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名列全国最发达百强县第38位,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5.
杭锦后旗位于河套平原腹地,总面积165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2万亩,辖9乡7镇,总人口31万,其中农业人口22万。2001年全旗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2亿元;财政收入1.3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4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85元。预计2002年全旗国内生产总值可达2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2%;财政收入可达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分别增长7%和6%。  相似文献   

6.
《港口经济》2009,(9):33-33
近年来,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进程明显加快,开发力度明显加大,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一是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63.49亿元,同比增长13.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760元;完成工业增加值2167.09亿元,同比增长20.6%;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39亿美元,同比增长30.5%;实际外商直接投资48.16亿美元,同比增长4.1%。  相似文献   

7.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志丹县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重点工作,团结实干,共克时艰,全县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八大成效书写了跨越发展新篇章。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21.08亿元,增长14.5%;地方财政收入14.01亿元,增长12.54%;固定资产投资56.94亿元,增长23.94%;农民人均纯收入4190元,增长21.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10元,增长25.996。  相似文献   

8.
苏北发展:在难点上攻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委、沔政府召开加快苏北发展区域座谈后,苏北5市围绕“富民强市”的战略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排难求进,国民经济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年度计划目标,实现了“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按各市汇报的数据统计,2001年5市全年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188亿元,增长10.3%,高于全省增幅0.1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6940元,增长9.3%;财政收入共完成152.9亿元,增长17.3%;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结构为25.2:42.0:32.8,二产、三产各增加0.6个百分点,一产下降1.2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840亿元,增长12.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共完成691.4亿元,增长10.9%;外贸进出口总额共完成17.4亿美元,增长18.1%;实际利用外资共完成5.77亿美元,增长18.9%;5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6988元,增长5.7%,农民人均纯收入3295元,增长5.1%。  相似文献   

9.
刚刚过去的2006年,对于百色老区来说,是丰收的、喜悦的:GDP增长15.3%以上,达到282亿元。人均GDP闯入1000美元大关;财政总收入冲过40亿元大关,增长22.4%,人均财政收入首次超过100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4%,达到251亿元;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申君明 《发展》2014,(6):J0041-J0046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努力克服干旱、冰雹、暴洪、地震等群发性自然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求实创新,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实现生产总值49.82亿元,增长14%;大口径财政收入4.33亿元,增长23-3%;固定资产投资81.65亿元,增长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4亿元,增长2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4亿元,增长2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07元,增长19.5%;农民人均纯收入4797元,增长22.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3%。以内;万元GDP能耗下降3.2%。  相似文献   

11.
《唐山经济》2010,(6):17-19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迁西县委、县政府迎难而上,积极应对,合力攻坚,创新突破,各项事业取得了新业绩,谱写了科学发展的新篇章。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9.5亿元,增长1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3.1亿元,增长30.4%;全部财政收入18.5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60元,增长12.3‰农民人均纯收入7348元,增长10.9%。  相似文献   

12.
一、2005年发展和改革工作回顾 2005年,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区各地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改革开放继续深入,全区经济呈现出既快又好的发展态势。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822.8亿元,同比增长21。6%左右;财政总收人达到536.3亿元,增长4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137元.增长12.5%(名义增长率);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89元,增长14.7%(名义增长率)。2005年,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发展改革部门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市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实现了快速、稳定、协调的发展。2001—2004年,全市GDP从236.18亿元增加到600亿元,年均增长36.8%;全市财政收入从12.6亿元增加到60.9亿元,年均增长69.1%;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182元增加到10166元,年均增长18.0%;  相似文献   

14.
2009年,全县农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2.7亿元,同比增长5.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808元,同比增长9.8%。  相似文献   

15.
“十五”期间,新城区依托区位优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五大战略”推进“八大工程”,努力加快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全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2005年,该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0亿元,是2000年的4.5倍,年均增长34.6%;财政收入达到8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4228元,比上年增长23.1%;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6009元,是2000年的1.76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青浦经济中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引起了人们的注目:1996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72.5亿元,比1992年的19亿元增长2.8倍,年均递增39%;财政收入9.2亿元,比1992年增长2.5倍,年均递增36%;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900元,比1992年增长1.3倍,年均递增28.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000元。  相似文献   

17.
“十五”时期北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2005年全区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67亿元,年均增长18.5%;三级财政收入超过30亿元,年均增长35.6%;农民人均纯收入8800元,是“九五”末的1.6倍。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7亿元,竞争力显著提高。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灵山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力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52.85亿元,同比增长9.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5亿元,同比增长26.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51元,同比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  相似文献   

19.
“十五”期间,古冶区委、区政府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的第一要务,依托自身优势,狠抓项目建设,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50.55亿元,增长28.9%,比2002年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28亿元,增长35.1%,比2003年翻一番;全部财政收入完成5.04亿元,增长60.3%,比2003年翻一番;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7702元,增长13.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60元,增长6.6%,  相似文献   

20.
宜州地处广西中部偏西,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近年来,宜州市委、市政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市域特点,理清发展思路,明确重点,抢抓机遇,破解难题,有效推进了市域经济的快速发展。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37.43亿元,同比增长17.5%;财政收入3.703亿元,同比增长2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95亿元,翻了一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09元,增长9.24%;农民人均纯收入2624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