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志国  维芳  振乐 《走向世界》2003,(3):32-33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黄河海口,有一座年轻、秀美、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新兴城镇——河口区仙河镇。 仙河镇原名仙鹤镇,这个海滨小镇就像她的名字一样美丽迷人,这里溪流  相似文献   

2.
紧邻黄河入海口的北侧,有一条小河悄悄汇入渤海,名字叫作神仙沟。潺潺流淌的神仙沟,在广袤而神奇的黄河三角洲上蜿蜒而行,在行将入海的地方绕过一个美丽的小镇,这就是仙河镇。  相似文献   

3.
<正>自去年9月浙江省吹响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号角,德清县率先谋划,结合县域"美丽城镇"建设,全面启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莫干山镇将海派风情与休闲旅游有机结合,借整治建设提升休闲旅游、文化创业、户外运动三大产业,定位在打造民国风情小镇与全国一流的国际乡村度假旅游目的地。修旧如旧,修旧护旧。循着这种思路,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结合德清美丽城镇建  相似文献   

4.
恒口,陕南山区中一个美丽的小镇,历史上素有“陕南第一镇”、“西北小江南”的美誉。2012年,恒口成为第三批国家发展改革试点城镇、省级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千载难逢的机遇犹如为恒口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短短几年,美丽的小镇日新月异,让人产生恍如隔世之感……  相似文献   

5.
未见其身,先闻其名,这对于因世界八大奇异建筑之一——石宝寨而富有盛名的忠县石宝镇来说,最为确切.一直以来,石宝镇都是倚寨而名于世.但,如今的石宝镇不仅只是倚寨闻名,而且还倚寨富民. 一个江边小镇,一座新城;一个旅游胜地,一种和谐.石宝镇在利用其旅游资源的同时,对新型城镇建设和民生改善工作也急速推进,美丽与品位同行. 旅游"入股" "入股":旅游带动产业,产业提升城镇经济,石宝镇化身旅游产业之镇. 如果说,世界八大奇异建筑之一石宝寨的孤峰拔地、四壁如削、形如玉印、奇特美丽,让人心动不已,那么通过石宝寨而发展的旅游产业,可谓让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6.
正小城镇,一头连着繁华都市,一头牵着美丽乡村。作为城乡之间的纽带和战略节点,小城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2016年9月,浙江省吹响了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嘹亮号角,宁波市共有112个镇乡(街道)列入整治范围,力争在3年时间内,加快补齐小城镇发展"短板",打造一个个与美丽城市、美丽县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的洁净小镇、活力小镇、风情小镇,绘就一幅幅迷人的诗意画卷。  相似文献   

7.
《宁波通讯》2020,(6):29-29
近日,《宁波市美丽城镇建设行动计划》正式发布并全面启动,旨在高质量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新时代美丽宁波。按照《计划》,到今年年底,宁波将建成15个美丽城镇,到2022年建成40个美丽城镇,到2035年106个小城镇全面达标。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宁波将着眼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建设,努力建设功能便民环境美、共享乐民生活美、兴业富民产业美、魅力亲民人文美、善治为民治理美的美丽城镇,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全域美丽新格局,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浙江提供"宁波样板"。  相似文献   

8.
塘溪镇青山簇拥,碧水环抱,亦是名人故里,人文积淀深厚,在美丽镇村建设中,有着一定的"先天优势"。近年来,该镇以"美丽宜居塘溪,风情旅游小镇"为主题,在镇村环境提升、推进全域旅游等方面卯足干劲,整体面貌得到明显改善。今年,面对疫情的挑战,塘溪镇又将如何谱写美丽建设的新篇章?塘溪镇党委书记凌锡辉表示,将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传播美丽文化,全面提升镇村环境,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风情旅游小镇,为"重要窗口"建设贡献塘溪力量。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宁波市美丽城镇建设行动计划》正式发布并全面启动,旨在高质量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新时代美丽宁波。按照《计划》,到今年年底,宁波将建成15个美丽城镇,到2022年建成40个美丽城镇,到2035年106个小城镇全面达标。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宁波将着眼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建设,努力建设功能便民环境美、共享乐民生活美、兴业富民产业美、魅力亲民人文美、善治为民治理美的美丽城镇,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全域美丽新格局,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浙江提供"宁波样板"。  相似文献   

10.
东滩生态城的城镇部分规划面积12.3平方公里,由三座相互连接的小型城镇组成。坐落在崇明岛东滩上的这三个小镇,将成为"世界第一座二氧化碳零排放"新城。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特色化小镇已成为推动城镇建设的重要手段。小城镇经济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两大热点的迅速发展,刺激了人们对二者结合建设的聚焦和关注。文章以庆元香菇小镇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借鉴国内小城镇经济建设的经验,提出了庆元香菇小镇以"香飘四逸购物地、科工联动长寿地、乐享文旅宜居地"的"三地合一"定位,描绘"菇区集聚、香飘四园"蓝图,以期为中国小城镇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教育中心城镇:英国牛津 英国的牛津小镇座落于伦敦西北约九十公里,人口大约在165,000左右.牛津小镇完全是因为牛津大学而出名,整个小镇学院林立,学术氛围浓厚,教堂和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随处可见.小镇虽然规模不大,但与文化教育事业配套的服务设施齐备,生活条件舒适,是名副其实的"大学城",成为青少年修学旅游的圣地.  相似文献   

13.
正建设新时代美丽城镇,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作出的重大部署。作为宁波主城区的北门户和宁波都市圈建设连接"中心城"与"北部副城"的战略枢纽,江北区洪塘街道以创建省级美丽城镇为契机,按照"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治理美"的"五美"要求,全力构筑功能定位规划清晰、经济社会协调进步、南北联动产城融合的全域美丽先行地,在山水之间、城乡之际生动演绎"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的"小城故事"。  相似文献   

14.
特色小镇的培育是加快"十三五"期间特色镇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小城镇经济活力的重要抓手。产业是城镇发展的基础与动力,是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支撑,特色产业是小镇"特色"的集中体现。因此,科学合理地选择主导产业,明晰发展思路与重点,对于特色小镇建设意义重大。文章以辽宁省特色旅游乡镇赵圈河镇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其产业发展基础,深入挖掘其发展潜力,剖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其产业定位,并制定了具体的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余姚市大岚镇以大岚村、丁家畈村区块和柿林村周边区块为两大核心,突出乡土风情与人文个性的融合,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着力打造集山水文化、红色文化、休闲文化、生态文化、道教文化于一体的全域旅游圈和"风情小镇",接续推进浙东美丽幸福生态小镇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崇寿镇位于杭州湾大桥南岸桥头堡区域、慈溪中心城区与杭州湾新区的"市区交集",是"浙东红色记忆三个第一"所在地。全镇辖区面积20平方公里,下辖8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逾4.5万人,是国家级生态镇、省级文明镇、省级卫生镇、省级森林城镇、宁波市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试点乡镇和宁波乡镇商贸中心试点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把握区位优势,确定"北接南融"的发展方向,坚持优美小镇一张蓝图绘到底,以"二次创业"再谋新篇的担当,全力开创"乐商乐业乐土、崇文崇德崇寿"的优美小镇建设新局面。"以企引企"提升产业新能级按照特色小镇融入生  相似文献   

17.
<正>定塘镇是象山县典型的江南水乡,全镇陆域面积67.8平方公里,人口3.6万,辖28个行政村,生态环境优美,田园风光秀丽。近年来,定塘镇党委、政府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绿色崛起、长远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为契机,实现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农业特色小镇建设"三规合一"。  相似文献   

18.
正大岚镇地处四明山之心,平均海拔550米,是姚江、曹娥江、奉化江三大水系的发源地之一,素有"高山台地之最,诸水之源"之称。大岚这座山区小镇经过数年"小山村大景区"建设的雕琢,演绎出了"岚山仙境,诗意闲居"的美丽画卷。今年,大岚镇深入实施"生态立镇、旅游兴镇、产业富民"发展战略,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创建宁波市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卫生镇、首批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首批宁波市"污水零直排区"为抓手,进一步丰富建设内涵、拓展建设领域、提升建设水平,努力打造成为浙东美丽幸福生态小镇。  相似文献   

19.
生态城镇化基于我国当前面临的突出环境污染问题、"绿色"恶化现状而提出来的,是"五位一体"城镇化的重要环节,是对建设新型城镇化提出的更高要求和更高目标。通过对科技驱动生态城镇建设作用的分析,将进一步破解生态城镇建设难题,推动新型城镇化顺利实施,更快建设美丽中国、绿色中国。  相似文献   

20.
简讯     
正河南省投资59亿元建设美丽乡村从2013年开始,河南省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重点培育建设美丽宜居小镇、中心村及特色村。至今,该省已确定430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投入财政资金59亿元,整合其它相关财政资金、撬动引领社会资金约260亿元。(郭海方李定宇)福建省革命"五老"生活定期补助标准再提高从2015年10月1日起,福建省提高革命"五老"人员的定期生活补助标准,每人每月增加200元,达到870元。(福建省老区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