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结合终南山地区的旅游资源特征,将养生文化融入生态养生旅游产品的开发中。从特色餐饮养生、中药保健养生、地理环境养生、生态健体养生以及情志养生这五个模式入手,探究终南山地区生态养生的开发模式。最后,为终南山地区生态旅游养生开发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养生旅游是指在养生学的指导下,以养生为主题,以优美的生态环境为基础,结合特定的养生项目,帮助游客强身健体、医疗复健、修身养性的专项旅游产品。本文将从养生旅游的内涵、开发原则、产品设计三个方面对如何开发养生旅游产品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旅游纪念品如何才能达到让顾客满意,提高游客的感知价值是关键。本文结合旅游纪念品和感知价值的相关理论,确定影响旅游纪念品游客感知价值的维度及相关因子,以经济发展迅速、旅游业发展较为成熟的上海市为例,对各个影响旅游纪念品游客感知价值的因子在游客心目中的重要性和实际绩效分别进行调查统计,用IPA分析工具识别各个因子的优劣地位,并提出促进上海市旅游纪念品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终南山地区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优美,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在养生旅游发展过程中,终南山具有较好的资质与条件。目前终南山除了道教养生旅游发展及温泉养生旅游得到快速发展之外,景区所提供的养生旅游产品较为单一,且大多为初级产品,缺乏精品、特色产品。在对终南山养生旅游产品开发时,除了完成目标群体分析之外,还需对其文化价值深度挖掘,以单项产品结合综合产品的形式,开发适合游客的养生产品和有针对性的养生产品,构建养生产品产业链条,打造属于终南山地方特色的养生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5.
当下,各地在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过程中,往往忽视了一些问题,从而制约了地区旅游业开发进程。据此,运用理论分析结合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从历史文化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入手,着重分析当前地区旅游业开发的瓶颈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并从正、反两方面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案例,再次重申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强调文化保护与商业开发的协调与统一。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养生文化游发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旅游业发展趋势看,养生文化游越来越受到重视。黑龙江省在地理位置、民俗文化、气候条件等多方面具备了丰富的养生旅游资源,为养生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前提下,应充分挖掘可以利用的养生资源,开发各种类型、各种组合,适应各类群体的养生旅游产品,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促进养生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培育,完善黑龙江省养生旅游产品基础设施建设,树立黑龙江省养生旅游品牌的形象,逐步将黑龙江省打造成中国首选、世界知名的养生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7.
体验经济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明霞  邓婷 《商业时代》2013,(4):124-125
在体验经济大环境下,文化旅游产品的体验化开发成为趋势。本文首先总结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一般模式,然后根据体验经济相关理论,了解旅游体验内涵和等级,再结合文化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概括文化旅游产品体验化开发的原则。最后提出文化旅游产品体验化开发模式,分为体验设计、体验实现和体验管理三个阶段,通过提炼主题,整合资源和要素,全面控制、不断完善,为游客创造独特的、难忘的旅游体验。  相似文献   

8.
在体验经济这一时代背景下,海岛旅游因充分调动旅游者体验需求,故逐渐成为海洋旅游产业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相关产品的开发研究在旅游市场持续升温。现通过对海岛资源的整合分析、具体优化,从游客视角出发阐述相关产品转型升级的方向,以及以海岛度假为目的融入地方渔俗文化;以休闲享乐为体验举办特色节庆活动;以康体漫游为特色打造温泉养生品牌;以军旅红海洋蓝为主题落实文旅融合理念等对策,以实现辽宁省区域内海岛旅游产品有效转型这一预期目的,使得辽宁省旅游产业长久发展,推动整个东北地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是当前全域旅游发展新动能的重要载体。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在于有效且广泛地吸引游客参与。探究游客的出游行为对明确乡村旅游发展方向、开发乡村旅游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从游客的出游意愿出发,通过问卷调查充分挖掘影响乡村旅游参与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全域旅游观念,提出创新旅游产品、发力细分市场,创新资源形态、创建全域旅游品牌,创新运营模式、拓展乡村旅游+等乡村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文旅融合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热点,也是很好的发展路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之一即嵌入式,本文以嵌入式为切入点,通过对大运河文化资源开发适宜性进行层次分析,找出在开发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子。基于此,结合沧州市大运河文化资源的现状,提出沧州市大运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在国内掀起了中医药养生旅游的热潮。现通过对中医药养生旅游消费意向的调查,结合调查结果探索产品开发对策,主要包括依据人口学特征设计中医药养生旅游产品;依据游客不同需求设计中医药养生旅游产品;依据选择中医药养生旅游产品偏好设计养生旅游产品等,期望可以为三亚的中医药养生旅游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为推进三亚旅游经济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目的地形态,主题公园正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超高的科技水平和强大的娱乐功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而旅游动机是引发旅游者旅游行为的直接动力。以清明上河园游客为研究对象,在清明上河园实施实地问卷调查。通过推———拉引力理论的使用,实证分析了游客的旅游动机。通过因子分析法萃取出游客旅游的推力动机为"新奇性"、"放松"、"文化遗迹"、"求知"、"人际关系"五项因子;引力动机为"文化和地方资源"、"花费"、"服务质量"、"便利性"四项因子。通过T检验和方差分析法验证了游客人口统计学特征、推-拉引力因子之间的差异性。最后指出了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3.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一般侧重于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后构建旅游开发模式。由于生态旅游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多数研究很少站在游客的角度进行。本文尝试采用费宾斯多属性态度模型对游客态度进行调查,并结合生态旅游开发的特点和要求对云南湿地的生态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中医药养生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项目,是依赖于我省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和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医药文化而发展的;它的发展,既带动地方经济,又弘扬和保护中医药传统文化。黑龙江省中医药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对中医药旅游资源的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如何进一步提高这些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吸引更大范围更多的游客,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宇翔 《中国市场》2014,(51):186-188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一般侧重于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后构建旅游开发模式。由于生态旅游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多数研究很少站在游客的角度进行。本文尝试采用旅游心理学中常用的费宾斯多属性态度模型对游客态度进行调查,并结合生态旅游开发的特点和要求对邛海湿地的生态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欧美游客访华以了解我国文化和旅游资源。我国旅游学者对欧美游客在华旅游消费行为的研究甚少。本文从人口统计学特征、旅游决策行为、旅游消费偏好角度对广东入境欧美游客旅游消费行为进行研究,并提出旅行社供应链管理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对聊城市文化旅游资源赋存状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然后以游客文化旅游体验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为基础对聊城市文化旅游开发的瓶颈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最后从旅游体验的视角提出聊城市文化旅游开发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内涵与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与繁荣的同时,也难免造成旅游发展、游客活动和环境、资源之间的冲突等不利影响。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的温泉旅游还是以休闲娱乐文化为主,注重的是一种放松的体验,而对养生方面的研究十分滞后。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魅力的,没有旅游的文化是没有活力的。对于温泉旅游也一样,要把温泉旅游与文化结合起来。温泉对人体具有调节免疫、增强抵抗力、美体养颜的作用,温泉养生、四季皆宜、老少适用,使身心彻底放松。我国温泉旅游开发应注重养生文化,要满足客人养生的多方面需求,开发不同的养生项目;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美化、优化温泉养生环境;注重温泉养生产品的创新和品牌培养,以赢得良好的口碑,发展温泉养生旅游。  相似文献   

20.
利用推-拉因素理论对5.12汶川特大地震以后熊猫基地入境游客旅游动机所做的调查研究显示:不同地域的旅游者在内部推力旅游动机方面非常相似;在外部拉力因素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和文化资源、设施、服务管理等方面,只是不同类型的旅游地对游客产生的吸引力侧重点不一样;对于一个综合性旅游地而言,旅游支持系统和多样性资源两项因子应得到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