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中国宏观经济金融的现实环境,通过构建反映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内在联系的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实证检验2003年以来银行信贷投放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方面,中国信贷规模资金的投放对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信贷投放对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会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趋弱;另一方面,短期来看,信贷资金的大规模投放不会对物价水平的攀升产生影响,但由于其是物价变动的主要因素,在长期内,必须合理估计中国将来在物价水平调控方面可能面临的较大压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中国体育经济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中国体育经济从无到有,目前己经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和市场规模。然而,究竟在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下,体育经济该如何定位,如何发展,以及管理制度如何改革目前存在许多争论和模糊之处。以往宏观部门对中国体育事业关注的焦点还很少涉及体育的经济影响。因此。  相似文献   

3.
王鹏  惠佩瑶 《商业科技》2014,(10):121-121
自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为维护美国金融资本市场稳定,逐步恢复宏观经济,美联储共进行了四轮量化宽松政策,这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的量化宽松必然会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造成冲击。文章试图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维度来分析美国量化宽松对中国经济短期、中期、长期三个阶段的正反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国际原油价格的长期高位震荡,对宏观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现有石油定价机制的弊端日益凸显。在简要介绍中国石油定价机制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石油定价机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罗力 《全球化》2020,(2):25-39,134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在“唱衰”声中成长,不但没有崩溃,反而突飞猛进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唱衰中国经济的很多人只是照搬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简单片面地分析和判定中国经济。而中国经济能够奇迹般地高速增长,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具有举世瞩目的产业发展能力、居于世界前列的市场消费能力和潜力无穷的科技研发能力,这三者才是决定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乃至长期可持续发展“基本面”的三大决定性因素,是决定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新三驾马车”。  相似文献   

6.
一、宏观经济环境对银行的影响1.1、宏观经济增长决定了银行将长期处于高成长期中国宏观经济的高速增长是银行业业绩增长的坚实基础,经世行预测,2008年中国GDP预计全年增长9.6%。宏观经济的持续向好不仅能刺激实体经济对银行资金的需求,同时企业盈利的提高还为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提供了  相似文献   

7.
财政政策是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政策。经济转型期的制度环境决定了中国财政政策具有一定特殊性。转型期中国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效应较弱,1998年以后财政政策体现出逆周期调节特点;财政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是非线性的。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体制转型的双重制约,转型期财政政策必然是在一个多目标、动态波动框架内权衡选择的结果。因此转型期财政政策必须推动体制转型的进程;必须推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维持宏观经济稳定,为体制转型和经济长期发展提供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诸多现实问题进行剖析,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阶段性特征。这些特征很多都呈现长期性,它们是影响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中、长期因素,短期中难以扭转。同时,本文也从宏观的角度对影响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短期因素进行了分析。这些长、短期因素叠加在一起,它们的共同作用和相互影响,使得当前我国经济陷于一种相当困难的局面。这种局面决定了中国宏观经济在今天乃至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都将面临稳增长、调结构、控通胀等多重目标。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经济的发展,曾多次经历过"正常—过热—调整—偏冷"的怪圈。这种多次反复的怪圈,长期困扰了中国的政府。中国经济能不能走出这个怪圈?能不能走上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1993年开始实行的宏观经济调控,回答了这个问题:中国可以走出怪圈。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呈现出迅速增长的势头,迄今已超过1.8万亿美元。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规模在反映了我国经济实力强大的同时,也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的不利影响。因此,弄清外汇储备规模快速膨胀的主要原因,正确认识和判断外汇储备增长对宏观经济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合理对策,对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财政赤字与各类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选取1978-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采用ARDL模型对财政赤字对经济增长及通货膨胀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财政赤字在短期内会导致经济的下降及通货膨胀率的提高,通货膨胀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都与GDP显著正相关,通货膨胀在长期可能导致财政赤字的减少。  相似文献   

12.
张龙  郭慧芳 《中国市场》2014,(46):15-16
国债作为宏观经济调控手段,运用得当它可以促进一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运用不当则会使宏观经济产生波动,本文在RBC模型的基础上,把国债规模这一变量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依据微观的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了国债规模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微观作用路径。论证出当期宏观经济波动取决于波动本身的滞后六期、预期的国债收益率以及国债规模波动的滞后四期。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外贸战略在经历了多年的“出口至上”战略以后,贸易结构严重失调,贸易环境恶化,外贸出口增长出现了难以长期为继的局面。进口贸易在传统外贸战略政策的影响下,一直在低层次、低规模状态下徘徊,进口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被长期严重低估,由此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经过研究证明,进口比出口更能带动经济增长,而且进口的增加也能带动较多的出口。因此,中国将从重视出口创汇向进出口均衡发展、实现贸易平衡转变,优化高额的外汇储备,实现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影响中国经济稳定增长不利因素的基础上,从转变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重点,发展小型高科技企业与跨国公司及改革税制结构和金融结构等几方面论述了如何保持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关于保持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影响中国经济稳定增长不利因素的基础上,从转变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重点,发展小型高科技企业与跨国公司及改革税制结构和金融结构等几方面论述了如何保持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经济理论的历史脉络视角分析了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经济效应,依此探讨了美国次贷危机、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和人民币升值等宏观经济问题的根本原因和政策建议。自发状态下,企业收入分配比例总是偏低,它决定了生产过剩是经济的常态;过度刺激出口和金融创新能缓解生产过剩的矛盾,促进经济的增长,但从长期来看,它们也会加剧供需矛盾并对经济造成更大的破坏或者引发其他宏观经济问题;只有继续主动调节企业的收入分配,才能摆脱生产过剩的困境,实现经济均衡增长。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体育经济产业界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中国体育经济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中国体育经济从无到有,目前己经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和市场规模。然而,究竟在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下,体育经济该如何定位,如何发展,以及管理制度如何改革,目前存在许多争论和模糊之处。以往宏观部门对中国体育事业关注的焦点还很少涉及体育的经济影响。因此,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应用调查法、文献法、过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实证分析法分析重新归纳整理当前的研究成果,并进行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对国外对华反倾概况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采用时间序列ADF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方法,具体研究了世界经济增速、中国经济增速以及中国经常账户余额占GDP比重三个宏观经济因素对国外对华反倾的影响。结果表明,世界经济增速对国外对华反倾的影响呈现非常显著的负效应;中国经济增速和中国经常账户余额占GDP比重对国外对华反倾调查在长期具有稳定的正向变化关系,短期对其影响不显著。后根据实证结论,基于宏观经济视角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浅析高等教育规模经济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规模经济入手,阐述了高等教育的规模经济的含义及形成机理,表明高校适度规模才可以获得良好的规模经济效益,然后较之企业的规模经济概念分析了高等教育规模经济的特殊性,最后得出发展高等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较大的发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我们可借鉴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快改革高等教育体制,发展规模适度、形式多样、层次多样的中国高校,提高高校为经济和社会服务的水平,使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更具活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