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适用房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是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产物,它的目的在于实现"住房公正",帮助中低收入者购房,是政府住房调控的一种方式。199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继续积极稳妥地进行城镇制度改革的通知》,该文件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经济适用的商品房,优先解决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这是第一次完整地表述了经济适用房。1994年7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这一决定基本上确立了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1998年7月,国家建设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土资源部在总结以往经验和征求社会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大力发展经济适用房的若干意见》,各项政策、改革内容、改革方向和具体措施。2003年8月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了经济适用房的社会保障性及建设管理办法,经济适用房得以迅速发展。2007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这一文件继续要求地方政府加大对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力度,使低收入家庭有房可住的目的。住房是人们的一个重要需求,政府有责任去保障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  相似文献   

2.
李英 《中国市场》2014,(44):126-127
经济适用房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生活保障制度,是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产物,其目的在于实现"住房公正"、法制社会和谐社会具体体现,帮助中低收入者购房,是政府住房调控的一种方式。1994年7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这一决定基本上确立了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经济适用房得以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主要问题和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经贸导刊》2008,(24):30-33
2007年,国务院印发实施《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住房问题得到了中央政府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如何贯彻落实国务院24号文,完善我国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满足低收入阶层居民的住房需求,成为各级政府急需解决的难题。最近,我们对我国低收入群体的住房状况和支付能力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以下完善我国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徐微 《消费导刊》2012,(8):60-61
住房问题历来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基本问题,也是决定人民群众能否安居乐业和我国政治、经济能否稳定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人口不断上升,人民对于住房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是,由于近年来商品房价格持续上涨,大大超出了我国居民的普遍承受能力,高额的房价将大多数中低收入家庭以及新就业人员、外来打工者等排斥在住房市场之外。为了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2008年底,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第一部分就提出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从2011年起,我国更是进入保障性住房建设“加速跑”阶段,通过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预计到“十二五”末,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将提高到20%以上,基本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经济适用房制度历史沿革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改变了过去福利分房体制。基本实现了住房的商品化和社会化,城镇居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得到一定满足。国家从1995年开始实施安居工程,目的在于解决中低收入中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顺利推动住宅的商品化进程,经济适用房建设是安居工程的继续和发展。1998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指出,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研究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有关政策。  相似文献   

7.
《光彩》2000,(7)
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日前重申,经济适用住房是面向城镇中低收入者的,不能向社会敞开供应。 刘志峰要求,各地要明确界定经济适用住房的供应对象、面积标准,形成完善的供应制度,使政府对经济适用住房的优惠落实到真正需要保障的对象上。 据了解,按照住房改革的有关规定,我国将建立以经济住房为主体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满足不同收入家庭对住房的需求。其中,政府将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经济住房,对高收入家庭提供档次较高的商品住房,为最低收入家庭提供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不能敞开供应  相似文献   

8.
《四川物价》2008,(2):27
《中国经济时报》刊登冯海宁的文章说,不久前,上海市发布《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称,上海将研究制订以居住证制度为核心的来沪人员购房政策.合理引导跨地区购房。此举很可能在上海的外地人中引起轩然大波。显然,这种说法把“外地人”看成房价上涨的“替罪羊”。不可否认,“外地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住房需求,甚至还有个别外地人以炒房为业。  相似文献   

9.
潘哲  甄鹏  吴蕊 《致富时代》2010,(11):79-79
随着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房地产市场体系逐步建立,城镇住宅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城镇居民住房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目前房改和城镇住宅建设工作进展还不平衡,与住房市场化改革相适应的住房保障制度建设进展缓慢.城市政府相关的住房保障职能还没有建立,仍有一部分最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还没有得到解决。本文的研究目的即为促进最低收入家庭能够有房住。  相似文献   

10.
《商》2015,(43)
经济适用房是我国住房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现阶段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的重要渠道之一,对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本文对灵石县经济适用房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经济适用住房不能充分发挥其在住房体系中应有的作用,进而针对性提出完善灵石县经济适用房发展的建议,以期更好的促进灵石县经济适用房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薛缘 《商场现代化》2010,(22):188-189
住房问题关系民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诸多方面。随着我国住房体制的改革,中等偏下和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从住房改革、住房市场结构、政府角色等方面分析住房问题产生的原因;详细探讨现行的经济适用房制度和廉租房制度的执行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经济租赁房、完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实行货币补贴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在《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对活跃农村流通、完善商品流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拉动农村需求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经济适用房合理价格测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适用房合理价格的测度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保障性住房开发决策的关键。本文在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家庭居民人均年收入进行仿真预测基础上,分析了现有房价收入比定义的不足,并以重庆市为例,按照重新定义的房价收入比对经济适用房的合理价格进行了测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家庭年收入的增加,其经济适用房房价收入比的合理区间值在增大,经济适用房房屋价格呈升高趋势。经济适用房合理价格的测度结果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低收入及中低收入家庭实施住房补贴和对建造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商相关费用做出减免政策提供了具体的量化依据,对未来经济适用房房价的调控范围和调控方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经济适用房"建设缘何步履维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90年代城镇居民住房取消 福利性分房、实行货币化制度改革以来, 我国房地产市场一直很"火爆",商品房 建设每年都以20%-30%的速度递增,成 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但 "热"中有"冷",住房供求的结构性矛盾 突出。一方面,高档商品房市场"热",货 源充足,供大于求。另一方面,政府提出 要发展经济适用房则"冷",急需购房的 低收入家庭很难买到。为促进房地产市 场持续健康发展,需对经济适用房建设 遇"冷"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围绕住房保障政策如何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同时结合政策解读和工作实践,从中提出有关购买经济适用房方面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6.
日照市经济适用房货币直补改革的经济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的诗正是对广大中低收入阶层者的写照。经济适用房制度作为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我国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房改的深入,经济适用房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其去留也颇受争议。本文结合日照市经济适用房制度货币直补改革的实践经验,对经济适用房制度“补砖头”方式造成的非效率最优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设经济适用房制度的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广东合作经济》2010,(3):55-55
2010年6月24日,阳江市政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号)和省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粤府[2009]173号)精神,出台了《关于切实推进我市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意见》(阳府[2010]54号)。文件提出,用2年时间完成社有企业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全国各个城市地区都有建设经济适用房,本文以武汉市具体研究对象为例,介绍了在国家和地区政府的一系列住房改革的宏观调控之下,武汉市经济适用房建设的情况,总结武汉市政府在经济适用房建设探索过程中的成就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为住房保障制度的完善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9.
分散购建模式是符合当前我国城市廉租房建设实际的一种供给模式,其优势主要有:操作程序简单、周期短.社区管理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能减少低收入人群大规模集中居住带来的社会问题,降低廉租家庭的额外成本等.为解决廉租房分散构建模式存在的问题,使其更好地满足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应构建科学合理的廉租房供给和运行机制.强化地方政府责任,加大廉租房建设投入和扶持的力度,降低管理成本,完善廉租房建设方面的法律制度体系,以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切实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现行经济适用房的产权制度存在较大争议,制约着经济适用房的合理流转,不仅会影响经济适用房的建设与管理,甚至会影响到我国城市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本文认为,共有产权制度实现了经济适用房保障性与商品性的有机统一,实现了经济适用房的循环利用,提高了社会住房保障资源的利用效率,能够更好地发挥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运行的功能,推动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