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千亭 《会计之友》2007,(10Z):78-79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的研究正成为许多国家政府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的研究重点,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标志着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进入了整体框架的新阶段。关注COSO报告中风险管理框架的新发展,加快企业风险管理,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千亭 《会计之友》2007,(29):78-79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的研究正成为许多国家政府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的研究重点,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标志着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进入了整体框架的新阶段.关注COSO报告中风险管理框架的新发展,加快企业风险管理,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初宜红  刘晓红 《价值工程》2007,26(6):167-168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业内部控制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并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与重视。文中分别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进行了探讨。首先在2004年10月颁布的新的COSO报告下,从内涵、目标和要素三方面分析了新的COSO报告对内部控制的发展,进而得出风险管理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承伟 《价值工程》2013,(2):112-114
企业内部控制问题近年来受到了普遍的关注,这与一些国内外知名公司爆出的财务舞弊案不无关系。在此背景下,2004年9月,美国著名的COSO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内部控制的新COSO报告,即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该报告以《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为依据,本文就此报告结合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做一解读。  相似文献   

5.
公司治理及相关内部审计规范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国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法规 早在世纪交替之际,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就成为管理理论界及实务界的热点问题。国际上关于这三方面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涌现出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性研究报告及标准,如COSO委员会的《企业整体风险管理框架》、《较小型公司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银行金融业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等。在国际环境的影响之下,我国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6.
公司治理及相关内部审计规范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法规早在世纪交替之际,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就成为管理理论界及实务界的热点问题。国际上关于这三方面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涌现出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性研究报告及标准,如COSO委员会的《企业整体风险管理框架》、《较小型公司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银行金融业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等。在国际  相似文献   

7.
2004年COSO委员会正式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M),这是继1992年其发布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后的又一个飞跃性的内部控制研究成果。本文从公司治理内涵入手,以广义公司治理所基于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分析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系,考察内部控制演变过程与公司管理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COSO的最新研究成果ERM这一广义的内部控制对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ERM能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实施有效公司管理,实现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COSO报告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权威性确立和其对我国电信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实际指导方面来研究企业内部控制。以中国网通为例,运用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在公司层面进行内部控制框架体系模型设计,以满足《萨班斯法案》的要求。除应用COSO内部控制框架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控等五要素外,还着重提出反舞弊机制建设、健全内部审计机制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问题,以更加切合我国企业主要是电信企业的实际,建立健全自身内部控制机制,切实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石油的风险管理认知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全面风险管理"成为继"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之后的新话题.国际上,从美国的"萨-奥法案"到COSOⅠ-内控框架,再到COSOⅡ-风险管理框架;在国内,从财政部2001年颁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到2007年发布《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再加上国资委2006年出台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这些丰富的标准和规则引发了学术界的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使传统内部审计在广度和深度上实现了重大突破,使之从管理的范畴上升至治理的高度。就风险管理而言,内部审计应帮助机构发现并评价重要的风险因素,帮助改进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美国COSO委员会2004年9月正式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COSO—ERM)。COSO—ERM斜匡架是一个指导性的理论框架,为公司董事会提供了有关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风险以及如何进行风险管理方面的重要信息。企业风险管理本身是一个由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参与的,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和企业内部各个层次与部门的,用于识别可能对企业造成潜在影响的事项并在其风险偏好范围内进行多层面,流程化的风险控制过程,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内部审计凭借其在组织中的独立地位和风险控制方面的能力,在企业整体风险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阐述《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以及《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对于内部控制理论的新发展,剖析了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并设计出了基于内部控制的公司治理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以及风险管理在动态中不断适应企业的发展,促使企业内生出减少财务舞弊以及公司治理失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本文引入了风险管理审计制度。这种制度通过评价、鉴证、咨询和报告来促使企业形成自我纠正、自我完善、不断提升的公司治理循环,也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一、内部控制理论的最新发展——ERM报告 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Treadway委员会)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 of the Treadway Committee,简称COSO)于1992年发布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即COSO报告,并于1994年进行了修订。该报告在沿用了多年以后,Treadway委员会在吸收与修改该报告的基础上,于2004年底颁布了一个全新的COSO报告,即《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简称ERM)。ERM把内部控制框架囊括其中,使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能更好地满足企业内部控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从美国COSO报告到2008年我国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说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已经制度化,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还需要建立一套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文中结合石油公司内部控制,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了石油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实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内部控制制度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风险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无论是COSO报告还是各国制定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以往对风险管理重视不够,现在都逐渐强调了对风险管理核心地位.2004年底,国际著名的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treadway委员会),颁布了一个概念全新的COSO报告:即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ERM).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深入剖析COSO报告的演进路径,总结出了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四大导向,以期为我国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和加强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COSO风险管理报告--内外部关系的解读和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继1992年提出内部控制的纲领性文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后,COSO委员会又于2004年9月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简称ERM)。文章简要介绍了ERM的基本内容,并进一步从风险管理的内外部关系来解读新报告。最后,文章借鉴这一内部控制理论的最新成果,提出对我国修订内部控制规范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离不开管理理论的影响和支持。本文分析了战略管理视角下的内部控制理论最新成果——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论述了相关管理理论对内部控制要素的理论支持。通过对管理理论新发展的认识,对内部控制理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解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基于COSO新出台的《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详尽探讨了报告的发展背景、主要内容、对其突破以及其相对局限性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等,期望对我国企业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和完善内部控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基于ERM框架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促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进入强制披露时期。在SEC随后发布的具体规则中,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成为用于评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标准。本文在概述内部控制报告演进、分析现行内部控制报告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依据2004年COSO《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对内部控制框架的发展,重新认识内部控制,提出了改进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