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台北市杂志商业同业公会邀请,6月17日,中国期刊协会访问团一行20人,由中国期刊协会会长、《求是》杂志总编邢贲思率领,赴台湾进行为期10天的访问和交流。这是中国大陆期刊界首次组织访台,台湾同行称之为"破冰之旅"。本刊总编、上海经济期刊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卢明明,以上海财经类期刊代表的身份随团出访。此外,还有《上海服饰》,北京《半月谈》、《中国青年》、《中外期刊文萃》,黑龙江《家庭生活指南》、广东《家庭》,湖北《知音》,广西《海外星云》,甘肃《读者》,陕西《女友》等杂志的负责人,以及北京、上海新闻出版界的领导。在台期间,访问团参观、考察了台湾电视公司、台北之音广播电台、《皇冠》杂志、《天下》杂志、《商业周刊》、《时代周刊》、《中国时报》、《光华画报》等视听及平面媒体,以及"海峡交流基金会"、"台北市杂志商业同业公会"、"新竹科学园区"、"慈济精舍"以及"故  相似文献   

2.
行业百态     
《中国经济周刊》2004,(45):46-46
上海市经委政务信息调研会在无锡召开 日前,上海市经委政务信息调研工作会议在无锡召开。经委研究室、办公室的主要负责人分别对国内国际经济形式和上海经济发展及房地产业势态作了分析与报告,通报了《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行动方案》和《上海商业发展行动方案》编制的有关情况及2005年上海工业商业工作初步计划,并对近期上海市经委政务信息工作做了强调和部署。 (董政宏)  相似文献   

3.
施菡  李经  杜昕 《上海国资》2004,(7):25-27
6月9日,上海市经委首次发布了《2004上海产业发展报告》,这是上海第一次将市委市政府关于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战略观点、战略重点、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公诸于众,全方位反映上海工业、商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以引导社会投资和企业决策。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对百货商业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出来。”这是上海百货商业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浏河在接受《上海国资》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与之相印证.2009年2月的最后一天,在记者去采访途中发现,昔日繁华的南京路显得格外萧索冷清。  相似文献   

5.
正创新发展主业,跨界实施转型,合作打造平台传统商业连锁百货行业已然面临互联网电子商务的极大冲击,作为上海老字号的标志性企业,益民商业集团积极探索多元化跨界业务转型的举措,值得借鉴。而在新一轮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过程中,益民集团将通过完善国有上市公司的治理架构、人才引进、平台建设和整合资源,进一步突破行业模式的束缚。为此,《上海国资》专访了上海益民商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传华。  相似文献   

6.
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财留办公室组织编写的《上海商业(1949~1989)》,于一九九三年初开始向全国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7.
上海商业设施投资增速过快,上海零售企业将进入新一轮的洗牌期,首当其冲的是百货、今年4月,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发布了《2003年中国百货业发展报告》预测,在未来的5到10年,中国零售市场15%的份额将由中小超市占领,10%左右由大卖场占据,百货行业将下降到10%左右。百货业“钱”途莫测,上海商业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8.
对于"上海商业如何发展对外贸易,《上海商业内外贸结合探索》课题组贡献良策凡五:一、振兴商办工业,发展名优产品;二、组成国际化企业集团,发挥综合优势;三、发展海外名品、精品专卖商、代理商,开拓进口商品经销代销业务;四、加强商业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传播;五、加紧培训对外经贸人才。  相似文献   

9.
任平生 《走向世界》2010,(18):46-47
“家家泉水入清河,千里长流到海波。历下堪称天下最,河源出在市心窝。”这是已故济南著名学者徐北文《济南竹枝词》中的一首。  相似文献   

10.
9月16日,《福布斯》全球行政总裁会议在上海金茂大厦正式开幕。这是《福布斯》继新加坡和香港两地会议后,在亚洲召开的第三次会议。这次主题为“中国因素为全球经济提供活力”的上海会议,吸引了全球众多的商业大佬和媒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上海商业如何发展对外贸易,《上海商业内外贸结合探索》课题组贡献良策凡五:一、振兴商办工业,发展名优产品;二、组成国际化企业集团,发挥综合优势;三、发展海外名品、精品专卖商、代理商,开拓进口商品经销代销业务;四、加强商业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传播;五、加紧培训对外经贸人才。  相似文献   

12.
为了让公众深入了解上海主要国企的改革发展,今年1月上海市国资委联合东方网、《上海国资》杂志共同推出了"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对话上海国企"活动,邀请上海主要国企的老总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企业"畅谈科学发展的体会。按照访谈先后顺序,本刊曾于2011年第2期分别报道了上海实业集团常务副总裁周杰、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副董事长黄迪南的访谈内容。本期继续分别报道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总裁朱勇、上海市商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施雷和《上海国资》的对话。  相似文献   

13.
公司是商业社会的细胞,公司的法律架构更是公司发展的制度环境。今年《上海国资》第一期对新《公司法》进行了报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新《公司法》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新《公司法》的能量更在不断释放。为此,本刊再次就新《公司法》组织了一组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5月6日,中国社科院发布了2011年《社会心态蓝皮书》,其中食品药品信任度低,调查显示——食品、药品行业正在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这份《2011年社会心态蓝皮书》中,一项针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千余名居民的调查显示,公众对商业行业的信任度最低。商业行业包括了零售商业、保险、餐饮业、物业管理、旅游业、农副产品、药品制造和食品制造等。而其中,信任度排名较低的是食品、药品行业,蓝皮书对此评价为“信任严重危机”。  相似文献   

15.
沪上沉浮     
1843年11月17日,根据《南京条约》上海正式开埠。从此,外商与外资纷纷通进长江门户开设行栈、码头、银行,划定租界。上海历史由暗转明,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开始朝着远东第一大都市迈进。虽然2010年上海世博会给上海重新赢来了关注与商机,但去无法与上世纪初那个号称“东方巴黎”的上海相提并论。这里的繁华不仅源于各国租界并起,更关键的是商人大量云集、商业的繁华与市民商业生活的丰富,使得这座城市充满了活力。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香港人讲究衣着,西装革履,言必称“名牌”。据香港人称,这种风气是由上海人带过去的。确实,当年10里洋场的上海被誉为“东方巴黎”,上海人“先敬罗衣後敬人”的民风,随着上海人的南迁也逐渐传到香港,渐渐形成了服装大市场。踏上香港的商业区,服装店鳞次栉比,对游客来说,可能是五光十色、眼花缭乱,但是,明眼人还是能够看出,香港的服装市场既繁荣又有序。对不同阶层、不同收入及不  相似文献   

17.
“每天每平方米7元的租金只能让人望洋兴叹,这样的租金高出附近商业物业数倍,”6月22日,上海的几位艺术工作室负责人对《中国经济周刊》抱怨说。而之前,他们在获得上海红坊创意产业园区开牌招商的消息时,还曾经一度兴奋。  相似文献   

18.
韩西芹 《今日重庆》2007,(10):100-101
大姨嫁陕二姨苏,大嫂江西二嫂湖; 戚友初逢问原籍,现无十世老成都. 这首《竹枝词》就悬挂在湖广会馆的移民博物馆里,它将人们的思绪带入了数百年前一段生动的移民生活--这个大家庭,竟由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组成.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工业企业人才结构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上海商业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现象入手 ,介绍了商业文化的内容和上海商业文化的特色 ,分析了世纪之交上海商业所处的特殊环境 ,认为上海商业文化必将面临继承、引进和创新的问题 ,并提出上海商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和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战后,日本为促进商业的发展,保证商业政策的顺利实施,制定了一系列的有关商业的法令、法规,如《百货店法》、《大型零售商店调整法》、《中小零售商店振兴法》、《零售商店调整特别措施法》、《保护消费者基本法》、《国民生活安定紧急措施法》、《家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