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企业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处理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应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将免费配额在获得当期确认为表内资产,由历史成本逐步过渡到公允价值对碳排放权进行计量,统一碳交易的履约期和核算期,防止利润操纵,加大相关碳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2.
碳排放权交易在我国已开始大规模试点工作.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计量尚未解决,无疑对碳交易的全面开展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对碳排放权与CDM项目概念作了界定,并且对碳排放的会计核算作了文献梳理,然后分析了碳排放权的无形资产属性,并且借鉴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对碳排放权进行会计处理,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了解国内外碳排放权会计制度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碳排放权的会计核算和碳信息披露两个部分。因此,本文分别归纳了会计确认的单一属性观点、复合属性观点以及其他观点,同时论述了会计计量的几种应用方法。另外从内容、价值和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出发,对碳信息披露进行全面分析。最后,本文认为未来可以从碳排放权的估值方法、碳信息披露的评价方法出发进行探索,以期不断完善碳排放权会计体系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碳排放权相关的交易规模越来越大,如何科学合理地确认、计量碳排放权相关交易已成为我国会计准则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分类确认与计量的基本方法,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核算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在低碳经济大背景下,面对着未来的减排义务和压力,我国政府正在积极探索国内碳交易市场体系的建立问题.在这种新情况下,为实现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顺利对接,文章将CDM项目下的碳排放权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并提出初始分配方式采用混合模式,以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  相似文献   

6.
金融资产中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情形包括两种,会计核算根据金融工具所反映的不同性质(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企业持有此类金融资产时,涉及的税收问题比较复杂,包括资产计量属性和收入确认等.本文以案例形式分析此类金融资产在进行会计核算与涉税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包括资产分类依据与方法,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选择与协调,利息收入、股息红利收入确认与计量的差异,资产处置所得确认与纳税申报协调等,并针对目前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与会计准则不匹配情况,提出纳税调整申报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积极参与联合国CDM项目,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核算成为了会计学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文章以上海三爱富公司CDM项目为例,分析了CDM机制下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确认、计量和账务处理,以期为我国后续制定碳排放权交易相关会计准则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正>全球经济高速发展,人类生存环境恶化,气候变暖,我国多地均持续出现雾霾天气,各国政府已经意识到问题严重并采取了相应措施,确定了包括清洁发展机制(CDM)在内的三种减排机制。企业核算碳排放权多凭经验,信息披露不透明,影响了会计信息准确性。本文介绍碳排放权和CDM项目相关概念,阐述CDM项目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计量,提出碳排放权为无形资产并采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计量的观点,提出基于财务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我国新会计准则的理论和实务为导向,探讨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计量与信息披露问题,并结合我国清洁发展机制(CDM)进行分析,以期能为我国碳排放交易的企业提供会计方面的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缺乏国际公认的碳排放权会计准则,导致碳排放权会计信息的不可比。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下的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发布的解释公告IFRIC 3,以及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的排放权会计处理(EITF03-14),都因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而被取消。在对比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基础上,文章分析现有排放权会计的缺陷,提出了基于碳排放权配额持有意图的混合确认和计量方法,将碳排放权资产分别按照自用、交易性和可供出售三类核算,可以解决原有IFRIC 3的计量不匹配和美国公认会计准则不完整确认碳排放权的缺陷,从而提高碳排放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为制定我国碳排放权会计准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京都议定书》协议中提出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有三种,其中的清洁发展机制(CDM)是唯一一个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交易的机制,我国参与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途径就是这种机制。当前我国已经成为CDM项目的供应大国,对碳交易的会计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可以为参与CDM项目企业的碳交易会计核算提供理论指导,一方面可以促进我国碳交易市场的继续完善,另一方面可以推动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节能减排。本文结合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最新动态及国内外碳排放权交易实务中的研究,分析研究了我国基于CDM的碳排放权的制度基础及实践基础、会计属性及计量,并尝试构建了符合我国碳交易水平的碳排放权信息披露框架。  相似文献   

12.
资产减值会计的关键是合理选择计量属性。本文首先明确我国现行资产减值准则采用的计量属性并非公允价值,并结合案例分析了资产减值会计实务中的盈余管理问题。最后提出应根据资产现行用途将资产分为"在用"和"在交换"两类,不同类别资产的减值确认略有区别,但均以公允价值计量为基础;若资产的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则暂且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但要在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  相似文献   

13.
雾霾常态化已是事实,按照雾霾污染的经济属性,达成治污减霾目标的核心是加快市场化的雾霾污染物排放权交易,从而缓解资源紧张、大气环境恶化、经济发展日益不平衡的现象。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人们摒弃过去高耗能、快增长、重污染的粗放型生产方式,把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作为发展进程的重要组成,所以排污权交易这一市场方法得以推行。但在我国,排污权交易发挥其作为新型经济手段,引导和调控宏观经济发展的作用十分有限,究其根本是因为针对排污权交易的会计处理难以标准化,从而使得市场化调剂遇阻。从雾霾防治角度出发,以排污权交易作为研究对象,提出应规范雾霾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的会计核算;根据污染物排放权时效的差异展开分析,得出排污权的会计属性应为资产类;计量上需结合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会计计量属性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上对属于长期资产的排污权应进行摊销及减值测试。  相似文献   

14.
正碳排放权交易是指通过设计碳排放总量,明确参与企业、行业范围,对碳排放权指标进行"配额"分配的交易方式,从而达到节能减排、控制温室气体的目标。2013年6月18日,深圳在全国率先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成了我国首单配额交易。会计作为一项管理工具,需要对碳排放权交易的经济后果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但是现阶段我国政府层面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笔者拟在总结深圳企业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处理实践和借鉴国际相关排放权交易会计准则规定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为我国制定相关会计法规提供参考。一、基于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会计问题及深圳企业的处理在总量控制交易机制下,碳排放权交易涉及的会计问题主要是会计确认和计量方面,主要包括:一是企业从政府无偿取  相似文献   

15.
碳排放权作为企业持有的一项特殊新型资产,理论界对于其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迄今为止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文章认为应当根据企业持有碳排放权的目的和用途,将其确认为不同类型的资产,同时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进行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暖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持续恶化,减少碳排放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通过、《京都议定书》的签署、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表明了碳排放权交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引发相关的会计理论问题。文章基于碳排放权与碳排放权交易的阐述,以企业为对象,就企业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信息披露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传统会计从未进行核算,其确认与计量成为会计核算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在分析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特殊性基础上,从会计角度得出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及其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符合会计要素确认条件;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会计计量尺度应采用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两种形式,计量属性可采用“历史成本 公允价值”的模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文敏 《企业导报》2012,(22):104-105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采用"盯市会计"的方法,根据金融资产的市场价值确认资产损失,容易引起金融机构持有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和当期损益过度波动,并通过金融体系的"混响效应"以及金融机构监管资本顺周期性等途径放大金融危机。我国应结合国际会计准则改革的基本做法,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资产估值技术、损失确认模型以及信息披露等方式完善公允价值会计。  相似文献   

19.
会计计量是会计核算工作的核心,理论界对于会计计量属性一直存有争议,本文通过分析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两者之间的关系,总结基于会计确认角度的会计属性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得出计量属性在会计时点上可以分为计量方法,而在会计期间的后续计量中,计量属性可以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和历史成本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应按公允价值计量。支付的价款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在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确认为投资收益。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处置该金融资产时,其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期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应结转至“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没有余额。由此笔者认为,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应分两种情况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