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中国货币政策目标 1993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阐述:“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保持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一直是我国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在操控货币政策工具实现政策目标时存在"路径依赖"现象,即偏重使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目前,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日趋复杂的背景下,中央银行要实现"控物价"、"促增长"的双重政策目标,就必须跳出过分依赖准备金率调整的窠臼及传统投融资体制的约束,进一步增强价格型工具的作用,组合使用货币、财政、投资、产业、就业政策,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3.
李昊玥  贝政新 《商》2015,(2):159-160
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制度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两个目标之间存在一定冲突性,需进行选择及平衡。本文首先阐述了货币最终目标的含义及各目标之间的具体关系与存在冲突,然后使用VEC模型检验两个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当今经济环境下应当选择在一定的通货膨胀率容忍度下,保持经济以中等速度稳步增长的阶梯目标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4.
经过三十年的演化和改革,我国已建立起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政策体系基本完善,政策目标较为明确,政策工具较为多样。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二是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也是当前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法定职责;三是主要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再贷款和再贴现等间接调控工具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但我国货币政策仍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和缺陷,货币政策实施的环境也有所改变,未来需针对这些问题逐步推进改革措施,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体系,积极应对来自国际和国内的多重挑战。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选择偏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松 《商业时代》2011,(35):59-61
货币政策工具可以分为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保持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一直是我国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目标.在目前我国面临较大通货膨胀压力背景下,受制于传统投融资体制的约束,中央银行要实现既控制物价上涨又促进经济增长的双重政策目标,以存款准备金率为代表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在短期内是比较理想的选择目标.但这种选择却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损害宏观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在长期内给国民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经过三十年的演化和改革,我国已建立起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政策体系基本完善,政策目标较为明确,政策工具较为多样。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二是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也是当前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法定职责;三是主要运用公开  相似文献   

7.
《光彩》2000,(7)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日前说,面对国际国内的形势发展,中国将继续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目标,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吴晓灵在日前召开的中国金融业改革国际高级研讨会上说,中国货币政策改革的主要方向是:进一步完善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货币政策工具体系,更多发挥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及利率调节的作用,保证货币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正确处理化解金融风险与保持货币稳定、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适时调整货币政策的力度,提高货币政策的预见性;探索建立以中央银行…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了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但是根据菲利普斯曲线,二元的货币政策目标实际上存在内在的矛盾。本文采用了皮尔森相关系数的分析方法,研究了M2货币供应量对于两个代理变量的影响和相关关系,得出中国货币政策在稳定货币币值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货币政策走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针对不同时期,不同情况制定和实施了不同的货币政策,对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的货币政策宜在保持"适度宽松"基调的前提下及时进行微调.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货币政策承担着双重责任,即要保持经济的稳步增长,又要确保货币币值的相对稳定,往往陷入两难困境中,本文在探讨了利率完全市场化同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后,从金融窖藏、减低通货膨胀、银行金融改革等多方面,提出了以利率完全市场化,化解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困境的具体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任何国家的中央银行都有自己的货币政策,我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应该执行什么样的货币政策?一种意见认为,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稳定币值,促进经济的发展,即“双重目标论”。对此,我谈点看法,求教于诸位。  相似文献   

12.
2012年,陕西各级物价部门全面完成了各项价格工作目标任务,实现了新突破,取得新进展。陕西全年CPI同比涨幅控制在2.8%以内,比上年同期低2.9个百分点,比年初确定的调控目标低1.2个百分点,有效缓解通胀压力,为全省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创造了宽松的价格环境。出台《关于运用价格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实施意见》、《利用一、圆满完成全省年度价格调控目标。二、完善促进经济增长的价格政策措施。4%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其传导机制和社会融资规模内涵发掘出发,具体阐述了社会融资规模的界定、统计原则和口径。其次,对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理论上来说社会融资规模具有满足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条件。再次,基于2002~2014年的季度数据进行计量实证分析,利用相关性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研究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控性,社会融资规模与GDP、CPI等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动态关系和相互作用。最后,结果表明社会融资规模具有更好的可控性,其总量与经济增长、币值稳定的动态关系更紧密,适合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国内贸易继续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态势,主要呈6大特点:   一、消费品市场快速稳定增长,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2005年1-11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836.2亿元,同比增长12.9%,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以上,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全年预计达到6.1万亿元).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为47372.3亿元,同比增长12.7%,餐饮业零售额为7867.1亿元,同比增长16.9%.均为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国内贸易继续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态势,主要呈6大特点: 一、消费品市场快速稳定增长,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2005年1-11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836.2亿元,同比增长12.9%,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以上,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全年预计达到6.1万亿元).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为47372.3亿元,同比增长12.7%,餐饮业零售额为7867.1亿元,同比增长16.9%.均为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16.
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是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及国家收支平衡;这一目标的实现需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经济调控手段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马临生  葛永杰 《品牌》2006,(4):56-57
<正> 2005年底,浮山经济收获了一连串让人振奋的数字,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1.8亿元,同比增长18.0%;财政收入完成3.26亿元,同比增长27.4%;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12元,同比增长15.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8200元,同比增长20.8%。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市前列,尤其是财政收入提前3年超额完成了5年翻一番的目标,跨入了全省50个重点经济强县行列,人均  相似文献   

18.
2009年第三季度,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作用下,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增速逐季加快,投资快速增长,消费需求不断扩大,需求结构明显改善,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工业生产增长进一步加快,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得到巩固。去年前三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21.8万亿元,同比增长7.7%,第三季度同比增长8.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1.1%,第三季度同比下降1.3%。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发挥好货币政策在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适时适度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优化信贷结构,防范信贷风险,保证符合条件的中央投资项目配套贷款及时落实到位,认真做好中小企业、三农、就业、助学、灾后重建等改善民生类信贷支持工作。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从总体看,货币信贷保持快速增长,有力支持了经济企稳回升。货币总量持续快速扩张,货币流动性增强。2009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以来,我国中央银行成功地实现了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向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转变,间接调控体系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宏观调控中货币政策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尤其在稳定币值、减缓了经济下滑和通货紧缩的势头等方面的绩效明显,同时促使我国经济在总量和结构上出现了积极的变化。但是,由于各种客观条件还不成熟,我国货币政策传导  相似文献   

20.
普京执政以来,俄宏观经济形势总体运行良好:经济已连续七年保持增长,GDP增幅一直保持在6%以上,2005年俄GDP同比增长6.4%;国库日益充实,预算盈余不断增加,2005年俄财政盈余约合573亿美元;居民实际收入不断提高,俄职工平均月工资增加约2.8倍,消费需求十分旺盛;卢布币值稳中有升,外汇储备连创新高,截至2006年1月6日已达1 823亿美元;外债规模迅速减少,截至2005年10月1日已降至868亿美元;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增长,2005年进出口总额与2000年相比,增加1.26倍;贸易顺差屡创新高,2005年顺差已达1 428亿美元;外商投资规模有所扩大,特别是直接投资增长迅速,截至2005年俄吸引外资累计1 118亿美元.总之,俄罗斯经济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