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语录     
《光彩》2009,(9)
"下一次产业革命将以新能源为主导。在当前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的情况下,新能源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解决环境危机、金融危机和粮食危机。"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和主权财富基金违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类似链式反应: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引发的通胀危机;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萧条危机;金融危机、通胀危机和经济萧条危机引发的各国信用危机。各国信用危机最集中的表现为国家破产和主权财富基金违约,这将危及世界金融市场信用体系的根基,而且将对金融理论和经济实践产生一系列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翔 《商》2013,(15):128-128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治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中的权力配置往往影响到参与国乃至非参与国的经济利益,因此,全球经济治理一直以来都是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危机前、危机时、后危机三个时代的全球经济治理概况作为主要研究内容,进而分析全球经济治理在金融危机的催化下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急转直下,国内经济困难明显增加。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酿成了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这次金融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影响程度大大超过了1998-1999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美、欧等发达经济体仍为正增长,1998年和1999年全球经济分别增长了1.9%和2.6%;  相似文献   

5.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随之震动,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份子,中国也无法独善其身。本次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出口贸易、房地产等各方面产生了不利影响。中国面对本次可能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在金融监控、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以应对本次金融危机,保证中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7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其影响迅速大范围扩散,至2008年下半年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是从虚拟经济转移到实体经济。在全球范围来看,这次金融危机导致国际贸易市场需求大幅下降,全球贸易水平急剧下滑。此次金融危机对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中国来说影响深远,在此背景下,研究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尤其是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意义重大。本文从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出发,探讨了中国对外出口在危机中面临的挑战,对中国对外出口贸易的出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次贷危机为开端,金融飓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球,并逐步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全球经济掉头直下,以美日为首的发达国家经济率先进入衰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经济也遭受重创。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GDP由正转负,股市一蹶不振,全球贸易量剧减,给世界经济发展前景蒙上巨大阴影。从全球GDP、股市与国际贸易等三个最重要的经济指标分析此次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演变到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不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场,而且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也正在加深和蔓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尤其是蔬菜产业在金融危机中备受打击。本文以中国蔬菜之乡之称的寿光为例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国蔬菜产业的影响以及应对危机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2008年9月一场美国本土的次级房贷危机迅速传遍全球,演化成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虽然联合国和各国政府面对危机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挽救世界经济,但是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要广泛,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给我国的对外贸易企业如何应对危机、发展壮大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次贷危机为开端,金融飓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球,并逐步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全球经济掉头直下,以美日为首的发达国家经济率先进入衰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经济也遭受重创。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GDP由正转负,股市一蹶不振,全球贸易量剧减,给世界经济发展前景蒙上巨大阴影。从全球GDP、股市与国际贸易等三个最重要的经济指标分析此次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了重大冲击,对我国金融机构以及产品出口也都带来了直接影响,使我国巨额外汇储备大幅度缩水,购买能力下降.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应强化金融风险意识,加强政府对于金融市场的干预和管理,加强抵押贷款业务的管理,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降低市场的不确定性,努力规避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给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影响。从风险传导的视角出发,通过对传导源、传导载体及传导路径等方面的深入剖析,分析金融政策风险传导的过程,将给金融政策风险管理及金融危机防范提供新的思路。在对比历次金融危机风险传导的过程中,探索其共通规律及差异,为防范金融危机爆发提供有效地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金球金融危机对韩国的影响,主要是对韩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具体表现在韩国股市、汇市下跌速度明显加快.韩国经济战缓等方面.虽然韩国政府采取了诸如干预汇市,支持股市,援助银行业,刺激经济计划、央行减息等一些列救援措施,但从总体上看,如果2009年上半年全球金融危机没有得到显著缓解,韩国经济将继续面对国内需求严重萎缩以及出口急速下降的双重打击.韩元的疲软走势将持续,可能导致其国内经济大幅下滑.  相似文献   

14.
伴随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处于一个艰难的调整期。在这一时期中无论是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经济都遭受巨大冲击,甚至不同程度陷入衰退;中国的经济也受到很大不利影响。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增长,中国应积极调整对外开放政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综合多位学者论述的基础上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进行研究和评论,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流动性危机,逐渐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其后果的严重性,引发我们对目前全球金融格局及金融秩序的关注。后危机时代的国际金融秩序已不再适合当今全球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调整不合理的全球金融秩序已不可避免。而金融秩序调整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调整的趋势,也需要更多的思考。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在完善金融监管制度以保证国家金融安全的基础上,还应把握全球金融秩序调整的良好契机,调整国内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适当调整财政、税收和汇率政策,加强国际金融合作与监管,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参与国际金融体系建设,将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提升政治、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16.
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远未结束,国际金融动荡将继续波动不稳.尽管我国金融市场相对封闭,开放程度不是很高,但是,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我国政府应强化金融风险意识,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必须控制风险;加强对房贷业务的管理,稳健发展房贷市场;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创新,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在推进金融创新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规范贷款业务,提高我国监管部门的风险判断能力和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17.
全球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危害与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危机引发的贸易保护主义有五大特点,即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深层性,贸易保护主义的全球性,贸易保护主义的虚伪性,贸易保护层次和手段多样性,贸易保护主义应对的复杂性。金融危机引发的贸易保护主义给世界经济贸易带来五大危害,即使经济全球化逆转,严重冲击全球贸易、引发贸易战,使多哈回合久拖不决,把整个世界拖向更为深重的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其危害性已引起世界关注,国际社会通过各种会议,采取共同行动,加以抵制;世界贸易组织也采取了许多积极的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金融危机引发的贸易保护主义通过三个渠道影响中国,使中国对外贸易出现萎缩,并成为世界贸易摩擦中最大受害成员,作者建议中国采取十二项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对比分析中俄两国遭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程度不同的深层原因,结论是,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必然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相对于中国受到的影响来讲,俄罗斯遭受的冲击较大.俄罗斯应对危机的艰难给中国提供了有益启示:中国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平衡与创新发展;构筑外部风险防火墙,提高金融危机管理水平。从克服危机、稳定增长和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方面看,中国需要更多提升居民消费,从而增强对经济发展的可驾御性和风险性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9.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hit nearly every country in the world, devastating their economies, decimating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of their companies and citizens, and nearly collapsing the banking systems in their countries. While risky financial instruments and bad home lending practices receive much of the blame for this downturn, too few innovations introduced in the years leading up to the crisis also contribute to this collapse or, at a minimum, deepening the resulting recession. This paper draws on theoretical literature and contemporary media accounts, building the argument for a significant impact of innovations on the economy and its potential role in pulling the US economy out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paper develops propositions based on this review and discusses implications for staving off future economic difficulties.  相似文献   

20.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已经开始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较明显的影响,代表我国四大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苏州地区、温州地区、泉州地区及东莞地区经济也在此次危机中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本文依据此次金融危机前的数据,从人均经济指标、经济活动主体特征、贸易方式、经济开放度等方面综合比较了四种模式的异同,并利用2008年的数据,通过比较外贸出口额、失业率等八个经济指标的变化,分析了各地区在金融危机下的经济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进而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和调整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