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根据1994-2005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及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能源消费等数据,应用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了能源消费量与经济增长的均衡关系。进一步地,对各产业部门进行了细分,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了能源消费总量以及GDP与细分产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产业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本文选用我国30个省份1993年—2013年第二、三产业增加值与总产出的相关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对各省份及东、中、西部的产业结构变动与总产出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分析得出我国30个省份的二、三产业结构变动对总产出存在正的效应。且对东、中、西部及每个省市都存在着不同的效应。从而进一步使产业结构合理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我国1978-2010年的能源消费总量与G D P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理论,考察能源消费与GDP在纵向时间维度上的内在依赖关系。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能源消费总量变动会引起实际GDP增加值和实际工业增加值的变动,究其深层次原因,是由于我国的煤炭消费量在工业生产中的大量消耗。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我国及辽宁省物流业能源消费量与能源消费总量的关系,以1994-2013年数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探讨物流业节能减排工作对于保护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选取2006年我国各地区的统计数据,通过对能源强度区域划分和多元回归分析,对我国能源强度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能源强度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消费结构。前者与能源强度呈负相关关系,煤炭消费总量占能源总消费量的比重与能源强度呈正相关的关系。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降低能源强度,缩小我国能源能强度区域差异的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近几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及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能源消费量等数据,应用灰色关联理论的关联度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与各产业以及居民生活消费的相关关系.由分析结果进而提出了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振兴第一产业,大力降低第二产业单位能耗以及鼓励科技创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不同产业GDP数据、不同产业的天然气消费量数据后发现: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我国天然气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这与最近几年我国天然气消费的快速增长和我国天然气消费市场所处阶段有关.分析产业结构分解模型分解出的四个驱动因素发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是驱动天然气消费量增长的主因,本来应该起到抑制天然气消费量增长的能源消费强度效应在消失.特别是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费强度抑制作用在2004年以后消失了,而第三产业能源消费强度效应几乎没有起到抑制作用,经济增长效应和能源消费强度效应共同促进我国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焦叶  鲍蔚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0):15-16
运用ADF检验、协整分析和因果关系检验等,对1995-2009年安徽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并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安徽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总量、煤炭消费量和石油消费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协整关系,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的Granger原因,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解决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总结电力消费量发展相关理论,分析新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力消费量及万元GDP电力消费量。对工业企业电力消费量和电力消费总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新疆与全国电力消费量的总体趋势一致,相差不大,新疆各地对电力消费量需求量地域差异明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消费量、工业总产值等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电力消费量影响显著,居民消费水平、总人口数及GDP对电力消费总量影响显著。建议电力能源发展应注重提高能源效率,优化经济结构,引进高新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节能意识。  相似文献   

10.
罗明 《中国电子商务》2014,(20):304-305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促使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由于能源形势不容乐观,改善能源效率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在DEA模型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能源效率评价体系,对我国30个省份在2010年的能源效率与规模收益进行测算,并分析我国的区域能源效率差异,最后根据我国区域能源利用的差异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都有深刻的影响。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耗也在大幅度增加。我国是以煤炭资源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国,本文通过分析近五年来不同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和不同行业能源消费量和消费总量的比较,发现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存在结构不平衡,环境污染严重和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能源发展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针对能源消费提出一些优化建议:通过提高科学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发展新型能源、发展循环型经济等。  相似文献   

12.
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革命"。能源消费量在社会持续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利用时间序列ARIMA模型,对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进行模拟,为我国能源消费经济决策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国际贸易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影响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法中影响力系数的研究思想,提出了"能源消费影响力系数"的概念,运用1992年、1997年和2002年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计算了各进出口部门净出口每增加一单位,通过投入产出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数量,得出了对我国能源消费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性的进出口部门,以及这些部门单位进出口额的变化对我国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其中,在对能源强度的计算中,借鉴了投入产出混合价值模型(Input-output Model in Hybrid Units)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商》2015,(27)
能源消费量在社会持续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1995-2013年陕西省能源消费总量建立时间序列模型ARIMA(2,2,1),并且对未来的能源消费总量进行了预测,得出相关结论。结果表明,陕西省能源消费将持续增长,也为未来的经济决策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能源与环保问题。能源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血脉,随着世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大.世界能源消费量持续增长。根据统计,1973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仅为573亿吨油当量.而2007年已达到1110亿吨油当量。在30多年内能源消费总量翻了一番,年均增长率为1.8%左右。2007年,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石油占35.6%、煤炭占28.6%、天然气占25.6%。  相似文献   

16.
2013年国家《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65%左右"。针对规划提出的目标,本文预测了煤炭市场倒逼机制下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及结构在2014年和2015年的情况。本文研究发现,即使按保守的估计,2014年和2015年我国原煤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也将下降到65%以下。为促进煤炭行业适应这一变化,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徐亚 《商》2012,(3):141+143
本文以1978年~2010年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和GDP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商》2015,(22):273-274
能源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能源消费总量在不断增长,能源问题尤其是天然气与石油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文针对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的基本国情,选取我国1992-2014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经济增长中的能源问题进行分析、检验,并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综合比较,最终建立合适的回归模型,对其做统计和经济意义上的分析,并根据结果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DEA-SBM模型测算出我国28个省份2000-2012年的农产品流通效率,将农村居民消费划分为生存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PVAR模型针对农产品流通效率对农村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有助于促进农村消费总量增加;农产品流通效率对农村消费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对享受型消费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环保高压和大气污染治理政策下,全国工业煤改气、北方清洁采暖和农村煤改气工程持续推进。多重因素影响下,201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再次实现爆发式增长,表观消费量2810亿立方米,绝对消费量2740亿立方米,增量达到410亿立方米,高于2017年的350亿立方米,同比增速17.6%,超过2017年的同比增长水平,再次突破刷新历年增量新高。2018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约为45.5亿吨标煤,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8.0%,较2017年增长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