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蔡庆丰  刘锦 《金融评论》2012,(3):66-76,125
业绩锦标机制下,不同的市场状态会影响基金经理的风险调整行为。薪酬激励与职业忧虑会使得基金经理在风险调整时做出不同的选择。本文以2006年至2010年间的开放式基金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基金中报与年报所公布的投资组合明细,分析基金业绩排名对于基金经理风险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牛市状态下薪酬激励占据了主导地位,促使基金经理在上半年业绩排名较低的情况下在下半年增加投资组合的风险以谋取最大化薪酬;职业忧虑则会使业绩排名产生的影响在熊市下正好相反。此外,研究还发现,市场年中收益越高即市场的表现"越牛",排名较低的基金经理相对于排名较高基金经理提升其投资组合风险的表现也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实证方法对基金业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与基金投资风格、基金规模对基金业绩影响并不显著相比,基金经理的任职时间与基金业绩之间具有显著的负向关系。深入的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关系呈现倒“U”形。本文认为,倒“U”形前期所呈现出的正向关系源于基金经理个人能力随时间的逐步显现,而后期二者的负向关系则与我国基金经理的高流动性有关。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优秀的基金经理更容易跳槽这一假设。并且通过实证验证了这一假设的合理性。本文结果表明:基金经理的频繁变动对基金公司及基金经理个人而言均非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2003—2013年基金经理更换事件采用事件分析和面板数据回归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基金经理更换后基金业绩得到显著提升,此结论在牛市更显著。当基金历史业绩较好时更换基金经理对业绩没有影响;而当历史业绩较差时更换基金经理则会显著提升业绩。从职业发展路径来看,基金管理经验能有效提升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之前具备资管经验的继任基金经理能够显著提高业绩;并且管理经验来自同一基金公司的继任基金经理更能改善业绩。  相似文献   

4.
王蕊 《资本市场》2010,(9):118-119
<正>基金经理的投资行为告诉我们,对个股要有自己的判断准绳,并通过组合构建来平衡风险。简单地追逐基金经理投资的股票其结果往往是南辕北辙。跟着基金经理炒股是很多股票投资者热衷的投资方式。一般来说,基金每季度工作报告会披露前十大重仓股,或是每半年披露全部持仓股,然而投资者  相似文献   

5.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投资手段也在不断推陈出新,过去备受推崇的贝塔策略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光芒变弱,而此时阿尔法策略开始受到关注,它所带来的超额收益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们转移目光。那么,阿尔法收益到底从何而来,基金经理是如何在降低风险的同时保证较高的收益率?本文将对阿尔法收益的来源与性质进行分析,之后会对阿尔法套利机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杨勇 《经济经纬》2012,(5):157-160
笔者以2003年~2010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经理的校友和曾经的同事关系构建了社会网络,实证检验了基金经理的社会网络特征与其投资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基金经理的网络中心度越高,其投资绩效越高;富含结构洞的基金经理有利于提高其投资绩效。  相似文献   

7.
随着基金的快速发展,管理行业内竞争日渐激烈、分化程度也加剧。综合实力突出的基金管理公司在团队打造、战略合作伙伴选择、业务拓展等方面更具竞争力,对旗下基金业绩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基金经理作为基金投资决策的重要参与者和执行者,对所管理基金的业绩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评价还是选择基金,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基金产品一个都不能少。基于此,国金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推出包含"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基金产品"的全方位立体基金评价体系,帮助投资者全面掌握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基金产品的行业定位,引导理性投资。在公募基金管理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非公募性质的证券类集合理财产品也逐渐"走俏",但由于非公开渠道发行、信息披露相对不透明等因素制约,对更多投资者而言,非公募证券类集合理财产品相对"神秘",让投资者"敬而远之"的同时也制约了行业自身发展。因而,国金证券基金研究中心还独家推出了非公募证券类集合理财产品及实际管理人评价体系,从收益及风险角度对非公募证券类集合理财产品及其实际管理人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将女性在公司治理中的研究拓展至基金管理的领域,试图研究中国基金经理的风险偏好水平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利用中国基金和股票市场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即使在控制了知识水平之后,女性基金经理仍表现出较为偏爱系统性风险较低的股票,她们的投资分散程度也比男性高。这些结果意味着女性专业人士群体的风险厌恶程度较男性高,教育或专业知识并未完全改变她们的风险偏好特性。  相似文献   

9.
现金是基金资产组合中极其重要的一类资产,其平均占比甚至超过第一大重仓股,但基金经理的现金管理行为及其经济后果却缺少关注。本文在高度不确定性的市场背景下,从现金资产配置是否匹配基金需求特征的角度定义基金经理的现金管理能力,并结合2007—2022年主动型股票基金数据研究现金管理能力对基金投资业绩的影响。结果显示,现金管理能力能够正向预测基金未来的投资业绩,基于现金管理能力指标的单变量十分组排序多空组合其年化超额收益为6.36%,结合其他能力特征的双重排序年化超额收益超过12%。现金管理能力指标的业绩预测能力不能被风险溢价、交易成本和流动性择时等已有因素解释。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发现:高现金管理能力基金表现出更好的选股配置策略,能积极识别并买入被错误定价的证券;基金团队管理和兼职管理会负面影响基金的现金管理能力,表明现金管理属于基金经理的个人技能。  相似文献   

10.
陈景德 《资本市场》2013,(10):110-111
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资本市场,投资者需要根据经济周期、市场波动、外部基金经理业绩等因素,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现有投资组合进行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投资组合内全部或部分资产被转换为其他资产,或从一个基金经理转到另个基金经理;这个过程被称为资产转持。  相似文献   

11.
梁智展 《新经济》2014,(26):49-49
我国证券市场的上证指数从一开始的大起大落,到后来因金融风暴而持续低迷,目前围绕2000点上下震荡。国内证券市场剧烈的波动让投资者们感受到巨大的风险,但是证券投资基金作为资本市场上比较重要的投资工具,已经逐步得到投资者普遍认可。基金是一种结合投资和理财的投资方式,投资者、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之间相互信任,形成层层委托代理的关系,而基金经理在这里面是最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到基金投资的收益。本文以股票型基金为例,研究基金经理个人特征对其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我国股市进入熊市,基金净值缩水达40%以上,很多基金跌破面值,由于我国开放式基金采用基金经理负责制,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直接影响基金公司业绩,本文选取了2005~2009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基金经理选股和择时能力仍没有显著提高,也正因为如此,造成基金公司业绩仍然不具有明显持续性。  相似文献   

13.
张铭翀 《江南论坛》2007,(10):37-38
随着新一轮牛市的到来,基金行业的快速扩张致使基金经理出现缺口,流动加快,基金经理频繁变动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统计显示,2006年有三成基金经理离职,截至2007年上半年有四成基金经理离职,而与以往基金经理在基金业流动不同的是,在发生变更的基金经理中,以原博时基金公司金牌基金经理肖华为首的不少顶尖人才成为私募基金猎取的目标,越来越多的明星基金经理相继选择离开公募基金,转战到了私募基金行业,投身私募已逐渐成为公募基金经理流失的一个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基金家族的繁衍和扩张是近年来国内外基金市场发展的重要特征。基于基金资金流-业绩分段线性函数,构建了基金经理和基金家族行为模型,分析表明基金经理风险投资决策取决于其投资管理能力,基金家族利益输送行为则取决于其资金流-业绩关系。利用2008至2016年中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同家族高-低价值基金组合月度收益率的差异比不同家族基金组合的差异显著高约9-13个基点。这意味着样本区间内中国基金家族存在由低价值基金向高价值基金的内部利益输送行为,而且基金家族的年龄越大、规模越小,其利益输送行为越显著。研究从投资者行为的新视角揭示了基金家族利益输送行为的生成机理,凸显了以投资者行为为基础完善中国基金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基金经理个性特征对基金业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金融行业是一个比较年轻的行业,基金业又是证券行业中最年轻的。基金经理在基金管理过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其能力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基金的业绩。2007--2008年中国股市一波三折,在此环境下,基金经理的某些个性特征是否会对基金的业绩产生显著的影响成为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在共同基金产业快速成长条件下,基金经理人能否取得良好绩效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公开信息依赖程度来探讨委托代理制下基金经理人是否具有私有信息优势,并因而获利。研究结果是:第一,公开信息依赖度可以正向解释定价误差,显示公开信息依赖度可作为情绪指标;第二,高公开信息依赖度会伴随高报酬,亦即低公开信息依赖度(高情绪)会预测长期的负报酬率;第三,公开信息依赖度低是由于基金经理人利用投资人情绪而短期获利所致;第四,不同公开信息依赖度情况下,投资人对于高风险的股票会给予不同的评价;第五,利用公开信息依赖度敏感度来建立投资组合,可以有效增加投资人的投资绩效。  相似文献   

17.
关于开放式基金管理人能力评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倩  徐成贤 《经济问题》2008,(10):112-113
在借助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做出客观评价,使投资者、基金管理人以及监管者能够很方便的测评基金经理的管理人能力,发现基金在管理运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科学地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18.
基于Ward分类方法的四指标修正选股择时模型对不同投资类基金经理选股择时能力的差异,以及证券市场行情对基金经理选股择时能力的影响和持续性所作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票型基金经理的选股择时能力较强;证券市场行情好时,基金经理的选股择时能力显著提高,并且选股能力表现出一定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引入M2指数测度法对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投资绩效进行研究.M2指数测度法综合考虑了基金的风险与收益,各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M2值排名能为投资者选择基金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系统风险无法消除,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收益波动与市场波动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不同投资风格的基金对市场波动的敏感程度也有所不同.但是不同投资风格的基金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业绩的差别,基金的绩效差别反映的主要是基金的管理水平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如何分散交易风险,提高机构投资者风险管理水平,推动股票市场高质量发展成为学术界和监管层关注的焦点。本文选取中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组合价差法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基金业绩排名压力对赌博式交易倾向的影响,并考察了基金经理持基和基金经理变更对二者之间关系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基金业绩排名压力对赌博式交易倾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基金业绩排名压力越大,基金经理的赌博式交易倾向越强;基金经理持基能够抑制赌博式交易倾向,而基金经理变更对赌博式交易倾向的影响不显著。本文的分析既为基金经理持基的代理人激励问题提供了经验证据,也有助于探寻抑制机构投资者赌博式交易倾向、强化机构投资者“理性交易引导者”身份的内在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