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吴琪洁 《商场现代化》2007,(11S):390-391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刨新工具,是当今国际资本市场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金融产品。本文论叙了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内涵和运作过程,以及在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重要意叉,分析了我国实施资产证券化的难点,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此推动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稳步实施。  相似文献   

2.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是当今国际资本市场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金融产品。本文论叙了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内涵和运作过程,以及在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实施资产证券化的难点,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此推动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稳步实施。  相似文献   

3.
《商》2016,(11)
资产证券化是当今世界重要的金融技术,其发源于美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传到世界多个地区。从本质上来说,资产证券化是一项融资技术,其提高了资产流动性,受到了现代企业尤其是商业银行的青睐。但是,资产证券化并非完美,监管不当就会导致道德风险。深入了解资产证券化,对于全面认识当今的金融产品市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它将企业的信贷资产转换为具有交易特征的有价证券,进而连接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丰富了资本市场的金融产品,提高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效率,同时还提高了企业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控制管理的能力,进而有效地促进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对企业的资金流转和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我国国有企业引入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影响了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发展。因此,本文将着重论述国有资产证券化中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以期为国有企业资产的证券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投资银行在资产证券化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证券化 (ABS)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衍行工具 ,成为当今国际资本市场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金融产品 ,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 ,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还是新生产物 ,我们应面对现实 ,借鉴国外的一些成熟做法 ,对我国投资银行拓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方案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资产证券化作为近60年来在全球得到最广泛应用的金融创新工具,于2005年在我国开始正式试点,并形成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企业资产证券化条线分明的两条路径,在经历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短暂停滞期后,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并迅速发展起来。由于发展时间尚短,跟美国、欧洲等发达成熟的债券市场相比在产品的创新、风险的管理、信息的披露等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和问题。通过对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的回顾以及良好发展现状的分析,借鉴欧洲特色证券化产品的发展经验,来为完善我国的证券化产品结构提供参考,以使资本市场能够更加健康稳健的运行。  相似文献   

7.
所 谓资产证券化 ,是资产发起人将缺乏流动性但可预见未来现金流入的资产进行组合 ,构造和转变成资本市场可销售和流通的金融产品的过程。存量资产包装后转让于特定的中介机构 (如特设信托机构等 ) ,由其向资本市场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持证券 (ABS)以获取资金 ,用以购买所转让的资产 ,资产发起人即获得了资金流入。一、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方式(一 )债权证券化 ,即先将若干小额债权集中 ,使之达到一定的金额 ,交由信托投资机构之类的中介机构保管 ,然后评估等级 ,由保管者代为发行证券 ,并交投资银行包销 ,证券出售后有关旧债权本息的收取、提…  相似文献   

8.
《商》2015,(9)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提高了对中国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问题的关注,而在资产证券化的迅速发展下,部分企业逐渐将资产证券化作为新型的融资工具。本文从我国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的意义的分析入手,并结合我国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可行性特点的分析,详细的阐述了我国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应用模式,旨在其能推动我国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圣贤 《现代商业》2013,(33):36-36
2013年8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此后央行新闻发言人表示试点扩大后,将在尊重发行人自主选择发行窗口的基础上,引导大盘优质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跨市场发行。本文主要回顾了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历史,并深入分析了此次资产证券化再次起航的原因以及对后期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我国铁路运营的沉重负担是资产证券化的内驱力,高铁资产具备了资产证券化的基础条件,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为铁路资产证券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资产证券化是推动铁路建设融资方式改革和铁路市场化改革的较好途径。资产证券化有多种路径,适合铁路资产的路径主要有收益权出售、IPO、并购重组与整体上市。政府有关部门和铁路有关企业应借助国家深化国企改革的背景,积极开展铁路资产证券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开创我国铁路建设运营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现金流动收人的金融机构资产,转换成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行为.具体而言,它是指以项目所属的资产为基础,组建一个以项目资产所能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资产库,并以该资产库的预期现金流量为担保,通过资本市场发行高档证券来募集资金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根据组成资产库的支撑资产,可以分  相似文献   

12.
如今的资本市场逐渐发达,资产证券化也成为了金融创新的重要工具,并且在社会上的各个领域都能够被有效的应用,逐渐成为了融资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这种融资技术在我国逐渐发展并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结合大部分高等院校开设各个新校区存在的主要资金问题。本文主要研究探讨高校建设资产证券化融资的相关问题,分别讲述了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全面评价,高校建设资产证券化融资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改善措施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十三五"规划就提出要"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有资本证券化水平,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整体上市和兼并重组"。本文从目前新一轮国企改革的要求出发,提出资产证券化对于推进我国国企改革意义重大。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推进国有资产证券化,一方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有利于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金融风险,因此推进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对于推动国企改革,增强国有企业发展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苗耀予 《北方经贸》2006,(10):88-89
资产证券化是当今国际资本市场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金融衍生产品。引进证券化这一技术对于降低资产风险、扩大有效需求、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美国资产证券化理论入手,提出在我国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以此推动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稳步实施。  相似文献   

15.
银行理财、信托产品和基金专户业务的告诉发展证明了财富管理的中介业务有着巨大的发展,从券商目前的业务分析,资产证券化是其进入该领域的主要途径.本文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其在美国的发展历程、在我国的现状,并进行了展望.未来随着政策的逐步放开,资产证券化将面临巨大的市场和机遇.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资产市场中的证券化操作,纷纷推出资产证券化方案和产品构想。笔者从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概念着手,进而分析了我国当前的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若干制约因素,对我国当前资产证券化的形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自大成西黄河大桥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成为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史上首支违约的资产支持证券以来,学界对收费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探讨未有止息,但是研究较少涉及收费权作为基础资产的合理性问题。本文将从资产证券化的目的和要素出发,探讨收费权类资产作为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从融资的角度看,资产证券化实质是帮助借款人从资本市场上融资,拓宽企业和个人借款人的融资渠道,并降低消费者和企业的融资成本。从投资者的角度看,资产证券化为市场提供了新的金融产品,拓宽了投资渠道。这将表现为金融市场融资效率的提高,也必会对经济增长和国民财富的积累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资产证券化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MBS,目前已被广泛用于抵押债券以外的非抵押资产的证券化领域,它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手段,是当今国外普遍使用的主要融资工具之一。王开国博士在《资产证券化》一书中将其定义为:资产证券化就是指原始权益人(卖方)将不流通的存量资产或可预见的未来收入构造和转变成为资本市场可销售和流通的金融产品的过程,进行资产转化的公司成为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Originator),发起人把持有的各种流动性较差的金融资产,如住房抵押贷款、信用卡应收款等,分  相似文献   

20.
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ABS)是近30年来世界金融领域发展最迅速的金融工具,作为一种金融创新,资产证券化至今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一个较为普遍的观点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下的定义,即资产证券化是“将企业(卖方)不流通的存量资产或可预见的未来收入构造和转变成为资本市场上可销售和流通的金融产品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