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由于环境污染加剧、资源紧缺,城镇人口对良好的生态产品需求日益增长;同时,受落后的1.0农业开发模式制约,农村长期不能摆脱贫困面貌,无法满足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生态产品需求.本文以浙江天台生态农业开发样本为例,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生态农产品开发类型和农户类型进行划分,并基于构建创新经营模式的逻辑,探究了欠发达地区进行生态产品开发的新型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2.
1.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加快市场化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农业的功能从单纯的生产型逐步向环保型、经济型、生活型、生态型、观光型和化型拓展,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加上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着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的严峻挑战,出口农产品频频受阻。因此,必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和新的发展趋势,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按照“生态兴农、生态立市”的要求,走“资源节约型、科技先导型、生态保护型”发展之路,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以农业标准化为载体,  相似文献   

3.
发展生态农业、低碳农业和现代农业是现阶段我国农业的重要发展战略,农业生态资源是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对黑龙江省土地、水、森林、能源等农业生态资源的现状、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为发展黑龙江省生态农业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对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战略性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短缺的巨大压力,依靠资源和要素高投入获得高增长的路子难以为继;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世界性绿色消费浪潮和农产品贸易“绿色壁垒”日益兴起,农产品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调整农业发展思路,以高效、生态理念来引导农业发展,走“高效、优质、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湘西民族地区是中国经济比较落后、生态较为脆弱的地区。文章通过对生态农业产业群现状研究分析,结合产业群建设模式研究,对比已有的成功范例,得出适应湘西地区生态农业产业群建设模式的途径。按照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要求,保护生态积极发展农业,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6.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业现代化。以建设都市型农业为目标,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在巩固现有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加快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规模。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之间以品牌为纽带的资本联合和人才技术资源的整  相似文献   

7.
“垫江万亩生态农业科技园”,是集生产、科研、生态、观光、示范、推广为一体,带动全且以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全服生态环境建设和高效生态农业建设,为主城区提供优质农产品和休闲渡假景区、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大型农业综合型项目。  相似文献   

8.
朱跃龙 《首都经济》2008,(11):88-89
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循环农业对缓解资源紧缺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在2006年2007年、2008年连续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都明确提出“鼓励发展循环农业”。  相似文献   

9.
台湾农业已从传统的生产农业,走向了以保护、改善生态环境,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为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模式,值得浙江学习借鉴近日,浙江省农业厅组团赴台就台湾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产品营销、农民组织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洽谈。  相似文献   

10.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分布广泛,如何破解地形限制,提高农民收入,实现产业联动发展,需要引入新的思路,做好顶层设计。本文以南泥湾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在耦合系统理论和生态经济学理论指导下,结合野外调查等方法,分析土地整治模式下的生态农业与经济系统耦合过程、途径和机制。研究发现,以新乡村综合体为内核,以土地整治为切入点,把农业旅游开发纳入新乡村土地整治工程,结合当地生态农业、特色资源及人文景观进行旅游开发,能够使新村生态农业与旅游系统有效耦合。耦合后的系统,可以产生强大的系统功能,对土地整治成果巩固和新乡村综合体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节约型农业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自然生态和经济发展规律,通过最有效的保护和最科学的利用农业资源,以确保农业持续增长和生态良好的低耗、高效、优质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节约型农业,是一项战略性决策,应该认真研究和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2.
《科学决策》2004,(10):63-63
中国绿色食品协会会长刘连馥最近指出:所谓绿色农业.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先进管理理念,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把标准化贯穿到农业的整个产业链条中.推动人类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生态社会主义以马克思的经典理论为依据,以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本性批判及其消费异化批判为逻辑起点和路径,提出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思想。面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生态困境,有必要借鉴和吸收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意蕴,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生态农业之路;主张农业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产品的绿色生产方式与消费模式;强化农业生态文明宣传与教育。  相似文献   

14.
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以系统工程的方法来指导、组织和经营管理农业生产和建设,把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生态农业绝不是回到传统农业或者回归自然,它使农业发展向生态合理的方向转化,是一种农业发展新模式.狭义的生态农业经济是指遵循发展农村经济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相协调、自然资源开发及其增值和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利用相协调的原则,以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为前提,充分发挥当地生态优势,在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开发优质、营养、安全、无公害农产品,实现高经济环境效益的现代化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15.
生态农业是世界各国农业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也是我国近年来多次重点强调的发展政策之一。生态农业提升了农产品价值,增大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农产品的直接经济利益。在实际工作中,应以生态农业的先进理论指导实践,以市场为导向,整合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通过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来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6.
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党的十八大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凸显了生态文明对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意义,为新时期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农业生产的主体也呈现多元化,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逐渐替代一家一户的传统经营,为生态农业的复合模式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农业是与自然联系最为紧密的生态产业,应借当前的有力时机,突破常规农业的局限性,加快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17.
正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正逐步深入至各行各业。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逐步使过度开发的农业资源休养生息,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农业以其优质高效、资源节约、低碳环保等优势,解决了传统农业的结构性矛盾,生态农业将成为我  相似文献   

18.
(一)不同类型区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的基本途径  1.生态脆弱经济贫困区生态农业县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技术策略。  这类生态农业县建设的基本途径是:一是对恶化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理,重点是植被恢复;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基本农田建设;三是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即以提高粮食单产为启动点,压缩粮田面积,适度扩大林果牧业面积,农林牧综合发展。陕西延安就是典型代表,以坡耕地大垅沟栽培模式的应用为启动点,提高粮食单产,压缩粮食面积,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扩大林果草面积,农林牧全面发展。这类地区重点构建生态治理和恢复型技术体系。  2.生态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区生态农业县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技术策略  这类县域虽然交通不发达、经济比较落后,但生态资源优势明显,以南方条件较好的山地丘陵为主,主要通过如下三个途径发展生态农业:一是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持生态优势;二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三是大力开发生态型特色产品,发展生态产业,如江西省婺源县和重庆市大足市、安徽歙县生态农业建设就是这类典型。这类县域重点构建生态保护和生态产品开发型技术体系。  3.农业主产区生态农业县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技术策略  这类生态农业县以平原农...  相似文献   

19.
德国发展生态农业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是全球较早提出和实施发展生态农业的国家之一,德国生态农业较发达。生态农产品在德国日益受到大众的欢迎,在超市、专业生态食品市场以及露天街市上,带有生态产品标识的食品价格比一般产品高出一大截。生态农业不仅给消费者带来安全纯正的食品,有利于环境和动物保护、促进地区多样化的形成,还为德国农业领域创造了更多的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20.
生态农业产业化以其融合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优势,逐渐成为世界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发展长期以来存在一个悖论:已经实现产业化的农业急需向生态化的方向升级,否则会对生态环境带来难以修复的损害;而现有的生态农业又缺乏完备的产业系统支撑,缺乏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导致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生态农业产业化是化解上述悖论的关键点,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则是解决生态农业发展与市场对接的有效抓手。文章在分析宣城市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和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