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企业科协》2007,(1):23-27
湖南省企业科技人员“讲理想、比贡献”竞赛活动始于1987年,至今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20年来,“讲、比”竞赛活动以技术创新为主题,广大企业科技工作者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铸就了辉煌的竞赛成果,为促进创新型企业、创新型湖南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陈震 《企业科协》2004,(3):28-29
省科协、省经贸委、省计委、省人事厅、省财政厅联合在我省企业科技人员中开展白勺“讲理想、比贡献”已经有十五年了。近两年来,我省“讲、比”活动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职工科技素质等为目标,活动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为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促进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民营科技企业凭借其强劲的生命力,在短短几年里,已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而且其发展成就充分表明,他不仅是我国科技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晶,而且又为促进经济、科技体制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倍受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关注.最近,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召开了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座谈会。会上,高度评价了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对社舍的积极作用.省委书记王茂林要求“社会各界要从培植新经济增长点和促进两个根本转变的战略高度来重视和支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同时指出:“民营科技企业的住康、快速发展,要靠‘五个一’,…  相似文献   

4.
《企业文化》2003,(1):27-28
以“三观”为切入点,以“为世界发展贡献动力”为落脚点,黎明人做到了管理、科技、企业文化三个轮子一起转。  相似文献   

5.
《企业科协》2007,(6):40-42
企业科协是企业科技人员的群众组织,全心全意为科技人员服务,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人员为建设创新型企业做贡献,是企业科协工作的根本宗旨和主要职责。近年来,太重科协在集团公司党委的支持下,认真落实中国科协“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定位,扎实推进“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积极为建设创新型企业做贡献,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企业科协》2006,(3):20-21
2005年,开滦集团公司各级科协组织在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全面落实“三个服务”的科协工作方针,紧密围绕集团公司党委一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和2005年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广泛开展了“讲理想、比贡献”竞赛、学术交流、科普活动和“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等项工作,为推动企业的科技进步,实现企业的新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科协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省国资委向各地级以上市转发了四部委《关于在企业深入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的意见》,得到了全省各地、各企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响应。“讲、比”活动在激发全省企业科技工作者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推功企业科技创新工作,促进企业创新型人才成长和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广东省“讲、比”活动的特色和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8.
《企业科协》2005,(8):17-18
鞍山市自来水总公司是国家大型二类企业,现有职工2871人,各种专业技术人员451人。总公司科协成立于1989年4月,现有会员323人,其中中高级以上职称241人,总公司科协委员21人,下设组宣部、学术部、咨询部、财务部及13个分会和8个小组。多年来,总公司科协坚持民主办会方针,以“建家”为基础,以“讲、比”活动为主线,团结和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紧密围绕企业改革与发展,认真组织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科技咨询等活动,为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李茂 《企业科协》2007,(7):23-24
近年来,威海市科协以企业科协为主体,以节能降耗、技术创新、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为内容,在全市广泛开展了“讲创新、比贡献,争做科技创新能手”活动,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企业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技术进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市共有92个企业的14000余名科技工作者参加了“讲、比”活动,取得科技创新成果200余项,年创经济效益2亿余元。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企业科协》2009,(10):29-30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过程中,广东省的企业科协组织通过发挥“科技工作者之家”的优势,动员和组织企业科技工作者开展了系列活动,成效显著,亮点频现。其中,广州钢铁集团公司科协通过组织开展以技术创新为主要内容的“讲理想、比贡献”活动,2008年完成“讲、比”项目56项,创造的效益超亿元,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全面服务。  相似文献   

11.
在深化体制改革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走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发展的道路,既使自己取得显著成果,又能为国家做出贡献。 第一,要树立科技进步振兴企业的观念。进入市场后,企业最显著的一个变化就是要面对市场获取生产要素,组织生产和销售产品。由于指令性计划取消了,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都要由企业自己面向市场解决。这就要求企业走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道路,使生产成果——商品中的科技含量逐渐增加。“商场如战场”。商品竞争的实质是技术含量上的竞争,科技是商品…  相似文献   

12.
2000年以来,在厦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我市28家企业事业科协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服从市科协的指导、协调、管理;始终坚持服务“一个中心”、“两个战略”,以“维护、代表科技工作者的利益”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努力履行企业科协职责,积极发挥“三个职能”作用,紧密围绕“科技创新”,组织、宣传、发动广大企业科技人员为实施“科技兴企”、“科教兴市”战略,为企业“三改一加强”、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奉献了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13.
江苏泰隆减速机集团是国家减速机、风机、钢帘线机械大型生产基地。在开展“讲、比”活动实践中,泰隆集团始终围绕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实际需要,把“讲、比”活动作为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明确“四个落实”,坚持“四个到位”,达到“四个受益”,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讲、比”活动,为集团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企业科协》2004,(8):19-21
天津港第四港埠公司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四公司科协)成立于1988年,公司目前有科协会员244人,其中:高级职称的8人,中级职称的67人,工人技师13人。1996年市科协为港埠四公司的“科技工作者之家”举行了挂匾仪式。多年来,四公司科协在市科协、局科协的指导帮助下,在公司党委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围绕“科教兴港”战略中心,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的优势,努力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在不断的完善和建设中,努力做好两个服务,即:为科技人员服务、为企业生产服务,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02年获“天津市优秀企业科技工作者之家”称号和“全国企业科协先进集体”称号。  相似文献   

15.
《企业科协》2009,(6):27-29
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既是科协工作的传统活动,又赋予活动新的时代内涵,深受企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欢迎,这是近两年我们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的感受。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6.
《企业科协》2007,(9):10-12
近年来,杭州市企业科协认真贯彻全国科技大会和中国科协“七大”会议精神,按照市科协年初部署的工作任务,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组织广大科技人员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为推进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城市建设作出了贡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今天,中国科协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专门委员会在北京丰台科技园区召开“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报告会”,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举措,对于动员和组织科技工作者为企业技术创新做出新贡献,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企业科协》2007,(6):42-45
“讲理想、比贡献”活动,是企业科技人员在企业创新发展中体现价值的一个平台,也是将企业科协工作落到实处的有效载体。中国重汽科协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在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中不断求实创新,加大力度,为中国重汽的再铸辉煌作出了积极贡献。下面,我们把开展“讲、比”活动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企业科协》2010,(7):19-20
“讲理想、比贡献”活动是深受企业和企业科技人员欢迎的群众性科技活动。20多年来,太原市科协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讲、比”活动,并在不同时期,结合企业实际不断深化这项活动,特别是近几年结合市场经济特点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把“讲、此”活动作为科协工作切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重要载体,为科技人员施展聪明才智搭建了平台,  相似文献   

20.
邓叶 《现代企业》2008,(4):33-34
知识经济时代,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科技的贡献越来越重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已经充分证实。高新技术企业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实践主体。纵观各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历程可知,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命周期大致经历种子期、形成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国内理论界对企业家定义有三类观点:一是企业家是企业的所有者和创业者;二是凡是经营者都是企业家;三是企业家是企业的创新者和风险承担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