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汤晓江 《中国经贸》2012,(14):119-120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国际投资逐渐走向自由化和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投资法法律体系也随之有了巨大的发展,从而对解决国际投资争议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丰 《特区经济》2005,(8):268-269
WTO体制虽然主要由管制国际贸易的多边规则所组成,但其中不少协议都与投资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从而对国际投资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国际投资领域目前仍然没有一部全球性的综合性多边投资协定,这给国际投资法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WTO一直试图解决投资问题,加之经合  相似文献   

3.
现行国际投资法律体系存在着较多弊端,因而其内在地要求国际投资规范有所发展。WTO协定蕴含着丰富的国际投资新规范,它极大地发展了国际投资多边法制的内涵,并使国际投资法规范朝着更加自由化、更加强制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现行国际投资法律体系存在着较多弊端,因而其内在地要求国际投资规范有所发展。WTO协定蕴含着丰富的国际投资新规范,它极大地发展了国际投资多边法制的内涵,并使国际投资法规范朝着更加自由化、更加强制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国际投资领域目前仍没有一部全球性的综合性多边投资协定,这给国际投资法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而在WTO体制下能否缔结一部综合性的多边投资协定,始终是WTO成员方关注的一个焦点。笔者对此持乐观态度,并认为WTO体制下综合性多边投资协定的成功缔结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陈文波  樊栋 《特区经济》2005,(2):204-205
国际投资准入理论剖析在国际投资法理论与立法上,通常把外国投资活动以外国投资机构建立为准,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国际投资准入阶段和国际投资运营阶段。国际投资准入,通常被认为是纯属于东道国国内立法上的管理事项。从东道国角度看,就是指一国允许外国投资进入的自由程度。包括允许接受何种投资、投资的领域、投资准入的条件以及对外国投资的审批等内容;从投资者角度讲,就是指国际直接投资进入东道国管辖领域的权利和机会。  相似文献   

7.
赵丽博 《魅力中国》2014,(8):342-343
用尽当地救济原则是处理东道国与外国投资者之间纠纷的一项传统而重要的国际习惯法原则。在国际法上。用尽当地救济原则是要适用于国际投资争议的解决。本文从全球、区域和双边三个层次分别对比考察该原则在当今国际投资法体制中的地位和各国对此的态度。本文在用尽当地救济原则在当今国际投资法中的适用及各国对此的态度,并提出我国应对该原则采取灵活务实态度.区分投资争议的种类和性质以确定是否要求先用尽当地救济原则。  相似文献   

8.
王威 《改革与战略》2015,(1):105-110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服务贸易成为构架经济一体化的三驾马车之一。文章试图以国际投资法、区域投资规则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以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间的双边投资条约、东盟区域投资规则为论证依据,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CAFTA)投资规则进行研究,进而探讨如何通过加强国际投资加深区域经济融合的程度。最后,文章提出国际投资的加强是构建中国—东盟自贸区区域经济融合手段之一,并对区域经济融合的功能提出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我国外资法为背景,从国际投资法的角度对作为入资的知识产权的地域性作以简要分析,并着重以专利权的入资为例阐述知识产权的双重或多重"国籍"在我国入资过程中涉及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我国外资法为背景,从国际投资法的角度对作为入资的知识产权的地域性作以简要分析,并着重以专利权的入资为例阐述知识产权的双重或多重"国籍"在我国入资过程中涉及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