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春明  吕淑凤 《时代经贸》2012,(24):180-181
一、欧元面临的挑战及危机 金融危机以及2010年爆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欧元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及危机,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欧元区此次深陷债务危机彰显了在信用基础上欧元与美元的差异,暴露了欧元区在财政体制方面的弱点。此次债务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欧元区没有统一的财政预算机构,无权调动各国财政,只有欧洲中央银行,当一国对外举债时只能由本国财政作担保。但是任何一种成熟的货币都需要财政部和中央银行的共同“保驾护航”,央行能提供流动性,而财政部能处理债务。当危机袭来时,欧元设计存在的这种机制性缺陷暴露无遗。欧元区17国只是一种货币联盟,而非政治联盟,财政政策依然被各个主权国家所掌握:在机构设置上,只有欧洲央行,没有统一的欧洲中央政府。形象地说,欧元是在“一条腿走路”,而不是“两条腿走路”,成员国难以同时运用货币和财政两种手段来协调一致地解决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2.
2002年1月1日,经过3年的过渡期,欧元(EURO)正式流通,从此欧元成为仅次于美元的重要国际货币。欧元正式流通,标志着欧洲部分国家致力30年的单一货币体系进程最终完成。欧元的成功流通,将使其成为与美元相抗衡的世界主要的贸易、投资和储备货币之一,并逐步使目  相似文献   

3.
薛文韬  宋强 《经济师》2011,(2):91-92
希腊债务危机的爆发使世界经济的复苏蒙上阴影,更重要的是,欧元区因此而面临着自成立以来的最为严重的考验;而时隔一年后的爱尔兰债务危机则再次刺痛了欧元区。这其中确有国际投机资本的身影,但不可否认,欧元区本身的确存在体制上的缺陷,而最棘手的问题就是统一的货币政策同各成员国财政政策自主权的矛盾在短期内无法解决,这将直接威胁到人们对欧元这一趋于单一货币的信心以及欧元自身的未来发展。旧有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暴露出太多问题,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及新兴经济体希望美元独霸格局有所改变;欧元的出现则带来了希望,其也以一种更负责任的形象在随后的近十年中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虽然欧元区存在许多问题,但正如一粒希望的种子必然经济磨砺才能成为参天大树,美元取代英镑的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当然,欧元面临的阻力会比美元当年更大,国际货币体系也并不需要欧元取美元而代之,只要能够使旧有货币体系格局得到改善,对世界经济来说就已经是很大的贡献了。  相似文献   

4.
白凯 《经济经纬》2002,(4):67-69
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流通,欧元启动为欧洲经济注入了活力,加强了欧洲经济整体竞争力和欧洲金融市场的实力。欧元启动意味着美元将遇到一个新的竞争对手并由此形成国际货币新格局。同时,欧元启动也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中欧经贸关系,改善中国外汇储备结构。  相似文献   

5.
希腊等欧元区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可以说是欧洲区域一体化建设中的独特现象,其折射的是欧元区所存在的一个结构性问题:奉行单一货币政策和各国分散的财政政策,集中暴露出了欧洲货币一体化与欧洲福利资本主义的不相容、以及统一货币运行所要求的财政紧缩与欧元成员国经济增长和福利制度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欧元不会就此瓦解,但欧债问题的最终解决困难重重;欧元的未来取决于自由与市场的回归欧洲,取决于欧盟的制度完善与欧式福利资本主义改革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6.
《经济导刊》2014,(1):40
正在持续抗击欧债危机近4年后,欧元区货币联盟的"战队"未被击垮,最近还在不断扩容。2014年第一天,欧元区迎来了第十八位成员国——波罗的海国家拉脱维亚在加入欧盟近10年之后,拉脱维亚终于在今年的1月1日宣布正式加入欧元区。当天早晨,总理瓦尔蒂斯·托姆布洛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从该国自动取款机中取出了第一张欧元纸币,象征欧元在这个小国正式流通。直到1月15日为止,欧元和拉脱维亚货币拉特将可以同时使用。相比欧元区整体复苏缓慢,拉脱维亚过  相似文献   

7.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欧元大幅贬值。欧元的贬值使欧元区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增强了竞争力,赢得了出口优势;另一方面,紧缩的财政政策和减少的居民收入使欧元区国家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持续低迷。与欧元区具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则因本币升值和需求减少使出口处于被动地位,经济增长受到影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通过贸易中的价格机制和收入机制把危机传导至世界各国,国际贸易成为欧洲主权危机传导的主要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8.
欧元的启动对欧洲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欧元将使国际货币体系走向多极化、其作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地位将不断增强、使世界货币体系趋向均衡和平稳等,这些将有利于欧元区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不少负面影响.本为在充分肯定欧元时欧元区以及世界经济发展的正面作用的前提下,试图通过分析其负面影响,找出结局该不利影响的解决途径,以使欧元区更好的为欧洲以及世界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郑鸣 《发展研究》1999,(1):33-33
欧元是“欧洲联盟”为建立一个团结强大的欧洲而采取共同经济及货币政策的产物。1999年1月1日欧元以记帐货币和结算货币的形式开始运行,1999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为欧元与11个成员国货币双轨流通过渡期,2002年1月1日欧元纸币与铸币正式流通,7月1日起实行单一欧元流通。 欧元的启动,使欧洲成为现有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出现一个能与第一经济大国美国抗衡的经济实体。据统计,仅欧盟11个成员国199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75,581亿美元,仅略低于美国的76,360亿美元,但欧盟11国的贸易额占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多国央行推出央行数字货币。与私人加密货币不同,央行数字货币是由货币当局发行的数字化的法定货币。在公众偏好转向无现金支付,支付市场供应商结构发生变化,以及对国外支付工具和技术的依赖风险加大的背景下,欧洲央行将发展数字欧元提上日程。在经历了评估、调查两个阶段后,2023年10月数字欧元进入准备阶段,在立法和规则设定方面为数字欧元的发行铺平道路。欧洲央行发行数字欧元的战略考量包括确保公民能够继续信任数字支付背后的货币锚,强化欧洲央行实施货币政策和维护金融稳定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欧洲一体化,以及通过提高欧元区对非欧洲支付解决方案的独立性来加强欧元区的战略自主权。随着越来越多经济体央行对央行数字货币的态度从审慎保守转向积极进取,数字欧元将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10年世界主要货币汇率走势及2011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全球经济不均衡复苏,各国货币汇率也呈现出不同的走势:上半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恶化引发欧元汇率急剧下跌,美元持续走强;下半年,欧债危机暂时缓解,欧元触底回升,而美国经济复苏放缓,美元大幅贬值,迫使其他货币被动升值。展望2011年,世界经济复苏仍然缓慢,美元将继续维持弱势震荡,欧元走势取决于欧债危机的进展,日元的下行风险将加大,澳元等资源型国家的货币则将震荡上升,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也将加大。我国应利用人民币升值的有利方面,将其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2.
张锐 《新经济》2002,(2):64-66
随着欧元正式进入流通领域,其所占的比重将会继续上升,欧元诞生前国际商品贸易中有一半左右都是以美元结算,官方外汇储备60%左右是美元,即使在前年,欧洲货币在国际外汇储备结构中的比重还不到美元的一半,但是,欧盟与区外的贸易量占世界的比重为20.9%,还稍微超过美国的19.6%的比重,仅前年欧元区11国(希腊尚未加入)的总贸易量就达40749亿美元,占世界的32.0%,是同期美国的两倍,这种局面必将因欧元的启动和流通而改变,根据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伯格斯腾的计算,预计欧元在国际商品贸易结算中的份额将从16%提高到25%,相应欧元占世界外汇储备的比重也将从20%左右上升到这个水平。  相似文献   

13.
希腊债务危机引发了欧洲认同危机:欧元信用受到质疑、在救助希腊问题上欧盟成员国的意见分歧、欧洲民众对欧元的信心动摇和欧盟的救助无力等因素弱化了欧洲认同。欧洲货币联盟的结构性缺陷、希腊债务危机中欧盟成员国对国家利益的维护和民族认同的差异是其主要原因。消除希腊债务危机对欧洲认同负面影响的出路在于缩小欧元区成员国的经济差距、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团结和合作、建立欧元区财政合作机制、增强欧盟层面的领导力,并在此过程中强化欧洲认同。  相似文献   

14.
2002年1月1日,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欧元时代在欧洲诞生了。经过了三年多的精心准备和过渡之后,欧元现钞终于在欧盟的12个成员国内开始流通了。1.欧洲货币一体化的目的欧洲货币一体化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实行可调控的固定汇率制度,稳定币值和汇价,使关税同盟正常、有效地运行,从而进一步促进各成员国贸易的发展和有效抑制通货膨胀;二是更好地联合欧洲各国的力量,抗击美元在国际货币市场的垄断地位,减少美元频繁的波动对欧洲各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更有效地抵制美国通过美元贬值等手段将通货膨胀转移到欧洲。2.…  相似文献   

15.
尽管目前仍有欧洲国家不断受到债务危机困扰,但从2010年形势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欧元区金融形势趋于稳定,经济复苏步伐得以延续。主权债务危机引发全球性危机或引发全球性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已经大大降低,不会出现欧元区解体、欧元消亡的后果。预计2011年欧元区经济仍将保持低速、温和复苏的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16.
爱尔兰债务危机的近距离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锐 《财经科学》2011,(1):11-17
爱尔兰债务危机主要因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以及政府对陷入困境中的银行业地毯式注资所引起,更由于外资力量的复合作用而恶化。这场危机不仅将放大欧洲银行业的风险敞口,而且可能危及欧元的存续。也正是如此,欧盟委员会和国际社会采取了果断的援救措施。不过,由于欧元区自身固有的体制性缺陷,欧债危机可能还会在另外的国家继续上演。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月1日,欧元区各国将迎来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欧元现钞将首次进入流通,欧元支付结算机制将全面启动。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单一货币,欧元的全面“登场”不仅会对世界政治、经济产生新一轮影响,更为实际的是,欧元与原欧币(欧元区各国原货币)的转换将引发国际支付的系列变革。近些年来,我国与欧盟的经贸合作与日俱增,企业间的债权债务规模迅速扩大。欧元支付结算规则的调整变更,势将影响我国外经贸企业的实际利益。随着货币转换过渡期的行将结束和欧元全面启用的日益临近,企业应高度关注各种实质性的相关变化,并及时施以相宜对策…  相似文献   

18.
希腊式瘟疫     
英文中的“危机”一词来源于希腊语,而现代希腊人让全世界领略到了这一词语的真正含义。在世界认为可以使用“复苏”一词时,一场希腊危机又将世界经济拖入险境,而且威胁到了世界第二大货币欧元的生存。当希腊濒临金融崩溃之时,债务危机将会扩散的担忧席卷欧洲。投资者越来越担心葡萄牙、西班牙甚至爱尔兰是否能够借到数百亿美元来应付政府支出。  相似文献   

19.
推介欧元     
欧元真的启用了吗?是的!截止目前一百四十多亿欧元纸币已经印制完毕,另有五百多亿硬币已经铸造结束,欧洲政府和商业界为此耗资几十亿。对欧元区的三十多亿人民来讲可以说是“开工没有回头箭”了。自2000年1月1日起,欧元将在十二个国家的ATM机中正式启用(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和西班牙)。根据协定,1月15日前多数国家将启用欧元进行流通,到5月初上述国家将全部正式启用欧元。此时间表并不意味着货币转换相对缓慢。最初几周欧元和成员国货币在流通场合,比如银行和杂货铺…  相似文献   

20.
《经济导刊》2013,(Z1):1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公布的"外汇储备货币组合"最新报告显示,发展中国家更为青睐美元储备,而对欧元储备则持续减持。这凸显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欧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所造成的损害。2012年,发展中国家持有的欧元外汇储备资产为6770亿欧元,共抛售448亿欧元,减持欧元资产6.2%。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