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在"股债双杀"背景下,权益类和固定收益类长期投资产品2013年来均遭吐槽,而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各种"宝"类产品成为市场的一道风景。余额宝于2013年6月13日上线。据统计,截至2013年三季度末,与余额宝对接的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规模达到556.53亿元,规模增加了近4倍,一跃成为市场上规模最大的基金。2013年8月1日,腾讯公司也不甘落后,利用第二大在线支付平台财付通,联手华夏基金旗下活期通正式推出微理财,进军互联网金融。由于现金宝、余额宝、财付通等的出现,互联网金融成为2013年投资圈热议的话题,各种"宝"类产品仿佛一夜之间被披上了投资热品的光环。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会财会》2014,(8):46-47
正一年前,支付宝推出余额宝,这让不少年轻人兴奋。对于工作没有多久的年轻人,手里的钱远不够买银行理财产品的资格。余额宝的出现一下子被许多年轻人的方便、快捷和收益吸引了。从来都将钱放在银行活期账户上的卢先生,在朋友的推荐下先购买了几千元尝试,但没过多久,他就把几乎所有的积蓄全部放在了余额宝上。"每天都能看到自己有好几块钱的利息,感觉挺不错。"  相似文献   

3.
正过去的一年,在余额宝开了个"好头"之后,许多互联网企业都纷纷效仿,各种以"宝"命名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层出不穷,吸引了许多用户将现金转移到这些理财产品上。银行的"揽储"竞争从同业内瞬间蔓延到互联网企业。面对此种情况,银行也开始坐不住了,今年开年纷纷推出了"T+O"的类"宝"产品,如工行的"天天益"、中行的"活期宝"、交行的"快溢通"、平安银行的"平安  相似文献   

4.
<正>余额宝、理财通、定投宝……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一个接着一个,让一向淡定的银行不得不出招应对,先是推出类余额宝产品,接着是利率一浮到顶,再就是理财产品收益不断提高,直到推出银行端的P2P网贷高收益理财产品抗衡,想尽一切办法阻止存款外流,2014年无疑将是银行打响反击战的一年。层出不穷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近日发布的《2013互联网金  相似文献   

5.
余额宝是由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支付宝公司推出的产品,是一种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余额宝一经推出,就以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及收益高的特点吸引了大批的用户,余额宝虽然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是却对我国的金融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余额宝是由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支付宝公司推出的产品,是一种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余额宝一经推出,就以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及收益高的特点吸引了大批的用户,余额宝虽然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是却对我国的金融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尹优平 《金融博览》2014,(12):18-20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的纵深发展,电子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在金融业广泛应用,互联网金融横空出世,交叉性金融产品与服务不断涌现。特别是2013年6月以来,支付宝公司与天弘基金合作推出的“余额宝”以及天天基金网推出的“活期宝”等新型理财工具引发了市场强烈震动,  相似文献   

8.
随着余额宝与天弘基金增利宝的对接,互联网金融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余额宝募集了百亿,打破了商业银行对活期资金的垄断.引起了金融市场的高度关注。在余额宝诞生的背后,以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已经以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形式渗透到金融行业,给传统金融格局带来了新变化。本文从余额宝出发,以分析余额宝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特点为基础,浅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宝宝”收益逼近4%,银行类“宝宝”越来越多,且收益普遍高于互联网“宝宝”。互联网“宝宝”会被银行“宝宝”终结吗?在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之下,以阿里推出的余额宝为首的互联网“宝宝”,可谓赚足了市场玩家的眼球,余额宝大热之后,各行各业都想方设法进入这个圈子分一杯羹。  相似文献   

10.
《时代金融》2014,(3):34-35
余额宝、理财通、定投宝……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一个接着一个,让一向淡定的银行不得不出招应对,先是推出类余额宝产品,接着是利率一浮到顶,再就是理财产品收益不断提高,直到推出银行端的P2P网贷高收益理财产品抗衡,想尽一切办法阻止存款外流,2014年无疑将是银行打响反击战的一年。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务的不断渗透,以支付宝公司的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基金短期内吸纳了巨量的活期资金,对商业银行造成了显著冲击.本文以余额宝为例,介绍了互联网基金及其业务流程和创新点,分析了互联网基金在多个方面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基金挑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余额宝作为互联网金融线上融资模式的先行者,得到了强烈的市场反响,进一步加快了互联网对金融市场的重构步伐,也对商业银行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然而,余额宝作为货币性基金,其收益率是否能一直稳定在较高的收益水平上,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对余额宝的未来收益做出预测,有利于各个市场参与方做出正确的行动决策。本文应用实践序列的ARMA模型对余额宝自推出来每日的万份收益序列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回归模型,通过了平稳性和可逆性检验,平均预测误差为2.147%,说明预测精度较高,可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收益率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3.
孙柏 《金融博览》2014,(6):38-41
“马上有钱”是所有人的马年愿景。对于把钱从银行搬进余额宝、定期宝、活期宝、现金宝、收益宝……这些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各种“宝”的人来说,每天打开手机或电脑的第一件事可能就是看看收益。哪怕是仅仅解决了一天的上下班路费或菜钱,邡种感觉都会很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因其易操作、投资门槛低、收益高等优势受到投资者们的欢迎。但随着互联网金融产品数量增多,投资者难免遇上"雾霾",不知如何选择?未来互联网金融产品是否安全?对此,理财师认为,互联网金融遇"雾霾"不可怕,严防  相似文献   

15.
正互联网金融理财在经过去年爆发式的"野蛮生长"后,今年不仅将面临自身发展中的各种风险与问题,而且将逐渐被纳入监管。尽管其销售模式与产品特性对传统银行理财产品形成一定的替代,但无法完全将其取代,传统领域的银行理财产品和服务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持续推进也在持续转型和创新,并朝真正的财富管理转型。互联网理财产品冲击市场,实质是货币型基金不过,其实无论是支付宝推出的余额宝,还是天天基金网、东方财富网推出的"活期  相似文献   

16.
正互联网金融正以旋风般的速度冲击和蚕食传统金融业的领地。借助于互联网投资平台,2013年6月问世的"余额宝"目前累计产生客户数达8000万户,资金规模超过5000亿元。而2013年10月百度理财推出的"百发"和12月网易理财推出的"添金计划",  相似文献   

17.
2013年6月,支付宝推出余额增值服务——余额宝,其规模仅半年就蹿升到2500亿,创造了中国货币基金界的发展奇迹。与此同时,余额宝的"井喷式"发展也再一次催生了公众对互联网金融的讨论,本文首先以剖析余额宝的实质为切入点,简要介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随后再进一步阐述互联网金融的优劣面,从而来探讨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剖析了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理财类产品收益高于银行活期存款收益的主要原因,从投资属性、跨界集成、规模效应、宽松监管、分工协作等角度论证了余额宝高收益的内在机理,认为余额宝的高收益是时代背景下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邱勋 《新金融》2013,(9):50-54
余额宝无缝对接天弘基金的增利宝,得到支付宝客户的极大认可,在不足一个月内募集的规模超百亿,引起市场金融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余额宝的推出进一步加快互联网对金融市场的重构步伐,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尤其显著。本文介绍了余额宝业务及其创新点,分析了余额宝对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地位、银行活期存款、超短期理财产品和基金代销业务四个方面造成的影响,探讨了余额宝对商业银行在重视互联网"长尾效应"、挖掘互联网渠道的潜力和制定大数据经营战略方面的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正自2013年7月以来,中国出现一类货币市场基金,其通过互联网直接销售,门槛极低,一元起购,风险不高,赎回自由,每天可查知收益,用户体验极佳。这类网络直销基金大都以"XX宝"命名,如余额宝、全额宝、零钱宝等,人们称之为"宝宝"类互联网直销基金,其中以余额宝为典型代表。随之而来,各种类似产品,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