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就业出现了新形势,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开始有学者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证明"奥肯定律"在我国失灵,由此出现了"奥肯悖论"、反"奥肯定律"之说。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有不同于国际上及全国总体情况的特殊性和特定规律,对此进行研究可为黑龙江省经济增长战略,经济发展模式,就业政策的制定,解决就业问题的策略等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奥肯定律"是经济学最可靠的定律之一,但在中国却出现了"奥肯悖论",即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平衡,增长模式出现了"就业排斥",这造成了增长结果并非是公平、合理增进全社会成员福利的。而破解"奥肯悖论"的根本策略应是建设"就业友好型"的增长模式,应制定和执行独立的就业促进政策,鼓励中小企业、第三产业和非正规就业。  相似文献   

3.
随着200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加剧,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方面,并且应该是高成本高收益。但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却与之相悖。文章通过对这种悖论现象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深层次原因,并对大学生就业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200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加剧,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方面,并且应该是高成本高收益.但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却与之相悖.文章通过时这种悖论现象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深层次原因,并对大学生就业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胡磊 《北方经济》2010,(3):51-53
一、问题的提出 对制造业大国、人口大国和发展中大国的我国来说,产业升级与就业增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障。然而,产业升级与就业增长可能面临一个尖锐的现实性矛盾——“产业升级与就业增长的可能性悖论”,即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兼顾产业升级和就业增长两大目标。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面临经济和就业双重压力,"奥肯定律"揭示,要想提升就业,可以考虑经济增长路径.然而我国经济多年的高速增长似乎没有使就业情况得到改善.除了国家公布的城镇登记的失业率与经济正相关,大量文献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低度负相关(刘渝琳,2005),不相关(姜巍、刘石成2005),甚至存在悖论(邹薇、2003).  相似文献   

7.
一、解读违约:一个个体理性与集体非理性的悖论——兼论就业市场的公共物品供给和诚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对制造业大国、人口大国和发展中大国的我国来说,产业升级与就业增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同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障.然而,产业升级与就业增长可能面临一个尖锐的现实性矛盾--"产业升级与就业增长的可能性悖论",即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兼顾产业升级和就业增长两大目标.例如,一些沿海地区将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转移出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但产业升级和转移可能造成"技工荒",同时大量低技能劳动力却找不到工作.  相似文献   

9.
悖论来自经济结构调整主持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为9.5%,而与此同时,中国的失业率却没有下降。劳动保障部近日透露,截止到2005年6月底,登记失业率4.2%。在正常情况下,GDP的增长与就业增长应该是同步的,在中国为何会出现这种反常现象?  相似文献   

10.
何小洲  周治娟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5):130-132
文章借助于营销学中的产品层次模型,以大学生作为具有能动性的特殊“产品”的全新视角,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人难这一“大学生就业市场悖论”进行了研究。在勾画出当前大学生作为“特殊产品”的产品层次图后,指出了大学生的就业难的症结,并提出了可资借鉴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